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独揽大权,弑杀君王,都是摆在面上明来明往,极为嚣张,让有识之士义愤不已。
鉴于老贼如日中天的势力,大家不敢明着来对付董卓,想出了行刺的阴招,比如曹操。
曹操这人素以多诈奸猾著称,别的不肖多说,单讲行刺董卓一事,按理,刺客这个职业,一刀一人,加上必要的胆气和策略,至少就有了50%的把握。可曹操偏偏要去王允府上折腾一把,借来了七宝刀,美其名曰“宝刀除奸贼”,实则为自己预先安排一条脱身之策——王允这口七宝刀素来不示外人,可见是家传宝物,董卓乃贪婪之人,如果没有机会行刺,假托献刀,岂不正中其下怀,还可转移董卓的注意力,助刺客化险为夷。
结果,事情果如曹操所料,董卓防备甚严,曹操迫于无奈,献刀试马,逃之夭夭。吕布瞧出曹操行迹可以,提醒董卓,但是两人都想不出如何应付此事。这个时候,李儒来了,由于不在案发现场,他谨慎地制止了捉拿曹操的行动,而是让董卓去唤曹操二度前来,至于理由嘛,太好说了,曹操不过一名骁骑校尉,位卑言轻,董卓以官阶就能压死你。李儒接下去分析:曹操在洛阳并无亲眷,如果肯应诏而来,说明是真心献刀,胡扯几句就让他走;如果他不来,必定心里有鬼,且他孤身一人,保不齐就溜了。李儒的这一番推理,可谓滴水不漏,既体现了己方的快速反应能力,又为董卓挣了些不滥杀的名声,一个优秀谋士的素质莫过于此。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上的曹操并没有干出此等惊世之举,只是面对董卓的拉拢,“遂不就拜”,“变易姓名,间行东归”,逃回家乡去了。
当然,李儒固然能算到“骁骑校尉曹操”是否有行刺的行为,却算不到让“刺客曹操”逃走的后果。曹操并没有回到家乡谯郡,而是到了陈留,做了其他人如袁术、袁绍兄弟不敢做的事——彻底与董卓撕破脸皮,散尽家财组织反董义军,还与“革命同志”彼此邀约,凑齐了“伐董联军”,数万人的队伍向洛阳开拔。《三国演义》上记录有“十八路诸侯”,其实没那么多,加上曹操以及对袁术有依附关系的孙坚,也就十三家。这些都是闲笔,大概是罗贯中先生为了突出董卓是如何得不得人心。
这次“联合军事行动”声势造得不俗,但从一开始,各路诸侯起兵的初衷就不尽相同,各自心怀鬼胎,一触及出兵打仗这样的敏感事,大家就相互推诿,力不能往一处使。真正铁了心要打董卓的只有曹操一家,可见联军的战斗力实在不怎么样。尽管如此,董卓方面还是吓得不轻,草莽豪强出身的董卓头脑简单,想借一夫之勇吃掉联军,李儒又一次制止了这个莽撞的行为,在他看来,联军是师出有名,目下士气正盛;政府军则恰好相反(这话他没有给董卓明说)。硬碰硬难保头破血流,不如以退为进,反正洛阳属四战之地,地缘政治因素不佳,莫如迁都长安。接着,他还抛出一个童谣作为论据:“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意思是说刘邦创立西汉定都长安,正好传了十二个皇帝(不包括吕后和王莽);刘秀中兴建东汉定都洛阳,迄今也传了十二个皇帝,天道轮回,迁回长安乃是上策。其实,李儒是算准了诸侯人心不齐,不敢贸然追击,这是一招颇为高明的“退避三舍”之策,政府军虽退,暗藏兵锋,说不定啥时候使一招“回马枪”;联军虽进,不知深浅,贸然进兵,后患无穷。董卓采纳了李儒之策,带着小皇帝刘协直奔长安,临走还将洛阳城付之一炬。
果然,诸侯联军惧怕董卓军的战斗力,进入洛阳后,按兵不动,只有曹操认为应该一鼓作气追击董卓,既符民意,又合天理,说不定可一战而平霍乱。可是没人响应。曹操只好孤军西进,直逼成皋——荥阳一线。
这个时候,董卓正好也退到荥阳,老贼逃得累,想休整一下。李儒觉得如果一直这样如丧家之犬般跑下去,到不得长安他们这帮人就得累死,不如就在荥阳以逸待劳,把追兵堵截于此。于是,他献计让大将徐荣领兵在荥阳城外汴水设伏,等追兵过去后操后路。李儒这一计策并不高明,换作用兵谨慎者绝不会上当。不过彼时曹操正值血气方刚的年华(大约35岁左右),用兵尚显生涩,只知凭血气之勇拼命,果然中了埋伏,吃了大亏,士卒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险些丧命。
曹操带兵有方,用兵有法,这在历史上也是闻名的,所著《孟德新书》也并非罗贯中刻意杜撰。他一生中没吃几次败仗,抛开《三国演义》中那些与诸葛亮、周瑜、孙权交手带着“水分”的败绩不提,也仅仅是在赤壁、濡须和阳平关等几处留下过比较大的遗憾,再一个就是早年的荥阳。李儒之才,谈不上经天纬地,但每每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具备一个“顶级智囊”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