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人说历史”是当代的一种进步历史观,“历史靠人人”则是一种宽容的文化姿态,社会、历史,首先是由绝大部分的“非主流人物”构成。回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汉末三国,在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主流大人物的背后,是一众各怀杂念的“非主流小人物”,他们成天琢磨找个踏实的靠山,殚精竭虑为主子的霸业出谋划策,一不留神还会受到敌国的诱惑和上峰的猜忌,就是与同僚的日常相处中也得将腹黑之术练到极致,乱世苟且,何其难!
逐渐的,我发现,这些“非主流”的生存之道,其实比主流大人物的王霸之道,更能吸引我们这些一千年多年后同样存在的小人物。
三国,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算起,280年三分归晋结束,差不多一百年,记录在正史野史风流史中的人几乎没有过“终身体验”,“黄巾贼”出身的廖化,好歹熬到了蜀国灭亡,快八十了,司马昭一声令下,蜀地遗老迁往洛阳,廖化病故于途中。廖化一生只服气关羽和诸葛亮,但是关羽的威风终止在麦城,被“书生”陆逊的瞬间秒杀,诸葛亮是三国的“智圣”,一俟司马懿出场,孔明的行情直线走低;陆逊是东吴后期的顶梁柱,带兵作战那是没的说,可政治头脑不行,站错了队,卷入太子之争,被孙权逼死,司马懿克死了诸葛亮,掀翻了曹爽,想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无奈年龄太大,很快就挂掉,“曹操升级版”的身份直到孙子司马炎才拥有。
瞧瞧,这就是三国人物的特点: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无论是记录在演义小说中的“某牙将”,还是正史上一闪而过的“关内侯”。大家猜不中明天,那就只好战战兢兢地活在当下。
但是明天是否会更好?谁也说不准,特别是那些名分模糊、生在夹缝中的“非主流”,他们费尽心机以求得一席之地,却终究逃不脱命运掣肘。
第一章刘封和孟达失意者同盟
聊三国的“非主流”,刘封、孟达首当其冲。
这是为何?
刘封未必最具代表性,而且整部三国中,他以“主角”身份亮相的场次很少,偶尔出场都是“打酱油”。但刘封很会抢戏,总在某个特定时候,大秀一把,不是为后文的布局留下伏笔(认刘备当义父,看似攀龙附凤,实则踏上一条不归路),就是改变了整个剧情的走向(拒不出兵,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关羽的失败,荆州随之丢失)。这种在“主角”和“配角”游离,靠演技吃饭的“戏骨”,不正是观众的最爱吗?
至于孟达,刚开始和刘封八竿子打不着,后来因为某种共同的原因,两个失意的人走在一块儿,不说臭味相投,也算同病相怜,结成“统一战线”。最后还应了三国这部大戏的基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终兵戎相见。孟达这一辈子就靠“叛徒”的名号混,再三的反复,让他在江湖上的名声不怎么地。不过曹丕和诸葛亮还都把他当作“重要人物”对待。从某种意义上说,孟达的这种自我营销,代表了三国时期诸多“非主流”发迹的终南捷径,只是他们的脸皮不如孟达。
第一节“干儿子”是如何产生的?
刘封是谁?看过《三国演义》的人立马会答出:刘备的干儿子。说起来,还是阿斗的老大哥。
但是从他的首次亮相开始,无论正史还是艺术加工后的小说,都给不了明确的定义。这不禁让人生疑。
演义小说中,刘备投靠刘表屯兵新野,后主动攻打樊城,县令刘泌投降,刘备见他身后站立一人,十分喜爱,问明是刘泌的外甥寇封,便主动提出收为义子(见《三国演义》第36回),改名刘封,带回新野发展。
《三国志·刘封传》里,对刘封的出场只有两句描述:“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这个“至荆州”是什么时候?比较模糊,因为刘备是建安六年(201年)九月被曹操在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打败投奔了荆州刘表,一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兵临荆州,刘备弃守新野,一路狂奔走江陵,才第一次丧失了在荆州的主动权。如果算上赤壁之战前后与孙权方面就荆州的归属进行一番交锋,直到建安十六年(211年)12月,应刘璋之邀,刘备入川。那么广义上的“先主至荆州”长达十年。刘封是可能在这十年中的任意时间节点冒出来,从而被刘备收为义子的。但是如果真是这样,这个“义子”就显得有些太不值价了,至少不符合刘备的性格。
为什么呢?
因为按古人收义子的习惯,要么就是多年无后,想要个后代来接续香火;要么就是这个招收的对象太优秀了,收养过来做儿子,以后为自己的事业服务。刘备投靠刘表之时,手下武将以关羽、张飞、赵云为首,都是一流的名将,他会看上一个十来岁的无名少年(据《三国志》的介绍: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算下来,刘备收刘封时,后者的年龄应该不小于17)辅助他的事业?唯一的解释是:刘备收刘封的根本原因是他当时还没有儿子。
据正史记载,刘备的亲生儿子刘禅,也就是阿斗,诞生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因此我们断定:“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发生在公元205或是206年,要再往前,刘封尚在用宽袍大袖擤鼻涕。
至于《三国演义》中,关羽对刘备收义子的举动表示不解,认为“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以至后来刘封因这句话受孟达挑拨,对关羽见死不救云云,这个情节纯属艺术虚构。
搞清了这段公案,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刘备收刘封为义子,他真是把刘封当接班人来培养的。为什么呢?因为刘封这个人,“有武艺,气力过人,性刚烈”(《三国志·刘封传》),刘备又是世之枭雄,他从刘封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觉得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然而“不幸”的是,大约一年后,阿斗出生了。刘封的行情起了微妙的变化。
阿斗出生在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具体何月何日已不可考,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这年(公元207年)年底的时候,刘备把诸葛亮请出了山,准备大干一场。不料在次年7月,曹操举大兵南下攻荆州,刘表病故,儿子刘琮投降献了荆州,刘备一干人被迫出逃,直至夏口,此后联吴抗曹在赤壁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后孙刘联盟进入蜜月期,孙权把妹妹嫁给了刘备,并表奏其为荆州牧,在刘备的再三斡旋下,孙权又将荆州借给刘备。刘备给大舅哥开的借条是:取益州,还荆州,他也说到做到,抓住西川刘璋邀请自己入川抗击张鲁的机会,率领大军进入西川。这是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发生的事。
以上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不必多说。而这时的刘封已经是20出头的小伙子了,按理应该可以从理论进入实操的阶段。刘备如何打算的呢?《三国演义》与《三国志》记载有别,前者在入川的大队人马中为刘封安排了一个重要位置:坐镇中军,一路征战下来,还在涪城、雒城立过战功(见《三国演义》第60—63回);后者则说“将兵俱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这应该是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的事,诸葛亮率军西上是为了策应刘备(这也和演义小说中因为庞统阵亡,诸葛亮援助刘备的说法相悖,其实诸葛亮入川的时间应早于庞统之死)。将刘封安排在二梯队中,可见刘备对刘封并不是十分信任。为什么?都是阿斗惹的祸。
拿下西川,刘备论功行赏,刘封被封为副军中郎将。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对“中郎将”这个头衔应该不陌生。比较有名的:曹丕被授予五官中郎将,诸葛亮也曾被封为军师中郎将,以此类推,刘封的“副军中郎将”也应该是在中枢部门有一席之地吧?
事实并非如此。中郎将诞生于秦朝,一直到东汉中后期,其主要职责均是统领禁宫、皇室的护卫。到东汉末年,中郎将的名号被各割据势力广泛加于武官,不再限于禁卫统领等职,其权力差异很大。
曹丕的“五官中郎将”,是曹操的原创,几乎等同于丞相的副职;诸葛亮的“军师中郎将”、周瑜的“建威中郎将”也都是占据了军机要职。但是刘封的“副军中郎将”则只相当于预备队指挥官。也就是说,有事的时候,才会派你出去,而且还不是主力部队,也就是策应主力部队,敲敲边鼓。
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春夏之交,刘备夺取汉中后,派孟达去收取益州“东三郡”——房陵、上庸、西城。又唯恐孟达独木难支,派遣“预备役”的刘封前往支援。《三国志》里说这一段的时候,交待了降将申耽、申仪以及二人的官职,都是郡守、将军一类,唯独刘封,只字不提,我们只能认为:刘封此行完成了任务也还是一个副军中郎将。这也就能理解罗贯中杜撰的那段孟达向刘封谗言的背景,说什么“关公劝汉中王远置将军于上庸山城之地,已杜后患”,刘封确实被刘备冷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