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安禄山以诛讨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不久,陷两京,唐玄宗西狩奔蜀。当时,“潼关失守,河洛阻兵,于是尽征河陇、朔方之将镇兵入靖国难,谓之行营。曩时军营边州无备预矣。乾元之后,吐蕃乘我间隙,日蹙边城,或为虏掠伤杀,或转死沟壑。数年之后,凤翔之西,邠州之北,尽蕃戎之境,湮没者数十州。”《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第16册,第5236页。河西、陇右等藩镇军队奉命东向勤王,造成了河陇地区的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北进,大肆扩张领土。如肃宗至德元载(756),“吐蕃陷威戎、神威、定戎、宣威、金天、天成等军,石堡城、百谷城、雕窠城”;《资治通鉴》卷219《唐纪三十五》肃宗至德元载(756),第15册,第7010页。代宗宝应元年(762),“陷临洮,取秦、成、渭等州。……明年,入大震关,取兰、河、鄯、洮等州,于是陇右地尽亡”。《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传上》,第19册,第6087~6088页。进而又破泾州、邠州,代宗仓皇出逃,东奔于陕州,吐蕃遂占领唐都长安。此后郭子仪收复长安,吐蕃军队撤离唐都,但唐朝与吐蕃的边界基本上以陇山、贺兰山为界。至于新泉军所在会州,也在763年被吐蕃占领,两《唐书·吐蕃传》记载吐蕃军队从长安西撤后,攻凤翔未克,“吐蕃屯原、会、成、渭间,自如也”。《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传上》,第19册,第6088页。《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记作:“又复居原、会、成、渭、之地。”第16册,第5239页。如此,则唐新泉军亦沦陷于吐蕃。吐蕃占领此地之后,是否沿袭唐制仍然设立新泉军,抑或弃而不置?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正月十五日,唐蕃会盟于清水,盟文对两国疆界作了如下规定:
今国家所守界:泾州西至弹筝峡西口,陇州西至清水县,凤州西至同谷县,暨剑南西山大渡河东,为汉界。蕃国守镇在兰、渭、原、会,西至临洮,东至成州,抵剑南西界磨些诸蛮,大渡水西南,为蕃界。……其黄河以北,从故新泉军,直北至大碛,直南至贺兰山骆驼岭为界,中间悉为闲田。
此则盟文在《旧唐书》之《吐蕃传》、《张镒传》中均有载录,《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第16册,第5247~5248页;卷125《张鎰传》,第11册,第3548页。《唐大诏令集》、《全唐文》也收录了主持盟会的唐凤翔陇右节度使张镒撰写的这篇《与吐蕃盟文》。
[北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129《与吐蕃会清水盟文》,参[清]永瑢、纪昀等编纂《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第426册,第949页;[清]董诰等《全唐文》卷432张鎰《与吐蕃盟文》,第5册,第4392页。从盟文规定的两国地界来看,新泉军所属之会州此时已被吐蕃占领,而且盟文中称“故新泉军”,表明此时唐朝的新泉军已经被废弃,沦为蕃地。然而,《新唐书·吐蕃传》所载盟文则在“新泉军”之前无“故”字,《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下》,第19册,第6093页。《新唐书》以行文简约而著称,将《旧唐书》等史籍所载之“故新泉军”径称为“新泉军”是可以理解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旧唐书》等史籍所载盟文为唐将张镒所撰,是站在了唐朝的立场上。而《新唐书·吐蕃传》为宋人欧阳修等修撰,立场较为客观,其文云:
唐地泾州右尽弹筝峡,陇州右极清水,凤州西尽同谷,剑南尽西山、大度水。吐蕃守镇兰、渭、原、会,西临洮,东成州,抵剑南西磨些诸蛮、大度水之西南。尽大河北自新泉军抵大碛,南极贺兰橐它岭,其间为闲田。二国所弃戍地毋增兵,毋创城堡,毋耕边田。《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下》,第19册,第6093~6094页。
《新唐书·吐蕃传》称双方为“唐”、“吐蕃”,显然与《旧唐书》之《吐蕃传》、《张镒传》及《唐大诏令集》、《全唐文》收录之张镒《与吐蕃盟文》所称的“国家”、“蕃国”不同,因此,张镒盟文所说的“其黄河以北,从故新泉军,直北至大碛”,对于唐朝来说,是指新泉军已弃而不置;但《新唐书·吐蕃传》所说的“尽大河北自新泉军抵大碛”,其无“故”字,则是针对吐蕃而言,当是指吐蕃沿袭设置了新泉军。
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谭其骧先生在绘制“唐时期全图(三)”、“吐蕃”两幅地图时,标出吐蕃管辖下的会州境内有新泉军,这两幅图的时代皆为唐元和十五年(820),谭其骧先生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隋·唐·五代十国时期》之“唐时期全图(三)”、“吐蕃”,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第36~37、76~77页。此时唐朝新泉军已失于吐蕃,谭氏的意思应是认为吐蕃仍然沿设新泉军。吐蕃在与唐朝战争与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模仿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中书令、尚书令、御史等官职,在地方设节度使、州、军、守捉等机构。关于吐蕃的军,据两《唐书·吐蕃传》统计,有通鹤军、独山军、九曲军、大同军、大岭军、镇西军。《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第16册,第5258页;《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传上》,第19册,第6082、6084、6086页;卷216下《吐蕃传下》,第6105页。由此亦可理解吐蕃在占领唐新泉军后,也可能在此军事重地沿置该军。
吐蕃在新泉设军,固然是沿用唐朝制度,但也与此处地理位置重要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泉军控扼黄河要津乌兰关与丝绸之路北道,同时也是连接吐蕃黄河以西内地与河东会、原诸州的要冲。乌兰关在唐朝是黄河西岸的重要渡口,与会宁关隔河相望;到吐蕃统治时,则在河上进一步修建了一座乌兰桥,更加方便了黄河两岸的交通。《旧唐书·王佖传》记载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王)佖检校工部尚书、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灵盐节度使。先是,吐蕃欲成乌兰桥于河壖,先贮材木,朔方节度使每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至是,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遂筑月城围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边上至今为恨。”《旧唐书》卷133《李晟传附王佖传》,第11册,第3686页。两《旧唐书·吐蕃传》亦记载贞元十六年(800)六月,“盐州破吐蕃于乌兰桥下”。《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第16册,第5259页。《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传上》记作:“十六年,灵州破虏于乌兰桥。”第19册,第6099页。842年,吐蕃赞普达磨去世,国内大乱,洛门川讨击使论恐热与鄯州节度使尚婢婢互相攻战,大扰河陇。唐朝趁此机会,积极收复河陇失地。唐武宗会昌四年(844),李德裕所撰《赐缘连诸镇密诏意》云:“今吐蕃未立赞普,已是三年,将相猜携,自相攻击。缘边兵马,颇已抽归。想其城镇皆空,守备多阙。……自陇山、天宁关北至萧关、原州、安乐州、乌兰桥等,皆是贼之险路,入寇要津,各要知兵马多少,何人主领。”《全唐文》卷699李德裕《赐缘连诸镇密诏意》,第7册,第7178~7179页。可见乌兰桥一直是吐蕃通往黄河以东地区的险路要津,地位十分重要。到唐宣宗大中三年(849)正月,唐朝收复秦、原、安乐等3州及石门等7关。但是否重新恢复新泉军建置,则难以考证。此后,统一的吐蕃王国虽已衰亡,但河陇地区吐蕃族帐林立,新泉军似已不再设置。
到北宋时,《宋史·地理志》“会州”条多处记载到“新泉砦”,其中云:“新泉砦,旧名东北冷牟,元符元年赐名,属秦凤路。东至怀戎堡界白草原三十里,西至会川城粗儿原三十五里,南至会川城三十里,北至会州四十里。”[元]脱脱等《宋史》卷87《地理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新1版,第7册,第2159页。李正宇先生指出,宋之新泉砦非唐之新泉军,即今会宁县的郭城驿(清名新堡子,即新泉砦堡子)。李正宇《唐新泉军考》,“景泰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又《甘肃通志稿》之《舆地十五·古迹》靖远县条云:“唐新泉城,在县南四十里。唐大足初置新泉军,初属朔方;天宝中属河西节度使;宋为新泉砦;金废。”《甘肃通志稿》之《舆地十五·古迹》,参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1辑第27卷《西北稀见方志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10月。这里虽称“唐新泉城”,实际并非唐朝的新泉军或守捉,也将宋新泉砦与唐新泉军混为一谈。
五、新泉军(守捉)的地理位置与兵力问题
新泉军(守捉)的地理位置,前揭《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下》、《通典·州郡典二》皆云:
新泉军:会州(一作“会宁郡”)西北二百里,……西去理所四百里也(一无“也”字)。《元和郡县图志》卷40《陇右道下》“凉州”条,下册,第1018页;《通典》卷172《州郡典二·序目下》,第4册,第44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