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十载夫妻两世情
28265600000111

第111章 夫妇顺

“岳父岳母大人尊前

敬禀者,深感两位大人恩德。希二老万分保重。文慈携子回乡,小婿忙于军务,未能同行。甚为遗憾。自结缡至今,亦未拜望二老。还望二老谅解。

小婿自幼丧父,自十五岁时,初到岳家。就已然视岳父大人为吾父。天缘巧合,今成翁婿。当日师母今日岳母待之犹如己出。今亦得呼为母亲。此番种种皆为小婿所愿,亦为小婿命中大幸。

今又得爱儿降世。如此以来,与文慈,岳父岳母乃至岳家皆永不可分矣。今后自当为二位大人,行人子之事。

眼下国家有难,小婿身为中国军人,又当行分内之责。忠孝此时只能行其一。乞岳父岳母见谅。

小婿家中寡母,得两位大人如此尽心照顾。小婿深为感激,心中更为惭愧。小婿当日因靠岳父之力到得衡阳,才到今日。后又娶文慈为妻。两重大恩还未抱答其一。今又要劳烦岳父岳母照顾寡母。实乃心中难安。

小婿无兄弟叔伯,只有一姊。文慈到家后,老母娇妻幼子皆少不得岳家照应。旧恩未报又添新恩。岳家与二位大人的恩情,小婿此生难以报答。

此战为我民族生死存亡之役。虽艰苦,然小婿坚信我中华必可取胜。待到胜利之日,便回乡里。望二老保重。可使小婿为二老尽得寸草之心。到那时小婿必陪岳父大人对弈直到尽兴。千言万语谢不过二老大恩。书不尽意。

恭请

福安。

小婿华拜上

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十日”

文慈念罢,听得他的字字句句。想着汨罗江的烽火硝烟。不觉泪如雨下。沈母也跟着抹眼泪。

“文慈”沈父叫到。文慈“嗯”。沈父“汉英在做男儿事,你可不许埋怨。”文慈还未说话。

娃娃倒抢了先“爷爷,姑姑会埋怨?您也太小瞧她了。不对是您太小瞧您自己了。”

沈母“就心儿话多。”娃娃“心儿话多,奶奶您不信可以问三子”想想不对马上又纠正“林叔叔。”

三子“夫人贤惠,208师人人皆知。都是老太爷,老夫人教女有方。”娃娃笑“听到没有?”

沈父“什么有方的?都是些老理。女子即嫁从夫,就该视丈夫为己身。男人也当视妻子为一体,像爱惜自己一样的爱护妻子。汉英就是这样的真丈夫。要不然,我也不会把我的掌上明珠给他?何为三钢?”沈父开始陈述他的观点,一屋子的人都认真的听着。

只听他说“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此三纲为我华夏自古以来的最主要的伦理关系。没了伦理,天下不就乱了?君臣义,父子亲我今天都不讲。就来讲讲这个夫妇顺。夫妇顺,很多人都以为是夫为妻纲,以为妻子对丈夫只能是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其实不然也。

夫妇顺,说的是夫和妻顺。意思就是说丈夫作为男人首先要对妻子和气,要保护和照顾妻子。这样才是妻子对丈夫温顺服从。祖先的原意如此,却不想不肖后人,恶意篡改先贤之言,后又以讹传讹。成为某些恶男随意欺凌女子的依据。一代一代的不知道祸害了多少女子?”

沈父说的气愤,文慈,娃娃,三子等人听得认真。沈母深情的望着丈夫,因为她和丈夫这一生就做到了夫和妻顺。

“原来如此!”文慈在心里感叹着。“举案齐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沈父问。“知道。”娃娃回答。

沈父“很多人都只知道这是段夫妻恩爱的千古佳话。有很多人都认为是作为妻子的孟光举案齐眉将食物按照礼仪端给丈夫梁鸿。却不知道,梁鸿在接过妻子手中的食物时,也是按照礼仪将案高举齐眉。这才是真正的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看来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真是误人不浅。”

文慈听着,她想起了自己和丈夫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他确实是位好丈夫。他对自己呵护有加,什么都为自己想的周周到到。这就是夫和了吧?那么自己呢?有做到妻顺吗?

还不够,远远不够。还有那一世。贺敏的那一世。有很多男人都在抱怨自己的妻子或者女友。太强或者不够温柔。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反省过自己,自己对妻子或女友可曾尽到过男人的责任?

那个时代的女性很强,也很累。她们长着女人的身体,却要和男人一样的去打拼。有的甚至是男人们游手好闲的,却要女人去承担起“爱”的全部义务。

谁让女人解放了?谁叫那个时代的女人在口头上拥有着和男人一样地位。于是男人们,贺敏更倾向于称呼此类人为非女性,于是非女性们,大而皇之的卸下了,前面N辈的男人们扛了几千年的这份因为他们是男人而必须也勇于承担并引以为荣的伟大责任。

女人们你们就努力吧,因为你们身处这个伟大的解放的时代。你们的男人们已经放弃了他们的前辈们拥有了几千年的罪恶的夫权。

你们自由了,放开手干吧!不会有人再会干涉你们。你们拥有了和男人们一样的权力,你们就得承担起和以往N辈男人们一样“爱”的义务。

男女之间的分工已经不复存在。男人们已经退化,唯一没有退化的只剩下他们的生理功能。他们仍然可以像他们N辈的祖先们一样为女人做的,也是唯一乐意去做的一件事。那就是让女人怀孕。

但是由于种种的因素,怀孕在那个时代有时候也会成为一个麻烦。可是就连这样的有些麻烦的结果,结出来,是因为两个人合力而为,要摘下他时,却有很多可怜的女子只能独立去面对。

这也怪老天爷不公平,为何这个“果”他就只能结在女人的身体里?所以在那个时代里,有很多的女性,选择成为剩女。这样或许能让她们觉得安全些?

“非女性”们偶然也会追忆并羡慕起那个遥远的或者也不是很遥远的时代(他们的祖辈们的青年时期就还属于那样的年代)。因为那个时代的女人们通常都会从一而终,她们对丈夫温顺并服从。这确实令他们羡慕。

“看看现在的女人。”“非女性”们不满至极。他们放弃了作为男人的责任,却还想拥有作为男人的权力。“他们”姑且用“他们”难道还能还用“她们”或者“它们”不成?“他们”想要的也太多了吧?

况且如果要他们一生只和一个女子在一起,他们自己只怕也是一万分的不乐意。外面的风景那么多,怎么能为一棵树而放弃整片大森林?

可是他们希望女人们这样做,最好在他这一棵树上吊死。这也未免太霸道。

好在早就说过,女人们自由了。男人自由,女人也自由。“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爱可以只是一时,甚至上下嘴皮打打架就行。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不再有义务和责任,因为男女平等了。谁对谁还需要付责任?无论男女都只求片刻的欢乐与享受。你们男人可以这样,我们女人为何不可?

在我们的国家经历了百余年的落后与贫穷之后,我们这个民族的很多人都将我们的落后与贫穷归咎于我古老的传统与文化。

于是在那个,经济繁荣的时代里,人们对物质充满了欲望。在欲望的驱使下,有很多的人丢掉了最后的羞耻。我们那被误解的早已被批判的一无是处的传统被彻底的瓦解。

传统瓦解了,道德也随之彻底的崩溃。还提什么“夫妇顺”,“那该死的老一套,整个压迫女人的。”有女子一提到“夫妇顺”深恶痛绝。

可怜的女子!你可知道,我们的祖先说出这句话的初衷?那本为保护女子。因为女子是弱者。

“男女平等”是讲男女在人格上的平等,是对旧时已被讹传了几千年的“夫妇顺”做出的修正。

而不是让我们女人都变成男人,或者男人都变成女人。那样还说什么男女,男女都不存在了,还说什么男女平等?要怎样判定一个人是男还是女呢?如果一定要答案,那就大概只能从生理上去区分。

“夫妇和顺”和“男女平等”有何冲突?难道夫妻和顺,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男女就不平等了?难道男女平等的结果就是男女不分?女人就应该拖着不及男人的躯体去和男人一样的苦拼?还要山呼万岁,寻以为常?

“譬之日月:男,日也;女,月也。日光而月借,妻所以齐也;日殁而月代,妇所以辅也。”文慈应沈父的要求背起了明代冯梦龙的《智囊》中《闺智》部的总序。接着她解释“男子如日,女子如月,日落之后月光照明,所以妻子应该是丈夫的辅助。”

文慈带着孩子出了沈家。船在沅江中快速的行驶着。她该去“日光而月借,妇所辅也”。

<a 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