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2869400000045

第45章 血雨腥风一杯酒

孙权既死,东吴江山大变天。以孙峻、孙綝为核心力量的皇室子弟(皆为孙坚弟孙静曾孙);以诸葛恪、张休、顾谭为骨干的“太子党”及“官二代”;以中书令孙弘、太常滕胤、右将军吕据为代表的“托孤三人组”,相互之间有了想法。

首先是孙弘,一向看诸葛恪不顺眼,企图假传皇帝诏书除掉诸葛恪,孙峻抢先得到消息,向诸葛恪告密,诸葛恪正与孙弘等人在大厅上讨论如何为孙权发丧的事,接到密信后立马翻脸,当场斩杀孙弘。借此机会,诸葛恪充当了“治丧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的角色,正式沉痛宣布了主公病逝。按照诸葛恪的说法,新皇帝孙亮封他为太傅,啧啧……按理太傅这职位应当是德高望重之人担任,诸葛恪当时不过才49岁。

诸葛恪执掌东吴朝政取后,在治理国家方面,的确做了一些得人心的事儿,比如取消孙权在位时设置的“特务机构”、裁剪军政冗员、免除民间拖欠的赋税、取消货运关税。诸葛恪每次出门,百姓翘着脚仰着脖地望,想瞻仰瞻仰他的光辉形象。

孙弘被杀,导致“托孤三人组”的失去了存在价值,滕胤为保身,与诸葛恪结了儿女亲家,直接被“收编”,吕据则保持沉默,谁也不惹。于是朝廷上形成了“太子党”和“皇室子弟”的PK局面。

为了巩固自己在东吴朝廷中的权威,诸葛恪决定以对外征讨的形式来“证明”。建兴元年(公元252年)十月和次年开春,诸葛恪两次率军北伐曹魏。

《三国演义》有一回章节叫“丁奉雪中奋短兵”,就是讲的诸葛恪第一次北伐的东兴之战。罗贯中把老丁奉捧上了天,让这位曾经的东吴末将,终于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回光返照”了一次。其实,这场战斗诸葛恪作为主帅的功劳更大,丁奉出奇兵,更多的是靠突然袭击,其他后勤、接应工作,这些全靠诸葛恪的安排。

东兴之战使得东吴获利无数,诸葛恪本人也晋封为阳都侯,加授荆州、扬州州牧,督率朝内外诸项军事,基本上是大权独揽。尝到甜头后,诸葛恪准备再次北伐,朝中大臣认为士卒过于劳累,纷纷表示反对,诸葛恪很生气,亲自撰写了一份长篇大论,告诫大家眼光应该放得长远,文章开头两句话:“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王者不务兼并天下而欲垂祚后世,古今未之有也。”极其震撼。整篇行文文思敏捷、论据清楚,堪称佳作,有点他叔叔做《出师表》的意思。

朝廷上下,毕竟诸葛恪一人说了算,大家集体保持沉默。

字写得好的人,未必能成文;策划搞得棒的人,未必能执行。

相比第一次北伐的谦虚谨慎,这一次的诸葛恪完全是冲着排场而去,征发了各州郡士卒二十万人,彻底失去了民心;而久围新城而不下,又让士卒怨声四起,诸葛恪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策,但是碍于脸面死撑着。拖了差不多半年,等到孙亮下诏书召他回朝,他才“借机下台”班师回朝。此时,全国上下对诸葛恪已经从埋怨转换为愤恨的地步了。

皇亲的代表人物孙峻早就想除掉诸葛恪,他抓住有利机会利用舆论的力量,在孙亮的默许下,安排了一出“鸿门宴”,诸葛恪以穿厚甲、自备酒水、带保镖三样招数抵御,统统不凑效。就像一年前,他杀孙弘一样,这一次,被乱刃分尸的角色换成了诸葛恪。

其实在赴孙峻宴会之前,诸葛恪就已经觉察出了不好的苗头,他连续遇到不好的事:头在他将要去晋见孙亮的头天晚上,精神烦躁不安,通宵难寐;天亮起床洗漱,闻到水里有腥臭味,侍者递给他衣服,衣服也有臭味,诸葛恪对此感到奇怪,只好换水换衣,但臭味依旧;无奈之下,诸葛恪迅速整装出门,这时,饲养的狗又咬住了他的衣服不让他走。诸葛恪暴跳如雷,百思不得其解。陪同前往的滕胤建议诸葛恪装病不去赴宴,诸葛恪对此很是鄙视:“峻小子何能为邪!但恐因酒食中人耳。”(见《三国志?诸葛恪传》)

明知是“鸿门宴”,诸葛恪为什么还要去呢?在笔者看来这完全是被权欲冲昏了头脑,擅自托大。

有意思的是,在酒席上,孙峻和孙亮哥俩并没有默契,酒至半酣,孙峻以上厕所为借口外出,披挂完毕后冲上宴会厅大喊:“奉召杀诸葛恪!”形势危急,诸葛恪愣在了原地,此时,作为皇帝的孙亮本该站出来撑场面,他倒好,躲闪一旁,对着诸葛恪连连辩解:“不是我,不是我!”孙峻又气又恨,只好让人先护送皇帝兄弟离去。

这一场杀戮,让诸葛恪满门遭殃,父子三人首级悬挂于闹市被围观,诸葛恪的尸体也被苇席裹了,随意丢弃在荒郊野外。

同时,这场杀戮也标志着吴国内乱的开始。不久,孙峻病故,其弟孙綝顶替他的位置,废孙亮、立孙休,之后孙休又杀掉孙綝,折腾了好几年,吴国元气大伤。等到孙休可以在没有掣肘的朝堂上发表演讲时,有人提醒他:“是否要给诸葛恪平反?”孙休想了一阵才慢慢悠悠地说:“好大喜功,强制出兵,导致损兵折将,这算哪门子有才?明明受了托孤重任,却不知珍惜,死于小人之手,这算哪门子明智?”

可叹,“官一代”诸葛瑾辛辛苦苦开创的家族盛世,被“官二代”诸葛恪败了个雨打梨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