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2869400000021

第21章 最后一根稻草

街亭丢失后,想必马谡内心一定在痛苦的纠结,为自己辩护:“现实中发生的事儿,兵书上没讲;兵书上讲的,现实中又没有参照”,论据也很充分:街亭的春旱、南山的死地、自身的孱弱……一个都不少。但是,有一个反面因素马谡却避而不谈。

这是什么呢?王平,马谡的副手。

这里就要回到诸葛亮最初派兵时的两个初衷:守住街亭是第一要义;派遣马谡是关键环节,照顾了亲信又解决了问题,甚至还可以一劳永逸地为自己开脱责任。唯一的担心是万一马谡不能完成任务,自己的初衷一个都不会实现,马谡还会送了命,于是,诸葛亮想到了“配合与支援”。你看,从王平做副将,到高翔驻扎列柳城,再到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之后屯驻”,为马谡守街亭布置了三重保护,可谓用心良苦。不过这“三重保护”,唯一能产生直接效果的只能是马谡身边的王平。

为什么单单是王平?

这里有几个原因。首先王平的个人能力,诸葛亮说“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王平不比马谡长期坐办公室搞策划,他是常在第一线厮混的“兵油子”,熟知兵情,又有带兵谋略。

再是王平的经历,身为益州土著的王平,对汉中一带地理非常熟悉,他最早是曹操的人,在征讨汉中时投降了刘备,刘备兴奋异常,认为王平来投,“取汉中无疑矣”。

第三,王平手下有一只骁勇善战的特种部队——飞军。史载:“(诸葛亮)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这飞军就是蜀国的雇佣军,生性严谨、治军苛刻的王平统率这支彪悍的劲旅,成为诸葛亮北伐时的精锐之师。

事实证明王平确有一手,马谡兵败后,他带领部下千余人,持续不断地敲鼓呐喊,把张郃唬住了不敢进兵,最后王平慢悠悠地拔营起寨收兵回汉中。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一个优秀的王平,居然没有帮上马谡。

是王平没有给马谡意见吗?当然不是,“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为啥不能用?马谡自恃读过几本兵书,这是一个原因,却不是唯一原因。陈寿说王平“手不能书,所识不过十字”,倒是能写个公文什么的,口述也能讲出个七七八八。这对于一个“准文盲”而言实属不易。这说明什么?老王不擅言辞,他给马谡提建议,最多也就说出个大概,马谡一张口就“兵法云”,直接让老王哑火,这建议还怎么提?

陈寿对王平还有如下评价:“性狭侵疑,为人自轻”。就是说小心谨慎过了头,经常做些不自信的举动。当他和马谡吵了个翻天后,索性要求分兵——带领精锐的“飞军”,成犄角之势,另起炉灶。说白了这也算一种保存实力,却在客观上削弱了马谡的战斗力,造成了两支部队被张郃军切割开。演义小说上说:当曹魏军围困马谡时,王平鼎力相救。不过按照王平一贯谨慎的作风,保全自身才是第一要义,他是不会轻易救援马谡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笔者这么说是有根据的,想当初王平还在曹魏徐晃麾下效力时,也是因为进谏被拒,后来徐晃被围,王平见死不救。徐晃捡条命回来找到王平,质问他,王平嘟囔了半天冒出一句:“我要是来救你,老家就保不住了,我叫你不去,你偏要去,因此吃了败仗。”惹得徐晃差点杀他。如此来看,王平的性格和说话的方式是有些问题的,至少在处理与上司的关系上,没多少情商,连克了两任老板。

如此说来,王平这个具有“复杂多用性”的个体,正是“压死”马谡的最后一颗稻草。巧合的是,王平给马谡的建议又都是兵书上没有的,比如要当道扎寨、警惕水源被掐、士卒不战自乱。假如马谡没读过兵书,但听了王平的话;或者既读了兵书,又听了王平的话,结局会大不一样。可惜偏偏是:他读了好几车的书,却没听王平的话,死,当然是自找的。

至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否是做戏?这些不在本文探讨范围。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的朋友”这个身份是柄双刃剑,能与孔明交好,受他器重,江湖上颇有受用;不过一旦有幸成为他的“朋友”,他在无形中又会处处压制你,庞统、徐庶就是前车之鉴,只有豁达如司马徽者,选择遁世安度残生,只有马谡,天真的充当孔明的左膀右臂,面对如此强悍的人,步步有玄机,最终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惜哉,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