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2869400000059

第59章 你有权保持沉默

值得玩味的是,《典略》中记载过这么一段话:及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徐庶)与韬(石广元)俱来北。言语轻描淡写,仿佛就是几个人因为志向不同而重新做了选择,徐庶和石韬选择了投奔曹操,却并不见什么个人因素在里边。如果依照这个意思,徐庶和石韬的为人就有点不地道,大难临头各自飞,或许也带一点对刘备前景的看衰。只是,《典略》的作者本是魏国的郎中鱼豢,执笔记录必定要替曹操一方有所遮掩,譬如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和有所犯忌的言语都要“为尊者讳”。唯一让人觉得可疑的是石韬,作为荆襄名士的他并未被刘备所用,他也不太看好刘备的发展,此番北投,应该是主动行为,他与徐庶是多年至交,难保不会在前往曹营的途中加以利害开导,在徐庶到达曹营之后,心情应该是有所平复,再看到母亲无恙,便放下了一万个心,对刘备大业的一种愧疚和遗憾大概也会减轻许多。曹操不能为徐庶“洗脑”,反倒是时间为徐庶“洗了脑”。

不久,赤壁之战起,徐庶并未如小说家言那般识破庞统的连环计,并在庞统的提醒下主动请缨脱离前线以避难,而是和曹操一道经历了一场大败。此时徐庶的事迹,各类史籍上均未见记载,我们也不好妄加猜度。徐庶他也许带点后悔,也许带点留恋,也许还有些冲动,也许……也许也只能是“也许”,如果时光能重回到当阳长坂,他与刘备、诸葛亮话别时分……

和徐庶一样,荆襄名士中凡是投奔了曹操的,无一例外都是“牛尾”的角色:石韬,历任郡守、典农校尉;崔钧,任西河太守;孟建,官拜凉州刺史、征东将军。后来,看到昔日好友混得如此不堪,身在敌国的诸葛亮都看不下去了,在228年他出师伐魏的时候,得知徐庶、石韬的境况,感叹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魏略》)。

也许和诸葛亮想要的不同,石韬、孟建、崔钧之流想要的只是谋得不大不小一个官职,保全自身,享受天伦之乐;诸葛亮则是追求的“鞠躬尽瘁”、“兴复汉室”,起点不同,所走的路也必然不同。看来,诸葛亮在昔日荆州的聚会上嘲讽其他几人“官位可至刺史、郡守”,而对于他自己的将来则笑而不语,也是有道理的。

只有徐庶,曾经有过一个机会摆在面前未曾把握,直到失去它才怅然若失,他得到了安逸,却失去了荣耀。若干年后,当安逸的生活已磨平那个在颍川街头白土涂面,披发暴走的坚毅少年;当逐渐淡去的王霸情结已在官场的客套与虚伪中消逝,他独立风中而立。他曾经面对凌迟酷刑而冷眼而立;曾经决定放弃流浪而重归学堂;曾经躬读林下以待时机择主而事,所有的这些都仿若是前世另一个人的所言所行,与多年以后的御史中丞徐庶无关。

徐庶的确做到了“进曹营一言不发”,而且这一闷声就是24年。不过他的不说话并非保持沉默抑或如某些持有阴谋论者所说的进化成了一个“克格勃”般的“内应型谋士”,而是在曹营轮不到他发言。曹操不是说过吗,“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也许不是所有人能认可曹操的“道”,但是他绝对可以用很完美的手段“御之”,徐庶就是如此。

在诸葛亮替两位好友惋惜的四年之后,公元232年,徐庶病逝,两年之后,诸葛亮也实现了自己鞠躬尽瘁的理想,逝世于五丈原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