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十载夫妻两世情
28265600000109

第109章 倚门之望

文慈笑着“胡伯”。胡伯“二小姐,你终于回来了?”文慈“我爸妈好吗?”胡伯“好,都好!孙少爷,瑶瑶小姐都好。只是大家都盼着少爷,小姐,还有少奶奶能回来。”

想到父母,文慈的心颤抖着,一年多不见了,不知父母是否依然健朗?这一年来,他们兄弟姐妹四人奔波在外,又是战争时期,年老的双亲该有多么的担心?

“二小姐,我们这就回家去。”胡伯看文慈的眼神极为慈祥。他一辈子都在沈家,文慈虽说是沈家小姐,但到底是他看着长大的,估计小时候没少跟他撒娇。他对文慈有着舔犊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文慈看着胡伯已是两鬓苍苍“胡伯,您白头发又多了。”胡伯望着文慈怀里的战东神情更加和蔼慈祥起来“我们的小文慈都有孩子了,胡伯能不老吗?”

文慈看看孩子笑笑“您不老。来,战东让胡阿公看看。”文慈说着就把战东递到胡伯手里。胡伯接过眉开眼笑的只说“这就是我们文慈的儿子?一看就是个将门虎子。真好看,像你!”

娃娃走过来“胡爷爷,您不要夸他。您是不晓得,他有多能折腾人。”胡伯看向娃娃“孙小姐,这么高了。这要不是和你姑姑在一起,我都不敢认。”

娃娃笑“是吗?我都做护士了。”胡伯虽说是个乡下老汉,但到底跟着沈家东奔西跑的见过些世面。护士他是知道的,不过他一直认为那是份伺候人的差事。

于是说“那可不行,我们沈家好歹在这沅江县也是名门大户。我们沈家的小姐怎么可以去伺候人呢?”

文慈和娃娃相互看了一眼笑笑,知道这一时半会的也不可能让胡伯转过弯来。就先顺着他老人家好了。

文慈“好,我们晓得了。”胡伯大惊“什么?二小姐也做过?那谢少爷不对是姑爷,不管你?”早年谢华来沈家,沈家的佣人们都称呼他为“谢少爷”,如今“谢少爷”成了他们家的姑爷,一时还真有点改不了口。文慈和娃娃都笑“好了,我们晓得了!”

胡伯也笑“那我们这就回家。”他说着就叫“刘师傅,麻烦你们把轿子抬过来,我们家小姐到了。”

文慈“胡伯”。胡伯回过头“怎么?”文慈想了一会儿“我今天先不回花溪。我要先回黔江。”

胡伯“二小姐,不要这么急。就先回家,家里先生太太都盼着。”文慈看看娃娃“要不你和胡伯一起先回花溪?”

娃娃“什么?这都到家门口。”胡伯“就是,先生和太太知道你们要回来。每天都要我到这码头上来等看你们回来了没有?为了等你们,先生每天都不出去。太太也半个月没打牌。说是,要在家等你们。”

娃娃“就是,你有必要难么贤良淑德吗?连亲爹亲妈都不要了?”

想着父母衰老期盼的眼神,文慈低下头去。可是婆婆也老了,她也在盼着。

三子听着走过来“夫人,师座说,到了安城您可以先回娘家一趟。他会和老夫人解释。”

文慈不出声,现在是民国。可是即使不是在民国,即使她是贺敏她也知道。出了嫁的女子,从外乡回到本乡,都应该先进婆家门,当然有特殊情况除外。以前贺敏的婶婶们从外面打工回来就都是这样的。虽然常年不在家住,但回的第一个家都是婆家。

胡伯“先生和太太等你们等的眼睛都直了。太太每天大多时候就带着两个孩子在门口坐着,就盼着你回来。先生连抽了大半辈子的烟都戒了。说‘我的文慈不喜欢。’太太自己带着老花镜,没日没夜的给你和孩子做着衣服和鞋子。还老问‘好不好看?’”

听着胡伯的话,文慈流泪了,父母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爱自己的人。而且他们的爱是最无私的。无私到可以接受子女们对他们的无视,甚至是背叛。不管子女怎样的对他们,他们对于子女的爱也决不会有半点减少。

有人说,你长大了,想要去很远的地方闯闯。历经艰险,你走累了,后悔了,于是你想要回到你来的那个地方。此时,如果还有两个人在原地等着你,而且通常只有两个。那么这两个人会是谁?答案永远只有一个。这个答案就是,一个是你的父亲,一个是你的母亲。

“那好吧,就先回花溪看看。现在还是早上,我下午再回黔江。”天然的血溶于水,任谁也改变不了。

“不过!”文慈看看三子和小宝阿义“大家都饿了。这里到花溪还有几里地。先吃点东西。”胡伯见她答应就忙应着“好!”他们一道走进一家饭店。

文慈和娃娃分别坐在胡伯租来的两顶轿子里往花溪方向而来。三子,小宝,阿义跟在后面。一路上文慈和娃娃少不得要问胡伯一些家里的事情。得知柳嫂也带着老母和幼子跟着沈家人一道来到安城。文慈和娃娃都很高兴。

美丽的花溪已经从文慈的眼前流过,它是沅江的一条很小的支流。水面的最宽出不过二三米。它的水流时急时缓,水急处出发出悦耳的“哗哗”声。这是家乡的声音。

无论水急水缓,它都是清澈见底的,可以看到水里成群结队的鱼虾和水藻。溪的两岸是已经收割完的稻田,堆满了稻草。

已经是深秋时节,在水边,田边都开满了金灿灿的山菊花。听着溪流潺潺,看着菊花灿烂。这些都是贺敏儿时,大概是十岁以前的在烟溪曾经有过的记忆。娃娃作为刘小娟时或许都不曾有过这样的记忆。

因为社会的发展。湘西虽然地处偏僻,但也未能在时代的洪流里,独善其身。贺敏慢慢地长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溪里的水开始变得浑浊?慢慢的水里的鱼越来少,直到最后再也找不到。

水边田头的山菊花也一年开得不如一年。在她来这里的前一个深秋,也就是2007年的秋天,贺敏在烟溪边上寻觅了大半天,采到的山菊花也插不满她房里的那只花瓶。

刚到村口,文慈“停下”。胡伯“怎么?”文慈“我们走回去。”三子“夫人?”文慈“这里是我的家。这里的很多人都是我的长辈。我要走回家去。”

胡伯笑“对!对!对!瞧我尽记得高兴,把这老理都给忘了。”文慈抱着战东走下轿,娃娃也跟着下来。文慈“战东,看看,这里是妈妈的家,也就是你的外婆家,以后不管你走到哪里?你都要记得这里。知道吗?”战东听到母亲的话就睁着眼睛东瞧西望。“好儿子!”文慈在他额头上亲了亲。

一大群乡亲,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见文慈一行进的村来就都叫嚷着“小姐回来了!”“二小姐回来了!”“文慈小姐回来了!”“还有心儿小姐!”他们朝着文慈和娃娃围过来。“九爷爷”“二婶”“三嫂”文慈和娃娃喊着。他们高兴的答应着。大家有着天生的亲近感。这也许也就是乡亲乡情。

他们看到真枪实弹的三子和阿义,小宝三个人,不由的愣愣。文慈笑笑“他们是送我们回来的。”带着眼镜的九爷爷“我们晓得,当年老到我们村里来的那位谢公子。如今出息了,当了大官。我们的文慈嫁给他,就是将军夫人。今非昔比!”

其他人跟着呼和“就是”。文慈笑。九爷爷看着三子穿着将校呢。只当也是个大官。好在花溪的人们只要不是年纪很小的就都还记得谢华的摸样。不至于产生误会。

“这位是?”九爷爷看着三子问。三子还不等文慈说话就向众乡邻,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本人是谢师长手下的一名营长,小姓林。此次奉师座之命护送夫人回乡。”九爷爷等人“原来是林营长。”

文慈抱着战东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沈家门外。远远地就看见沈父沈母相互搀扶着站在门口焦急的望着。父亲老了,真的老了,已经用上了拐杖。母亲也老了,隔得还有十来米远,文慈就已经可以很清晰的看到母亲头上的丝丝白发。

他们都瘦了。站在那里就像秋风中两株枯瘦的树干,任凭秋风的肆虐,却只为某种高于生命的等待。“爸!妈!”文慈喊着,泪水再次夺眶而出。今天她真正的知道了什么叫“倚门之望”。父母盼儿归,那份心情,除非你成为别人的父母,要不然,你永远都不会懂。

<a href=http://ww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