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小话三国:小人物的腾挪与算计
2869400000015

第15章 “狂徒”的面皮与头发

《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被研究历史的人称作“蜀国失意阵线联盟”,书中所记七人尽管出身不一,却有着一个共同点:怀才不遇,结局窝囊。刘封认刘备为干爹,因为阿斗的存在,被认为“多余”、“有大规模杀伤性”,最后糊里糊涂被杀;廖立自命不凡,对个人待遇严重不满,遭到冷处理;李严是刘备托孤重臣,实力雄厚,与诸葛亮对着干,最终被遗弃;刘琰跟随刘备多年,功勋卓著,因为打老婆遭杀身之祸;魏延雄才,独当一面,心比天高,算来算去,也算不过诸葛亮的老谋深算;杨仪看似老成持重,却认准当官能致富,一头栽了进去,落得个被逼自杀;彭羕,自成一派的“狂徒”,恃才放纵,满嘴跑火车,被朋友出卖,身首异处。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明确提出了“拥刘反曹”,迎合了普通民众同情弱者的心理,也为蜀汉政权那些不可告人的“潜规则”,做了厚厚的掩饰。

我们评价一个政权、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它们的伟大之处,并不完全取决于成就多少,而在于是否拥有优质、畅达、和谐的文化,说到底,就是一种包容性。正如大家喜欢玩微博,因为这里具备相对的言论自由,有了快感你就喊。若哪一天微博全面禁言,就像奥威尔的《1984》所描写的那样,你是否还能找出一条处世之道?

1700多年前的蜀国,诸葛亮严刑峻法,“狂徒”彭羕表示“亚历山大”。

你能想象一米九几的型男一夜之间没了头发和胡子,被一条铁圈挂在脖子上,成天做苦役吗?

这不是挽着两个抓髻的哪吒挂着项圈闹东海,更不是拍穿越剧,这是古代一种很不人道的刑罚:髡钳。一般来说,只有得罪了上司,才有“资格”享受这一刑法。彭羕就不幸领教了一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彭羕一度连死的心都有了。是什么让这个曾经玉树临风的男人一夜之间形象大毁?

《三国志?彭羕传》里用了八个字:姿性骄傲,多所轻忽。可想而知,骄傲地不得了,人际关系搞得不好,无知者无畏,被人算计,那是必须的。

后来,彭羕之死也是因为口出狂言——对主子刘备进行了一番强烈的鄙视,即使是“蜀汉第一强人”诸葛亮,在彭羕的世界观里,也不值一提,仅仅是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才向诸葛亮服软。

你可能觉得诧异,三国里这么一个三流人物,这也瞧不起,那也看不上,他凭什么啊?

其实,有的人生就这般性格,刻薄与傲气并非刻意彰显,而是一种自然天成的气质,这东西学不来,一般而言,男人染上这毛病,就是一种不成熟,必须得经历一些打磨,年纪稍长一点就能自然收敛。可惜彭羕只活了三十七岁,离“修成正果”还差点。

彭羕也有佩服的人,不过这个对象必须具有和他相似的行为举止。

这人是他的老乡,同为广汉人的“蜀汉辩论高手”秦宓。早年,刚出道的彭羕曾把“白丁”秦宓举荐给广汉太守许靖,吹了个天花乱坠:“您要寻访贤才,就得仿效诸如武丁、姬昌、刘邦这些古代贤明的君王。他们用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喜欢在平民阶层中去筛选。我见秦宓这个人,具备仲山甫(西周周宣王时的辅政大臣,以品德高尚、为人师表著称)的德行,拥有隽不疑(西汉昭帝时的大臣,敢于直言进谏)的直率,施行仁义、恬淡清雅,古往今来的牛人,都比不上他。如果您能将这个人请出山,必定会带来忠正豁达的美誉,然后建功立业、扬名后代,这样不是很好吗?(原文见《三国志?彭羕传》)

许靖求贤若渴,听了这番话很是高兴,派人去请秦宓。秦宓不搭理他,后来刘璋也知道了秦先生的才学,下重礼聘请,秦宓依旧保持沉默。直到刘备入川,秦先生觉得“天亮了”,出门了。

单从这一点讲,秦宓和彭羕倒真有点脾气相投的意思。不过显然,彭羕是假清高,秦宓才是真性情。刘璋后来给了彭羕一个书记这样的小官,彭羕屁颠屁颠地就去了,由此可见一斑。

这一去,彭羕将自己的脾气个性发挥了个淋漓尽致——无论同僚还是上司,一律成为他胡言乱语攻击的对象,激起了众怒,大家一起去老板刘璋处告状。刘老板一怒之下,把彭羕处以“髡钳”之刑,彭羕也就成了本章开头所说的那副德行。

彭先生很郁闷,满肚子学问,没处显摆,他快生病了。

正在这个关头,时间是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皇叔入西川搞收购,各种优绩股、垃圾股、大户、散户都在考虑范围,张松、法正、孟达一帮原先在刘璋手下过得很窝囊的散户,一窝蜂送货上门。彭羕也动了心。

彭羕很聪明,知道自己一没献地图、二没在军事上出过主意,再加上形象不佳,不太可能直接让刘备报以青眼。他打算先去求见刘备随军的军师庞统。

庞统和彭羕没什么交情,恰好当时家里有客人,直接就把彭羕忽视了。

彭羕也不含糊,径直走到庞统床边,一个侧翻180度,躺下。

“等到客人都走了,我一定要和你好好聊聊。”彭羕耍上了混。

庞统会完客,来到彭羕跟前。彭羕大喊“偶好饿”,庞统好脾气,亲自下厨炒菜做饭款待彭羕。吃完饭,天黑得差不多了,彭羕就名正言顺地住在庞统家里。

第二天,两人开始神侃,一天没得闲。庞统把其他事情都挡了驾,他为彭羕的才学所吸引,法正过来串门,他是彭羕的老相识,在边上添油加醋。第二天,庞、法两人联名向刘备推荐彭羕。

刘备和彭羕谈了一次,立即鉴定:非同常人!还有什么说的?直接从试用干起!连实习都免了。

彭羕挺争气,把刘备交给他的“军令传达工作”完成得非常好,很快,转为正式员工,各种福利都有了。

彭羕的职业生涯一路绿灯。

可不久,麻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