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李严走到了他仕途的最后时刻。
这年春夏之交,诸葛亮第四次兵出祁山伐魏,将押运粮草的重任交给了李严。此刻正值雨季,蜀道难行,李严的任务没有按时完成。无奈之下,派人向诸葛亮告知实情,蜀军只好全军撤退。这时,李严的某根脑神经“灵机一动”,推翻了以前的说法——再三言明粮草供应畅通,反说诸葛亮是自作主张,“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三国志?李严传》)。一句话,推卸责任,诬陷孔明贻误战机。这一下,弄得诸葛亮是又气又恨又笑又无可奈何,禀报了刘禅。皇帝下诏追查,李严才觉得事态的严重性,索性再上了一本,充当好人,说:诸葛亮率军是假装撤退,目的是“为了引诱敌人与其决战”。诸葛亮也不与之申辩,只是将李严前后几次的书信都递了上去。李严没了辙只好“认栽”。
接着,诸葛亮决定对李严“算总账”,正式上表弹劾,揭露了自从先帝驾崩以来李严的各种行为:自私、自大、懒惰、贪心。最终,李严被赶出了朝廷,贬到梓潼郡为民。
这件事在史书上的记载与《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大致一样,不同的是后者描写“李严欺骗诸葛亮说东吴入寇,迫使诸葛亮回军”,按理这应算是艺术加工,却在不经意间提醒了我们:这件事颇有蹊跷之处。李严向来以谋略和军事能力见长,军粮不能按时送到,写信向诸葛亮说明实情,下雨本是天灾,想来通达事理的孔明也不会过于苛责;然而李严却三番五次地推翻自己的说法,一会儿说诸葛亮擅作主张,一会儿说诸葛亮退兵是一计,这到底算哪一头的?一个拥有正常思维的人断然不会这样做,李严不傻,那只有一种解释:利令智昏。
首先,可以从诸葛亮弹劾李严的表章中找到答案:李严的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了,只是孔明考虑到“大事未定”,才不断对其容忍,在保证原则问题的同时,充分满足了李严对权力的欲望,没想到老李不领情。可见,是诸葛亮的容忍只是让李严肆无忌惮,以为诸葛亮惧怕于他。
其次,诸葛亮数次北伐,除了自己的嫡系,并没有得到蜀汉政权内大部分人的支持,皇帝刘禅也是半推半就的态度,李严以为这是刘禅对诸葛亮的不信任,那么自己也许就有了机会。李严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诸葛亮平生阅人无数,对他的纵容,其实仔细想起来都是一些表面文章,一旦要求稍有出格,比如“求以五郡置巴州”,诸葛亮就没允诺,何况他拿司马懿说事儿?(“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三国志?李严传》)再者,如果没有诸葛亮治蜀伐魏,刘禅能在CD享乐吗?刘禅需要诸葛亮替他分担国家大事,他是不可能疏远诸葛亮的。李严自己想得太多,于是方寸大乱,前言不搭后语,自取其辱。
据说李严被贬后,常期望诸葛亮再次启用他。这一点在裴松之为《三国志》所著的注中也有提及:诸葛亮曾对李严之子李丰说,“原宽慰都护,勤追前阙。今虽解任,形业失故,……若都护思负一意,君与公琰推心从事者,否可复通,逝可复还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希望你回去安慰你父亲,闭门思过,只要认了错,你再去和蒋琬说说,让你爹复职,也不是不可能的。”
李严被贬是在建兴九年,三年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在北伐前线去世,李严急火攻心发病而死。为何?李严觉得诸葛亮生前都没有再起用自己,死后就更不会有人启用自己了,因此,绝望,绝命。
可见,就算诸葛亮没有病故,究其一生也是不会再用李严的。要问原因?“君与公琰推心从事者”,这不明摆着的事么?李严是诸葛亮亲自上表弹劾的,若想复职,直接与诸葛亮本人沟通就是了,让李丰找蒋琬,岂非托辞?何况,人不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李鳞甲”的传说不可不信哪!
尽管诸葛亮是一个玩弄权术的高手,为了掌控大权,不得不一再打压李严。可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言,李严作为与蜀汉政权中新旧两种势力都有交集的人物,他的存在,利大于弊,对于调和矛盾起着很大的作用。考虑到这样一个中立派,肯定是双方争取或是责难的对象,这个人的心态一定要“正”,要经得起诱惑和打击,否则很可能做出极端的事。
应该注意到,就算诸葛亮承认了李严,但是他就可以真正进入CD的中枢部门了吗?现在再让时间回到刘备托孤之后,若李严老老实实地坐守江州,委曲求全,说不定能争取到更好的机会,有朝一日扳回一城(诸葛亮的积劳成疾是迟早的事,依照李严的能力和资历,后发制人,其结果尚未可知)
可惜,李严的底牌摊得太早,又没有过多审视自己的潜在优势,于是,“受九锡”也注定只能是一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