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2869400000023

第23章 永安宫的阴谋与阳谋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夏,身为尚书令的李严俨然一个标准的“蜀汉政治新星”:在犍为做了几年地方官,人脉、威望与日俱增;实际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更重要的一点,他和丞相诸葛亮是同乡。

此时的刘备,因伐吴失败,精神受到打击,抑郁成疾,快不行了。于是,他选择在永安宫托孤,身为政府首脑的诸葛亮当仁不让。除此之外,刘备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李严为第二号托孤大臣。《三国志?先主传》说:“……先主病笃,托孤于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为副。”

具体的任务是:“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三国志?李严传》)这等于是将蜀国约一半的军事指挥权大权付与李严。一般而言,大家认为李严只是一个象征意义的托孤之臣,主要作用是为了牵制诸葛亮(此间原因,不少历史文化学者都有分析,这里不加累述)。但是,这个“象征性的人”为什么是李严?这里面的玄机可就大了。

在《三国志?先主传》里有这么一段话,说刘备在取了益州之后,封赏下属,一时人才济济:“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可知刘备能依仗的主要力量就是这些人:荆州集团的精英+西川集团的“叛逆”。数年后,也就是到了永安托孤之日,蜀中的人事构成已经有了很大的变换:法正在刘备自称汉中王后不久就已病故,关羽死于荆州,张飞遇刺身亡,马超病亡,许靖也于托孤前一年的夏天离开人世,糜竺因为兄弟糜芳叛降孙权而终日惶恐,唯独诸葛亮,用如日中天来形容,毫不为过。一旦刘备撒手人寰,年方17岁的阿斗刘禅难撑危局,诸葛亮必然是中流砥柱。可是,正是因为诸葛亮太强了,一旦专权或是功高震主,一些不好的苗头就会凸显,蜀汉政权就有从里面坏掉的危险。怎么办?只有让一个人在政权内部牵制他。

其实,刘备定下这个“牵制诸葛亮的人选”并不难。我们不妨列举出上文所说的那些的功臣宿将的优点:有政治头脑、懂权术谋略、能领兵打仗、有资历……有谁合适呢?赵云、马谡、王平、刘巴、蒋琬……这些健在的人,好像都不太适合,唯独李严。再加上他的实际工作经验——近几年在穷山恶水的犍为搞得风生水起,一郡抵一国。更关键的一点,李严既不属于旧人(益州土著),也不属于新人(荆州利益集团,李严尽管出生南阳,跟着刘表干过一段时间,但彼时和刘备并无来往),他在两边都有交集,在“和谐蜀国”的基本国策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用多想,刘备就敲定了李严,让其诸葛亮一同受命。(这里补充一句,蜀汉政权的确是人才匮乏)

不过刘备没想到,或者说没看出的是李严心中的“鳞甲”。《江表传》这本书里记载:“严少为郡职吏,用性深刻,苟利其身。乡里为严谚曰:‘难可狎,李鳞甲。’”这可能与李严年纪很轻时就担任政府办事人员有关,自我保护意识很重,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一旦自身利益被侵害,睚眦必报。

那么说,刘备永安宫托孤,布置得好好的,诸葛亮主持政治方面的事,李严主持军事方面的事,谁也没招惹谁,李严怎么就在后来要和诸葛亮对着干呢?有人解释:李严有异心,早在还未发迹的时候就有说法了(见前文),这也算是存在先于本质了。可是李严并不笨,也不缺乏情商,刘备如此信任他,他是断然不会“人一走茶就凉。“鳞甲”的滋生到暴露,必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推手”不是李严自己,只能是诸葛亮。

证据何在?

别慌,确凿得很!

前文说:“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这句话细读起来是很矛盾的。一个“统内外军事”的托孤重臣,为什么要留镇永安这样一个边陲之地?不错,刘备刚死,境外敌对势力势必蠢蠢欲动,尽管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很快与刘备讲和,但在“利益大于盟友”的三国时代,不能保证他不会乘刘备病故而再度兴兵,这个时候让李严这样的重臣“留镇永安”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李严还被封为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乍一看,诸葛亮严格遵照了刘备的遗嘱,和李严齐心协力、共度难关。其实,这“难关”并不难,不到半年,蜀吴重新签订了双边友好条约。李严在永安的任务告一段落。然而,诸葛亮并没有让李严回到CD的意思,李严依旧原地待命。这一点,稍有点常识的人都会明白:李严已经被边缘化。一个常年徘徊于地方,进不了中央政治枢纽的人,哪怕再有才,也会生锈,随着岁月的侵蚀而垂垂老去。这一点,诸葛亮大概最有体会——如果不是刘备的三顾之情,他怕是将会在隆中耕一辈子地。因此,诸葛亮太明白大权在握的重要性了。

三年之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丞相在汉中开始了对曹魏的征伐,李严作为重臣,负责后勤工作,为了行事传令方便,被调往江州(今重庆)办公,护军陈到接替李严在永安的防务。名义上这是让李严主管川西一带的管理工作,实际这又是诸葛亮的一招:不让李严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以免盘根错节,培育自己的势力。李严在永安耗了三年,好歹具备了一定的实力,诸葛亮一纸调令,不得已去到人生地不熟的江州,“李鳞甲”如何能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