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2869400000002

第2章 一步错,步步错

建安二十四年7月,关羽兵围樊城,让刘封、孟达发兵相助,二人“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三国志·刘封传》)。此处也与演义小说不同,后者说的是“关羽攻樊城不克,被魏吴两家夹攻,丢了荆州后走投无路退守麦城,向刘封孟达求救”。孰是孰非,后文再说。

受义父冷落的刘封,到了人生中最关键的时刻,是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兢兢业业相助关羽,还是装作不知,见死不救。刘封犯了难。这时,CD传来一个消息,阿斗被立为王太子。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就算没有孟达在旁进谗言,刘封可能也难以把持住,何况孟达自己也是一个苦主。两个失意的人凑在一块儿,满腹牢骚。最终刘封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按兵不动。

其后,荆州全境沦陷、关羽被孙权所杀,刘备将大半的愤恨转移到了刘封、孟达身上。

其实,正如演义小说中孟达所言“量我等山城之众,安能敌得两家之强兵?不可轻敌。”上庸、房陵这些人马救援荆州,无异于杯水车薪,很有可能全军覆没。作为并非刘备在荆州的“原始股”,孟达需要为自己留后路,他有私心无可厚非;刘封有私心,也情有可原,但错就错在把事情做得太绝。即便确实“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也不妨象征意义派兵过去,另一方面往CD求救,多少可争取一点时间。拒之门外和倾巢而出,都是极端的做法,只有半推半就,才不失为保身之道。

刘封不救关羽,从道义上讲,已是与刘备集团断绝了关系,他的前程应该和孟达拴在一处。不过刘封毕竟武将出身,为人处世考虑得不周,很快,他又犯了第二个错误:与孟达决裂。

据《三国志》记载“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大概意思是,一山难容二虎,刘封的人抢了孟达的锣鼓家伙(即军乐队,这在当时是象征将领身份的玩意),其实这些都是小事,很可能只是下面的人办事不慎造成。不过显然刘封并没有处理好,导致孟达对他既怕又恨。怕什么?怕刘封不与自己一条心,把自己给坑了;恨什么?恨刘封情商不够。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孟达给刘备写了封“辞职信”,倾诉了自己的处境,叛降了曹丕。

临走之际,孟达本着“共事一场”的情面,写信劝刘封。

窃以为,在三国那样一个充满机谋权诈的时代,这封信所表达的含义以及修辞逻辑水平是能排得上号的:

“古人有言:'疏不间亲,新不加旧'。此谓上明下直,谗慝不行也。若乃权君谲主,贤父慈亲,犹有忠臣蹈功以罹祸,孝子抱仁以陷难,种、商、白起、孝己、伯奇,皆其类也。其所以然,非骨肉好离,亲亲乐患也。或有恩移爱易,亦有谗间其间,虽忠臣不能移于君,孝子不能变之于父者也。势利所加,改亲为仇,况非亲乎!故申生、卫伋、御寇、楚建禀受形之气,当嗣立之正,而犹如此。今足下与汉中王,道路之人耳,亲非骨血而据势权,义非君臣而处上位,征则有偏任之威,居则有副军之号,远近所间也。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如使申生从子舆之言,必为太伯;卫伋听其弟之谋,无彰父之讥也。且小白出奔,入而为霸;重耳逾垣,卒以克复。自古有之,非独今也。夫智贵免祸,明尚夙达,仆揆汉中王虑定于内疑生于外矣;虑定则心固,疑生则心惧,乱祸之兴作,未曾不由废立之间也。私怨人情,不能不见,恐左右必有以间于汉中王矣。然则疑成怨间,其发若践机耳。今足下在远,尚可假息一时;若大军遂进,足下失据而还,窃相为危之。昔微子去殷,智果别族,违难背祸,犹皆如斯。今足下弃父母而为人后,非礼也;知祸将至而留之,非智也;见正不从而疑之,非义也。自号为丈夫,为此三者,何所贵乎?以足下之才,弃身来东,继嗣罗侯,不为背亲也;北面事君,以正纲纪,不为弃旧也;怒不致乱,以免危亡,不以徒行也。加陛下新受禅命,虚心侧席,以德怀远,若足下翻然内向,非但与仆为伦,受三百户封,继统罗国而已,当更剖符大邦,为始封之君。陛下大军,金鼓以震,当转都宛、邓;若二敌不平,军无还期。足下宜因此时早定良计。《易》有'利见大人',《诗》有'自求多福'。行矣。今足下勉之,无使狐突闭门不出。”

什么意思呢?

大意是说: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外姓人不方便插手“家务事”。如果你投靠的是圣贤之人,尚可为之赴汤蹈火,效仿文种、商鞅、白起等辈。可是你与刘备之间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或许刘备早就不宠信你了,说不定还有人打你“小报告”,弄得你走投无路,那么转亲为仇的可能性很大。如此一来谈何患难与共?说得难听点,你们就是路人而已,你现在不过得到了个副军中郎将的职位,即便有用你之处,你也不过是个打酱油的,这些不都是因为亲疏有别吗?自从阿斗被立为太子,有识之士无不为你寒心。从前晋国的太子申生、卫国的公子伋在国内发生太子之争时没有出逃而有杀身之祸;齐国的小白、晋国的重耳则选择了避祸在外,结果当上了国君。这些事古今一理,你完全可以效仿。现在的情况是刘备心意已定(不会立你为太子)且疑心太重,这样的人非常固执且敏感又害怕,这些都是大祸临头的征兆啊,你决不能熟视无睹。如今你在上庸,远离刘备,或许能保一时之平安;倘若曹丕的人来攻打你,你一旦吃了败仗丢了地盘回去,也就算交待了。你舍弃亲身父母而甘做别人的儿子,这与礼法不合;明知大祸将至还无所事事,这又是不聪明的;给你一条光明大道你还不走,这更是不符合道义的。亏你还自称是堂堂男子汉。以你的才能,弃蜀投魏,可以与自己的本姓家族相认,这不算是背亲吧?你侍奉曹丕,符合正统(曹魏取代了汉朝在中原的地位),也不能算弃旧吧?你就算很愤怒,也不能头脑发昏,你应该慎时度势,正如《周易》所说的“利见大人”,又《诗经》所说的“自求多福”。好了,不多说了,你千万别像狐突那样闭门不出吧。

洋洋洒洒一大段,还不断地引经据典,文章结尾部分“狐突闭门不出”则是点睛之笔。春秋时,晋国有个德高望重的老臣叫狐突,因为晋国发生宫廷之变,新登基的晋怀公顾忌叔叔重耳的威望,就下令说跟随重耳的人必须回国“签到”,否则株连全家。当时狐突的两个儿子狐偃和狐毛正是跟随重耳的左膀右臂,晋怀公让狐突写信让俩儿子回来,老头不干,义正言辞地说:子之能仕,父教之忠。父教子贰,何以事君。于是狐突被晋怀公杀害。孟达用这个典故是正话反说,意思是,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守着忠臣不事二主的迂腐思想?

应该说,孟达是完全站在刘封的角度思考,分析的也句句在理,可刘封还是拒绝了。这也是刘封犯的第三个错误:死守伦理。

综上三错,刘封难逃一死。

最终,孟达果然引着魏军来攻打上庸,刘封战败回CD。等着他的是两项罪名:欺凌孟达;不助关羽,如果说后者还有点说道,前者就太过牵强。前文说过,在拒绝援助关羽后,刘封与孟达发生了内部矛盾,抢了孟达的锣鼓家伙,造成一种强宾压主的局面(刘封是因为刘备怕孟达镇不住上庸等地,才派去助力的,等于空降兵),这样的局面明明是刘备一手造成的,反倒将责任推到刘封身上,这公平吗?

作为君王的刘备来说,发号施令,“公平”二字当然不是主要的,首先他得维护自己的王权,维护王权的最终结果就是:刘封留不得。这时,我们一向敬奉的诸葛亮出了一个狠毒的主意:“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刘封被赐死,还好,刘备心存怜悯,命他自裁。临死之际,刘封长吁短叹:恨我没听孟达的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