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2869400000033

第33章 庸臣顾雍的从龙密匙(上)

在佛家的观点中,一切物质都由“四大种”所生。什么叫“四大种”?地、水、火、风等四种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彼时科技欠昌明,尚不知何为原子、分子)。所谓“种”,意味着能生长,如种子。当佛教在华夏普及,中国人就和“四大”叫上了劲——同一种类的四样东西一旦被冠以“四大”,也就成了该族群的魁首。

提及“四大”,传播最广的莫过“四大家族”,中华民国有蒋宋孔陈,让人眼前一亮:史上最牛的上流社会?此言谬也,“四大家族”的发端远在三国的东吴,而且还同时产生了两个说法,即:江东四大家族和吴郡四大家族,前者指虞魏顾陆,后者指顾陆朱张。

从东吴政治沿革来看,尽管吴郡属江东六郡之一,然其地盘最大,又是孙策发迹的大本营,因此吴郡四大家族实乃“家族中的家族”,影响力盖过江东四大家族(这从历次政治事件中便可看出),而顾家和陆家两种说法都有份,家族背景无疑更是显赫。以至于两百多年后,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注引《吴录士林》点评:“三国之间,四姓盛焉。”可见吴郡四大家族的兴旺与日后东晋南朝时期江东历史的发展颇有渊源。说得夸张点,正是由于顾陆朱张这四大家的存在,划分好了江东的地缘政治版图,替以后三百年的江东格局指派了“规定动作”,之后的战乱也好、利益争斗也罢,就算是东晋时期的“新四大”——王谢庾桓斗得风生水起,回过头看,那也只是“前辈”玩儿剩下的。

那么在吴郡四大家族兴旺之际,他们呈现出一种什么“范儿”呢?

顾家列吴郡四大家族之首,东吴任期最长的丞相顾雍是家族代表人物。

顾家在东汉末年一直是江东望族,顾雍的曾祖顾奉曾担任颍川太守。颍川这个地方可不得了,三国的顶级人才有不少出自这里:郭嘉,颖川阳翟人;荀彧、荀攸,颍川颍阴人;陈群,颍川许昌人;徐庶,颍川郡人;钟繇、钟会,颍川郡长社县人。顾家是这块地方的扛把子,即便资质再愚笨,受当地水土滋润养育,各种Q值想必不会差到哪里去,更何况作为父母官,要没点真本事,如何治理得了这偌大地盘?

到了顾雍这一辈,整个家族迁徙到了吴郡,当时正值汉灵帝执政时期,整个朝廷闹得不像样子,吴郡偏处一隅,少了些政治瓜葛,多了些文化氛围。

作为家族的希望,顾雍天资不错,唯独缺高人指点。一家子正发愁呢,大文豪蔡邕因避祸跑到吴郡乡下躲了起来,顾家家长不知用了何种方法把蔡老师挖了出来,好说歹说,蔡邕才收了顾雍这个徒弟,让小顾跟着自己学习书法和古琴。有人抱怨:费好半天劲,就让孩子学这些没用的?其实不然,顾家这种大家族,相比才气,更看重的是品德,弹琴和练字这两门技术最是考验一个人的心态和操守,心得静下来、头脑得灵活。也算机缘凑巧,顾雍天生就是个搞高雅艺术的主,学艺速度极快,蔡邕很感慨,说:“你小子以后必成大器,我就做你经纪人吧。”顾雍这次算是赚到了,不但签字费没交,还让蔡邕自己倒贴了一份重礼——将自身的金字招牌与顾雍分享。从此以后,顾雍打着“我的老师是蔡邕”的招牌,走遍天下都不怕。

果然,小顾还没成年,就有州郡两级政府的人把他看上了,文豪的徒弟,这货能山寨吗?二十岁那年,顾雍当上了合肥长,基本相当于合肥县(当时的行政单位是县)长,整个江东地界都轰动了,只是因为局势紧张,各路诸侯都在忙着抢地盘,大家在惊叹之余,都没有办法把顾雍收编到自己麾下。待到江东政局稳定,孙权开始执政的时候,顾雍的仕途才发生了“质变”。

彼时,孙权以“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的职位”接替遇刺身亡的孙策。不过按照规定,作为一方诸侯,是不可能亲自去处理会稽郡的地方政务的,于是顾雍被提拔为郡丞,代理太守职任,也就是“会稽太守代理人”。顾雍没有让孙权失望,攘除贼寇、边境安宁、官民信服,样样出色。孙权一高兴,把顾雍招回来直接封了个左司马。后来,顾雍因为治国有方,再次升官:大理奉常,兼任尚书令,封阳遂乡侯。东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进封醴陵侯,同年做了丞相、平尚书事,直至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