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十载夫妻两世情
28265600000174

第174章 父母官预备追悼会

“你们在说什么?开什么追悼会?”文慈顿时大怒。那两人回过头来。他们不知道文慈是谁?但她那身素雅的旗袍告诉他们,这是个有身份的妇人。

因为在旧时的湘西,寻常人家的妇女是不穿旗袍的。常年的与苗,瑶,侗等民族杂居。即便是在安城,黔江这样以汉人为主的小城。也难免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不管是吃的还是穿的。妇女们大多都是上衣下裤。上衣比较长,领子和旗袍的差不多。再加上地处偏远,普通妇女的衣物大多是土布制成,颜色有限。大多是蓝,土灰。就连红都不是鲜艳的。

只有极少的富贵人家有绸缎。一般的小姐太太也很少穿旗袍。在街上穿着旗袍走来走去的,要么是大富之家的女眷,像许家。要么就是官太太。因此文慈的这身旗袍在黔江小城里无疑是身份的象征。尽管她那几身旗袍大多不新了。

“谢夫人”店家认出是文慈,立马跑出来。两个买布的公务人员原本就被吓了一大跳。如今听店家称呼她为“谢夫人!”便知道自己闯下大祸。也不敢再出声。文慈气的要死,进到店里又问“开什么追悼会?追悼谁?”那两个哪里还敢说话?店家“夫人想是听错了。没有的事。”

文慈“我听错了?”店家“没有,真的没有。”“没有。”“真的没有。”那两个也忙附和。文慈握着手绢的手重重的拍着在柜台上。只说“他没事!”“他不会死!”“不许咒他!”跟着她出来的张妈忙上前拉她。

店家和那两个吓得在一边不敢出声。“少夫人,我们回去。”张妈扶着她。文慈一抬头眼中噙着泪“他还好好的。”张妈“好好的。”那三个也只附和“好好的。”文慈“不许买白黑布。”张妈“不买。”他们三个“不买。”文慈“不许咒他。”那三个“不敢!”

“少妇人,回去吧。老夫人还在家等着。”张妈劝她。文慈和她一道出门去。这里三个看着她出去方才舒一口气。谁知文慈一回头,他们三个又是一愣。只听文慈道“我华哥没死。不许买白黑布。”他们三个忙点头“不买。”“不买。”张妈扶着文慈走了。

公务人员甲“吓死我了!”公务人员乙“也不知是谁出的这馊主意。还叫我们来,真倒霉!”公务人员甲“还不是刘秘书就知道讨好专员。这人死没死,还不清楚。就弄这个,可不是找骂吗?”

乙“不都说她蛮端庄的?”店家“可不是。夫人来黔江五年多,和人说话都没听说有大声过。”说着摇摇头“想是疯了。”公务人员甲“这也难怪,遇到这种事,哪个女人受得了?”乙“年前有个师长在缅甸战死,他的老父亲一听当场就归了西。还有,一位军长战死,他的夫人硬是生生的绝食,殉了情。”店家啧啧的“真是不敢听啊。”

最终,那黑白布,他们没有买走。不仅因为文慈。他们害怕要是让其他官兵的家眷看到,他们两个只怕是要脱一层皮。那些妇人可有厉害的。回去怎么交差?他们商量着。

乙“就说谢夫人,不让买。”甲“那该骂我们不会办事。她怎么知道?”“真笨。就说刚好碰到谢夫人。不知怎么的,她看到白黑布就只叫人不要买。最多和老板说好不就行啦?他们哪里还会去问她?”两个人消失在熙熙攘攘的的大街上。

文慈是真的要疯了。她做什么都不对劲。就连走路,走过家门口了都不知道。要不是张妈拉着她,她怕是连家门都找不到了。

仗打到第三十六天,报纸上说“城北之敌,倾力猛攻。”文慈流着泪,后面还是那几个字“援军、、、、、、”。

第四十日“城已破,援军尚未到来。弹尽粮绝。伤亡过半,城中已然废墟。辛民众皆已撤出。职率副军长,参谋长及军部所属人员死守县府大院。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职汉英谨叩!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十月”这是他当日发给他长官的电报。(七十年后文慈看到这封电报,依旧心痛不已。)

届时他所守的小城,到处是肉搏战,城内已然焦土。报纸上只说大批日军攻城。而援军拼死推进。

第四十二天夜里。黔江小城下着漂泊大雨。两名浑身湿透的军人,拼命的敲打着谢家的大门。老黑起来开门。“夫人!”这是三子的声音。文慈忙穿好衣服起来。谢母也醒了只问“是谁?”文慈“好像是三子。”谢母“三子。”谢母又是高兴又是害怕。

<a 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