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2869400000028

第28章 最美不过夕阳红

廖化担任参军,主要职责是参与军事行动的组织和策划,相比当年在荆州担任关羽的随军文职人员,他现在可以直接接触军机要务,无论地位还是职能都提高了不少。

有人质疑:诸葛亮与廖化非亲非故,为何如此重用他?

很简单,刘备新亡,蜀中人心不稳,特别是旧人与新人,暗地里的争斗非常厉害,为平衡两方,诸葛亮不得不从两派人员中挑选出精明强干者,委以重任,“新人”这边主要以荆州旧部为主,比如蒋琬、马谡、廖化;旧人则是益州土生土长的官吏,比如黄权、李严、刘巴。

也许我们可以换种说法,正是出现这样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材”的机会,廖化的人生顺势走上了“小康之路”。

不过这条“小康之路”也并非一路顺风,廖化从出发(任职)到上道(独挡一面),耗上了至少15年的时间成本。在商人看来,时间成本是所有成本中最舍不得却又必须消耗的,廖化不是商人,他只是以“忠义”二字进行家国传承,这种形而上的东西恰好就需要时间来累积。

《三国演义》安排廖化在诸葛亮一出祁山点兵的时候出场,职务是副将、飞卫将军,在所有33员将领中排名第七,在平北将军、陈仓侯马岱之后;右军领兵使、奋威将军、博阳亭侯马忠之前,考虑到关兴、张苞排列末位,估计这个名单是按照资历和功劳来排列的,廖化,论功劳并不显赫,却重在有资历,秉持“忠义”,精神可嘉,飞卫将军一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鼓励。

廖化在诸葛亮历次北伐中的表现,正史远不如演义精彩,估计也就是处理一些日常军务,或者配合出兵。演义小说中讲述六出祁山时,廖化大败司马懿,取得金盔,纯属子虚乌有。因为按照廖化当时的军阶,不可能安排他独自领兵。

直到蜀汉延熙元年(公元238年,诸葛亮逝世后四年)九月,担任阴平太守的廖化,才有了一次很精彩的露脸:当时,廖化起兵攻打归附曹魏的善羌(羌人的一支)部落,曹魏雍州刺史郭淮派广魏太守王赟、南安太守游奕救援。出兵前,郭淮志得意满,认为王、游两将只需兵分两路沿着山路两边设伏,就一定能破敌。魏主曹睿有不同意见,认为己方的兵力并不占优势,却要分散力量,不可取。于是他下诏督促郭淮让王、游二将以守为上,诏书还没送到,游奕所部就被廖化击破,王赟则中冷箭阵亡。这一仗,廖化用兵神速,攻其不备,已不能用“粗通军事”来形容,或许跟随诸葛亮多年,耳濡目染,功力大增。

此后的延熙元年(公元248年),因为盘踞在凉州一带羌胡首领治无戴叛曹魏而降蜀汉,姜维出兵援手,让依旧是阴平太守的廖化在成重山修筑城堡,收纳羌人的散兵,自己则向西联合羌兵。郭淮率军追来,又想兵分两路,手下将领认为:,一旦兵分两路,我方定会削弱兵力,不如集中兵力一起向西攻姜维,乘他尚未与成重山的廖化成犄角之势,正可各个击破。郭淮则不以为然:“如果单攻廖化,可以出其不意,让姜维有所顾忌;等姜维回来,廖化已被平定,蜀军疲于奔命,则不难击败;至于羌人,草芥耳!这才是一举三得的妙计!于是,郭淮让夏侯霸在西面负责牵制姜维,自己则率大军强攻成重山。不出郭淮所料,这一次,蜀军大败。(以上史料均见《三国志?郭淮传》)

在成重山一战比较困难的时候,廖化顶住压力,收纳了不少羌人,甚至帮助治无戴本人安全逃脱魏军的追击,也算遗憾中的收获。不过这次败仗多多少少让廖化的军事能力停留在了中级的水准。

蜀汉景耀二年(公元259年),廖化升任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个人荣誉到达顶峰。这个时候,廖化年逾七十。

人都说“七十古来稀”,廖化却活得倍儿精神,心里通透至极,他逐渐明白蜀国要单单依靠自己,年年讨伐曹魏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几乎不可能。因此在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维出兵攻打洮阳,也就是常说的“九伐中原”的前夕,廖化很真诚地找姜维谈话:“打仗这件事呢,就像玩火,玩过了头,必自焚。”姜维不理他还则罢了,这一次干脆不带老头玩儿了,廖化很郁闷,私下里发牢骚:“现在蜀军在智谋上不比魏军强,军事力量还比对方弱,依然不厌其烦地年年用兵,这怎么能指望国家统治稳固呢?《诗经》上说:‘我生得不早不晚,偏偏赶上这个倒霉时候’,说得就是当下的事啊。”——廖化还很有文化,一张口就是《诗经》里《小雅?正月》的句子:“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原意是百姓诅咒无道的周幽王:“为啥我这么倒霉,不早不晚偏偏生在这个时代?”(以上史实可见习凿齿所著《汉晋春秋》)

其实,早在上一年,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开始主持蜀国军政事务时,廖化就发觉自己已经“被退休”了。当时,廖化曾经想和老臣宗预一起到诸葛瞻家去拜访,宗预劝他:你我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活够本了,现在就等一死,还去凑这个热闹干啥?”(见《三国志?宗预传》)

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廖化还有什么可期待的?

公元263年,魏将邓艾、钟会联手发动了灭蜀之战,蜀国实在派不出人了,廖化只好发挥余热,去到沓中增援姜维,然后一同退守剑阁。不久,邓艾偷渡阴平,插到蜀国的后路,直逼CD,廖化与姜维回兵解围,在半路上得到了刘禅投降的消息。

蜀国完了,廖化的使命也到了头,他选择了投降,选择回到少年时的状态:沉默、潜伏,完成了一个生命的轮回,不久,在迁往洛阳的路途中孤独地死去。

纵观三国这段历史,廖化一生最缺少的就是能拿得出手的业绩,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但他对蜀汉忠贞不二,效仿“偶像”关羽,义字当先,在一些细节问题中能合理地运用智谋(比如从荆州逃亡归蜀,比如援救善羌部落的一战),我们称其为“潜伏着的大将”,或许更为合理。

陈寿在《三国志》里评价廖化“以果烈称”,果敢、刚烈四字,廖化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