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2869400000029

第29章 “我的偶像是孙坚”

多年前的一部《天下无贼》让我们信奉上了“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这句箴言。细细一想:难道前二十个世纪,“人才”就不是最重要的?一部中国古代史,乱世的时间远多于治世,何以解忧?唯有人才。笔者讲三国,更多的也是表达“以人为本”的概念。

待一个个理清了脉络,发现“非主流”的人物往往是失意者居多。这也难怪,主流的三国人物垄断了资源人脉,打造成上市公司、实体巨擘,评价“非主流”的成功只能是“上对花轿嫁对郎”,最后得一个善终。就这一点而言,东吴的人才普遍算得上是“成功”的。清朝有个文人赵翼点评魏蜀吴三家的用人之道,曾有过这样的断语:“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权以意气相投。”这话有些道理,却走了极端,所谓“意气相投”,让孙权怎么看怎么像一个“混圈子”的文艺青年,莫非谈不到一块儿的人统统不用?其实关于孙权的“用人”,最有发言权的还是他大哥孙策,他在弥留之际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入卿。”(《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孙权对人才,不论出身,善于识人,以诚相待,各尽其用,这才是最厉害的。东吴能够偏安一隅,存在了58年,其中的内涵不言自明。

说孙权用人,不得不提“东吴四英”: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四位都曾担任过东吴的大都督,是栋梁之才,在各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就孙权这样一位完美主义者而言,对“栋梁”的表现也不是十分满意,偶尔会发两句牢骚:叹周瑜死得早,留下荆州历史遗留问题;怪鲁肃立场软弱,荆州有借无还;恨陆逊参与太子之争,多管闲事。唯独吕蒙,孙权自始自终没对他说半个“No。”吕蒙一生最大的功劳就是从关羽手里夺取荆州。对于东吴这样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权而言,机会对所有人都是均等的,要想成功,没几分真本事还真不行。

那么吕蒙,他的真本事在哪儿呢?

孙权会用人在三国里是出了名的,据说有一次吴国使臣赵咨出使曹魏,曹丕仗着坐镇中原,接管了汉朝江山,不大瞧得起地方部队,故意发问:碧眼儿是怎样的君主?其实这一点曹操当年已有定论:生子当如孙仲谋。他没有夸奖曹丕曹植这哥倆,言下之意是孙权很适合做自己的儿子。估计曹丕得知这事儿后心里不舒服,这次逮住机会准备好好羞辱一下孙权。没曾想赵咨脑袋特别灵活,张口应对: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曹丕觉得夸张,赵咨逐条给他分析:“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三国志?孙权传》“聪、明”这两个点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不拘一格降人材。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将吕蒙提拔起来,可见孙权对这人得多上心。为什么对一个和自己年龄差不多大的下级上心?因为孙权从吕蒙身上看到了父亲孙坚的影子。

在小说里,孙坚被刻画成一个志大才疏、有勇无谋、意气用事的地方军阀。其实,身处乱世,志向、才能、性格,这些都属于次要地位,捡一条命最要紧的是什么?武艺、勇猛、头脑。孙坚被陈寿称为“勇挚刚毅”,这一点毋庸置疑,但绝对不是没有头脑的肌肉男。在他17岁的时候,与父亲一道乘船去钱塘,遇上海盗打劫完毕,正在岸上分赃。过往的船只被吓得不敢通过这段江面。孙坚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对老爸说:这伙蟊贼我可以搞定。父亲认为孙坚年纪小,不认可。孙坚索性提着刀就上岸了,摆出一副四下招呼调动同伴过来围捕的POSE,笨贼一箩筐,都以为官军到了,撒腿就跑,孙坚乘势追上去杀了一个提着头带回来见老爸。孙大叔彻底服了。此事惊动了钱塘地方政府,对孙坚又是表扬又是奖励,还封了个“假尉”(钱塘县缉捕大队的临时小队长)。

巧的是,多年以后的吕蒙,也玩了一把“少年英雄”的戏份。当时吕蒙也不过十五、六岁,依附姐夫邓当。当时江东之主是孙策,正忙于巩固后方——征讨山越,邓当是个苦角色,由于资历不够,只能负责费力不讨好的活儿。吕蒙当着姐夫的面拔出佩刀,请令去平灭山贼,邓当正心烦,冷不丁瞅见吕蒙那张青春无敌的面容,心里那个气:这不添乱吗?他大声训斥吕蒙,想把他赶走,吕蒙根本不睬姐夫。仗打完了回家,邓当在吕蒙母亲面前告状,老太太要按照家法处罚吕蒙。吕蒙不服,振振有词:寄人篱下、贫苦不堪,这日子熬不过去了,不如参军挣些功名,富贵则随之而来,再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老太太心疼儿子,就没怪罪。不过邓当手下的小吏却将这事儿当作了笑话,逢人便说:吕蒙一小屁孩儿能做什么?上战场就是送死来了。”这话传开后,众人当着吕蒙的面议论纷纷,小吕一怒之下,又一次拔出了刀,这次可不是亮亮架势,直接一刀要了小吏的性命。这祸闯得大,吕蒙没啥背景,干脆跑到同乡邓长家躲了起来。躲也不是办法,吕蒙想到了找个关系户说情,显然不能找姐夫邓当,他找到孙策的红人——校尉袁雄。老袁估计也是喜欢提携后进,在孙策面前美言几句,这杀人官司算是免了,孙策还破格提拔吕蒙做他的助理,吕蒙一夜成名,赚翻了。

几年后,邓当去世,东吴首席谋臣张昭推荐吕蒙顶替他的姐夫,被封为别部司马,统领一支“娃娃军”。这别部司马正是孙坚平定黄巾起义起家后担任的官职。此时,江东政治格局有变——孙策遇刺身亡,孙权接替了他哥哥。这孙仲谋颇有谋虑,准备先修内政,搞了个“裁军行动”。吕蒙的“娃娃军”因为人少费粮,也在裁军之列,吕蒙不干了。碍于位卑言轻,他说不了什么,索性来了一招绝的,暗地找兄弟部队借了点钱,把“娃娃军”用大红战袍和绑腿全副武装起来。孙权在裁军那天特地搞了一次大阅兵,一团火似的“娃娃军”军容齐整,个个能打能拼,孙权一高兴:“娃娃军”保留!还破格允诺扩大规模。这个吕蒙,他也记住了。过不了多久,吕蒙作战立功,被升为平北都尉。从此青云直上。

论武功,吕蒙不如孙坚;论胆气和智谋,吕蒙未必输给孙坚。孙坚破海盗,是使诈玩儿巧劲,吕蒙战山越,却是一刀一枪拼命。孙坚有个即使谈不上开明至少不束缚孩子自由发展的爹,吕蒙倒是有个婆婆妈妈的姐夫,成长环境的差异让吕蒙生了逆反心理,最终培养了他的急中生智。杀人偿命,那是老实人干的事,吕蒙只是杀了一个乱嚼舌的小人,他知道自己还有用处,没到死的时候,逃命是聪明的干活,找袁雄说情更说明吕蒙善于观察。无论孙权还是孙策,因为受孙坚影响太大,一旦他们发现自己军中有这么一个各方面都与父亲类似的人物,如何能不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