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2869400000006

第6章 那些“叛徒”教我们的事

如果孟达是在曹魏的中枢部门工作,想必能够提前预判到自己的走势将会随着曹丕的病故而看低,以司马懿为代表的魏国旧臣怎会能容忍一个异端的“投降份子”一直占据重要位置呢?曹丕在世时,司马懿对孟达的人品曾下过一个不是逻辑的“逻辑”:孟达之父孟佗早年家底殷实,曾通过贿赂宦官张让谋得了凉州刺史的职位(不过史书上没有记载孟佗是否到任,很可能只是花钱买了一个官,战乱就起了,孟家就此家道中落)。司马懿认为“有其父必有其子”,孟达的心计不亚于其父,这从他先跟随刘璋,后投靠刘备,再依附曹丕可以看出,这个人很会见风使舵。

因此,曹丕一死,以司马懿为代表的新兴士族门阀阶层就开始不断打压来自外埠的孟达,这个打压之策究竟是什么?无法查实,不过司马家族一向精于玩弄权术,想必采取二三小伎俩让孟达不舒服,应该是徒手之劳。最关键的一点,新君曹睿登基,正信任司马懿,他说孟达的不是,那几乎就是下了定论(顺便说一句,《三国演义》中提到的诸葛亮用反间计,让曹睿解除司马懿的兵权,并非真实情)。

这个时候,一直关注孟达的诸葛亮开始对孟达暗送秋波,他写了一封信给孟达,暗示双方应该开启一次“破冰之旅”:我们(蜀汉方面)都知道阁下你的苦衷,当初叛降曹丕,都是因为刘封欺负你,希望你别轻信他人离间你我关系的谗言,我对于阁下,可谓“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以上史实见于《三国志·费诗传》)。”诸葛亮这番话看似只是平常的问候之词,其间却隐含了对孟达“反正”的期许,意思是:CD欢迎你,有勇气就会有奇迹!(诸葛亮对孟达的看重,主要目的是为了北伐中原,想利用孟达所占据的上庸、房陵等处,作为北伐曹魏的前哨站)

果然,心怀鬼胎的孟达有了反应,前后多次与诸葛亮暗地“交流感情”,孔明甚至还让同为益州旧人的李严做了一次“托儿”,“部分如流,驱舍罔滞,正方(李严字)性也”(《三国志·李严传》)这是诸葛亮对李严在江州表现出的治理才能的赞赏,更深层次含义是:孟达如果改邪归正,将与李严一样,独挡一面”。诸葛亮通过各种手段向孟达传递着一个消息:回头是岸。孟达开始动心。

或许是双方暗通款曲过于频繁,这件事很快就是被孟达的“前同事”申仪觉察,申仪之前与孟达有矛盾,他赶紧把这个消息秘奏曹魏朝廷,曹睿刚开始还不信,司马懿却像捡到一块宝,一面让人监视孟达,一面请曹睿发旨意让孟达回朝。

司马懿这招很毒,他知道孟达尚在犹豫,此人留在外面确实是个祸害,于是故意打草惊蛇,迫使孟达做出反应,自己后发制人。后面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司马懿奉命总督军马,“将在外,命有所不受”,只用了八天时间赶到新城,将孟达斩首,《三国演义》这一回的条目叫做“司马懿克日擒孟达”,“克日”二字,也道出了孟达的命门,对于“叛徒”来说,最重要的是时间。

关于孟达的死,《晋书·宣帝纪》上有另一种解释,说诸葛亮并不认为孟达有利用价值:此人心思反复、为人不厚道,他留在魏蜀边境的“东三郡”动心思,一旦不能为蜀所用,有害无益,孔明一直有除掉孟达的想法。诸葛亮清楚孟达与申仪有过节,便玩了一招借刀杀人,派人去孟达处诈降,还让下书人故意将消息透露给申仪。孟达得知后怕授人以柄,一不做二不休,准备造反。司马懿得知后,先下书稳住孟达,乘其不备突然起兵,杀掉孟达。

《三国演义》中“擒孟达”一节的故事应该是综合了《三国志》、《魏略》与《晋书》的记叙观点。

孟达和刘封一样,是三国这部大戏里的“单元剧主演”,但比之窝囊致死的刘封,孟达无疑更具心机。他这一生换了三个东家,虽不能从一而终,但都能比较好的保护自己(如果不是最后一次同时遇上司马懿和诸葛亮这两个狠角色,说不定孟达很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为刘璋效命,不急不躁,紧密依靠法正这个靠山,伺机而动;替刘备工作,不计报酬,自耕自足(上庸房陵一带之所以能被孟达轻而易举地献给曹魏,与他本人用心经营管理是分不开的),忍让至上;与曹魏效劳,充分展示才能、紧密围绕一个中心(曹丕),多线发展关系(桓阶、夏侯尚)。

这几乎就是一个现代职场自我经营的“三部曲”。

尽管蜀国大臣费诗在诸葛亮考虑引诱孟达作为北伐外援,而准备写书信给他时,曾评价孟达:昔事振威(刘璋)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复之人,何足与书邪!”

但我们无法抹杀这个天才的“叛徒”教给我们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