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2869400000020

第20章 兵书奇谈

马谡在诸葛亮面前立了军令状,基本将自己送上了不归路,但“基本”二字表示也的确还存在一些客观因素,或许能救马谡一命,至少不会死得那么难看,不过马参军没有把握住。

这里说的“客观因素”主要指构成街亭一战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

马谡在出兵前后,有一句口头禅——“兵法云”,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自己的专业素质,甚至主动向王平“爆料”说:“丞相诸事尚问于我,汝奈何相阻”?这话偶尔提及还可以,让人觉得马谡很是牛逼;说多了,就会给对方造成一种厌恶感,降低了的公信力,让人觉得这是心里没底的自我安慰,好比经济学说上常说的“边际效应”。

我们或可看出:马谡不断引经据典的初衷在于他对这次任务客观因素的一无所知——他仅有的一点印象还是来自于诸葛亮之口:“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因此他才会说“岂一街亭不能守耶?”孰知,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街亭,成了马谡命里的克星,因为有关于街亭的一切,兵法上只字未提。

现在,让我们看看街亭一战到底有哪些因素,是兵书没有告诉马谡的。

诸葛亮第一次率兵北伐,是在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初春,一路进展非常顺利,他采取“声东击西”,扬言由斜谷道取道郿城,让赵云、邓芝在箕谷(位于斜谷道中段的一条折向西北的支道)作为疑兵,大造声势;自己则率领大部队往西,出祁山,给曹魏陇西这一带造成一种兵临城下的局面,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不战自降。曹魏方面分兵拒敌,一方面,大都督曹真坐镇郿城(赵云这一路疑兵的效果达了),另一方面,左将军张郃率五万人马往西线迎击蜀军,马谡出兵街亭就在这个方位上。

当时正值好天气,阳春三月,鸟语花香,万物一片生机,西北地区却另当别论——这里的春旱极其严重。据记载,街亭一带的年降水量只有400毫米,此地日照时间长,水分自然蒸发得快。需知水是军队生命之源,行军打仗,虽不至于人人一个水壶,也要挑选水草丰盛处安营屯军。马谡不是傻子,也不是呆子,刚一出兵,想必默念诸葛亮之前嘱咐的“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一百遍;可当他抵达街亭时,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在边上的一座山上(即《三国志?张郃传》中提到的南山)安营,理由是“四面皆不相连、树木极广”,有树有草,必然有水源。王平提出在“五路总口”下寨,反被马谡讥笑为“女子之见。”从天气状况上来分析,王平确实没考虑到水源问题。但是,张郃毕竟老谋深,一眼就看出马谡用兵的青涩,只一招“绝其汲道”,马谡的兵就慌了。天然的水源被截,短时间内又不下雨,如之奈何?

再看那座南山,也不是马谡说的那样具备各种适合安营的因素,无懈可击。马参军青睐这块集结地的原因是“凭高视下,势如劈竹”的评价,意思是可以总揽全局。不过就物理关系来说,从上往下看与从下往上看是一个样,你在山上可以看到敌方军营的部署,底下的人同样能把上面的人是吃饭还是聊天瞧得一清二楚。果然,张郃抵达南山后,二话不说,直接围山。他弄清楚了马谡的虚实,深知即便忽略“水源”这一要素,只是单纯的围而不攻,蜀军也会不战自慌——虚实都被看了个遍,还怎么守?至于“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是马谡的一厢情愿。韩信有过“背水一战”的经典战例,但那是经过周密安排,很自然地进入“死地”,激发士卒的斗志;马谡则是刻意寻求“死地”,换句话说是人为地给自己挖一个孔,号召大家“跳进去”。二者的性质大相径庭,结局必然迥异。

最后看看人祸,马谡此刻的头衔是“参军”,就是一个参谋的角色,出谋划策是他的强项,至于带兵打仗,从他立军令状到街亭屯兵,再到与王平的争执,都体现出他的实际操作能力很成问题。在被围困在南山上后,他幻想激励士卒、拼死一搏,然而手下的士卒一则因缺水而人心涣散,二则魏兵势大(蜀军两万,张郃军五万),三则马谡本人掌控力不行,《三国演义》上说诸葛亮给了马谡、王平两万五千精兵。精兵,自然就有了骄傲的本钱,除非他们的统领也是个狠角色,否则根本不买账,《孙子兵法》说“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强调这是绝对的“人祸”。

马谡这两万人,陷入困境,首先“尽皆丧胆,不敢下山”;接下来“你我相推,无一人敢动”;最后彻底慌了,“大开寨门,下山降魏”。马谡能做的,先是“将红旗招动”;而后“大怒,自杀二将”;接着“教军紧守寨门,只等外应”;接下来“料守不住,只得驱残兵杀下山西逃奔”。

街亭,就这样糊里糊涂的丢了,等待马谡的,是“好友”诸葛亮的问责和军令状的惩罚,估计在撤兵的路上,老马也在喊冤,因为他在街亭所遭遇的一切,兵书上根本没有提到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