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2869400000061

第61章 弃李傕巧计救天子

长安的局势稍有稳定,贾诩便开始酝酿“求变”,恰巧,母亲病逝,他索性回到凉州守孝,思考人生。但是,长安这枚“定时炸弹”岂容贾诩享清闲?李傕、郭汜、樊稠三只力量因为“分赃不均”闹起了内部矛盾,彼此交兵,越扯越乱。没多久,李傕想起了贾诩,加急文书请回这位“智囊”,想让他搞搞调停。贾诩欣然而至,但他并没有说服三人,反而让矛盾激化,樊稠被李傕所杀,郭汜与李傕展开“终极对话”。按理,凭着贾诩的头脑和口才,说服这三个莽夫不成问题,可贾诩观察到了另一个目标:在角落里战战兢兢的皇帝——这才是他眼中的瑰宝,就算把解决了李傕诸人的矛盾,“犯上”的罪名是抹不掉的;反之,解决不了矛盾,任其发展,难免酿成悲剧,那时节,贾诩无论依附李傕,还是郭汜,都只有死路一条。因此,他决定“暗度陈仓”,明里劝架,暗里向朝廷张开了臂膀。

李傕、郭汜在长安斗得不可开交,一个劫持了汉献帝,一个劫持了大臣,都自称“顺天行事”。这个时候,董卓的另一旧部张济赶来调停,诸多大臣也来替皇帝“求情”,大家都说:您二位斗气,可别拿皇帝撒气,行个方便,放皇帝回洛阳吧,贾诩在这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李傕没了贾诩出主意,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利益搞内讧,情商也算低得可以,最终架不住这帮人的碎碎念,让手下护送汉献帝回洛阳。私底下贾诩还让人将天子的印信送了回去。

在贾诩看来,让皇帝脱离虎口只是立功的第一步,他还要瓦解李傕的势力。李傕之前为打郭汜,四处招兵,其中有数千羌人和匈奴人,李傕大方得很,将皇宫的物品赏赐给他们,并承诺将郭汜打垮后,后宫的“花姑娘”随便挑。羌胡之人色迷心窍,屡次到后宫讨要“花姑娘”,贾诩见状,私下里宴请羌胡二族的首领,以天子的名义许诺他们封高官、赏重金,但前提是得立马散伙。一边是李傕的承诺,一边是皇帝的许诺,孰轻孰重,羌胡部族也不傻,高高兴兴地答应下来,走了个一干二净。此举大大削弱了李傕的势力,李傕正忙着和郭汜斗气,也没深究这事儿。但是汉献帝东归洛阳却让他如梦方醒,便率人追赶,击败了皇帝的护卫队,擒获了好几位朝廷重臣。李傕一怒之下想杀掉他们,贾诩又给阻止了。至此,李傕、郭汜彻底失势,贾诩也在一定程度上替自己挽回了在“犯长安”一节中犯下的过失。

贾诩能够看清形势,主动与李傕之流划清界线,戴罪立功,让皇帝安全返回洛阳,已经具备足够的资本回归朝廷。不过他却出人意料地投靠了屯兵于华阴的将军段煨。我想其中原因不外乎三点:一、东汉朝廷名存实亡,回去意义不大,说不定又遇到一个像李傕那样的人;二、从贾诩出道这些年看,他对一时之长短并不计较,其深知乱世生存最重要的是保全自身,所以他能够在董卓、李傕最强势的时候为自己安排后路,事实也证明在大厦将倾之际,他是最安全的;三、暂时找不到可以依靠的对象,不如暂且漂泊,但是他是大活人,也要吃饭,要吃饭,就得谋职,至少找一个临时栖身之所。段煨就是当年贾诩口中那个段公段颎的兄弟,与贾诩有同乡之谊,是现阶段最合适的人选。

在经历了董卓、李傕之乱后,贾诩对投靠对象多加了几分防备,他之所以未在两次动乱中丧命,与善于察人分不开。这次对段煨也不例外。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贾诩发觉段煨并非真心信任他,敬重之余留有几分忌惮,因为贾诩在长安巧计救天子,已在各地传得神乎其神,段煨的士兵都想见一下这个“忠肝义胆”的贾文和。贾诩敏锐地觉察出自己已陷入“功高震主”的窘况。不久,贾诩投奔了主动来联系自己的张绣,人虽走,他把妻小留在了段煨处,因为他认定段煨怕他而不敢害他——怕,是因为段煨敬服贾诩的才气;不害家小,是段煨希望贾诩能看在往日情面上替自己联络外援。

事实果如贾诩所料,段煨对贾诩家人善待有加。而张绣,作为张济的侄子,一直以来都是贾诩的崇拜者,张济死后,余部都跟着张绣。张绣此人,并无多大志向,只想求得一方安身之地,贾诩可以不费大力气而助他获得暂时的安宁,然后静下心来寻觅真正的依附对象;况且张绣又是真心赏识贾诩,当贾诩到来时,甚至行子孙叩拜的大礼以示尊崇。贾诩选择张绣,实乃明智之举。

只是当时张绣的境况并不太好。叔父张济因军队缺粮攻打荆州境内的穰城,死于非命,张绣刚接管这支队伍,尚处于迷茫状态。照理,张绣与刘表是有家仇的,偏偏贾诩给出了个主意:依附刘表。老贾在用他自己的经历教育张绣:穷则独善其身,在他看来,张济之死并非刘表刻意为之,彼此应有斡旋余地;倘若交手,凭张绣的实力,不可能占到便宜。与此同时,刘表也对张绣表现出了友好姿态,表示“主人无礼,至于交锋,牧受吊不受贺也。”把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这也许并非刘表这人有多仁义,而是在于他感受到中原曹操的崛起,荆州北境南阳一带正与曹操势力范围接壤,他亟需张绣这样的人替他把守门户。于是,在贾诩的努力下,张绣与刘表达成谅解,屯驻于南阳(治所在宛城)。这时正是是196年(建安元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