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十):民俗民風
2775700000019

第19章 水陆交通走四方(2)

20世纪60年代以前,兰州冬季气候严寒,黄河封冰站冰桥。站冰桥还要从“洮河飞珠”说起。洮河多峡谷瀑布,冬季湍流飞泻,不断溅起水沫浪花,在寒空中凝结为冰珠,跌落河中,形成洮阳八景之一的“洮河飞珠”景观。洮河挟带冰珠,进入黄河刘家峡,逐渐形成一团团冰凌,流向兰州。冰凌由许许多多的冰珠集结而成,兰州人称之为“麻腐”,其状类似麻籽去壳后的白色果肉。

小孩们抬水时(当时直接汲用黄河水),总会掬一捧“麻腐”咯嘣咯嘣大嚼一通。蓝莹莹的河水汩汩东流,朵朵白云般的“麻腐”漂浮而过,有一种清寂的动态美。随着气温的进一步下降,“麻腐”愈来愈多,相互冻结,再结为大大小小的冰块,先是桌面大的冰块,再结成房顶大的冰块。这时就要抓紧时间拆除浮桥,稍微一慢,就会把桥冲垮。冰块飘到狭窄的桑园峡,相互拥挤,抬升,冰封峡谷,流水不畅,迫使河水挟裹冰块倒流。入九之后,当寒流南下,朔风怒吼的深夜,一阵阵惊天动地的巨响后,自桑园峡以西河面瞬间冻结一体,其力量将冰块催向两岸,高低错落,斜躺横卧,而中流则因河水倒泛,冰面平坦如砥,兰州人谓之“站冰桥”、“催冰桥”。虽然黄河冰封,厚达数尺,但是冰盖下,清凌凌的河水依旧欢快地流淌着,就此形成了一句兰州话歇后语:“黄河盖盖盖(第一个“盖”是动词,后两个“盖”是名词,即盖子),下面通着呢。”约略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意思。黄河“站冰桥”时,皋兰县知县出告示,警告百姓勿轻易踏冰过河,并在河边置站笼,派衙役巡逻,劝阻行人,倘强行过者,即罚站站笼。然而,胆大逞能之徒,置若罔闻,面对桌面大的、络绎而下的冰块,瞅准冰块,算好提前量,像袋鼠一样,纵身迭次跳跃,踏冰过河,到达彼岸。倘走眼失误,多有溺水而亡者。

黄河封冰时,不知坚固与否,人不敢行,先由河夫观察冰上有狐狸踪迹,人们才敢循其踪过河。据《颜氏家训·书证》,狐狸性多疑,严冬必听河冰下无流水声,然后行,故沿着狐踪过冰桥,安全可靠。

明清以来,兰州形成祭河神、整平黄河冰桥的习俗。兰州黄河封冰的次日,兰州府经历厅派遣搭拆镇远浮桥的铁匠,挑火炉,风匣,携烙铁、铁锤、镢头、铁锨,修整两岸冒出冰面的凹凸不平的冰块。有的点火,拉风匣,烧红烙铁,烙平凸起的冰块;有的抡锤砸去斜里横插的冰块,最终平整成一条平坦的冰道,铺上黄土,谓之“冰桥”。“冰桥”平整后,陕甘总督率甘肃布政使、按察使、兰州知府到通济门(桥门)外黄河沿举行祭祀仪式,供奉祭品,拈香叩头,宣读祭文,祈祷河神保佑人马车辆过冰桥安全顺利。其实,官员们是借祭礼为名,实地勘察冰桥是否冻得牢固,冰桥是否平坦,以防行人失足溺水。行祭礼后,才让大车、轿车子、骆驼队、行人、骡马牛羊过“冰桥”,畅行无阻。

而住在夹河滩诸如马滩、雁滩、东十八家滩的农民,先由一位熟悉冰情、水性高超的人探路。他横持一根长而韧的棍子,穿过林立的冰块,小心翼翼踏冰过河,踏勘一条蜿蜒曲折的安全“冰桥”,树以标记,供乡人渡河。之所以横持长棍,是防备误陷冰层薄弱处时,用长棍横担冰层,以便自救。早春时节,人们不敢过“冰桥”,怕冰不坚而溺水。

清人陈绳祖有《冰桥行》,描写兰州冰桥形成过程,颇有意趣:“嶙峋冰柱昆仑尻,神雕坐啸仙狼嗥。星源滃渤势难遏,浮凌直下金天高。金天高高风凛冽,竹箭奔腾有时结。崦嵫落日炫回光,烛龙夭矫银潢裂。贝阙珠宫徹夜明,卷起千堆万堆雪。皋兰河桥天下无,中原珠玉走名都。横开铁锁联樯碇,直跨金城散雁凫。霜严十月寒威动,渐蹶明澜如炼汞。乍似浮沤万点飘,泛玉溶银已无空。寻行抵隙划方舟,如剑如戈下急流。震荡鱼龙燃夜火,低迷旌旆骇鸣驺。

轮蹄得得无时已,鲛人暗泣冯夷起。忽讶如山水底横,撇棙艨艟糜碎矣。砉然一声诸綆断,河东连舫东西散。大峡阴森积气寒,泽腹初坚流转缓。鳞鳞直次水车园,万派无声息夜喧。但有雪峰填乱壑,更无波澜兴飞翻。老狐未听行人渡,蚁穿九曲明珠路。佶屈崎岖蹇步难,车马云屯愁去住。传闻涨水复漫漫。此水何来涨转宽?尽平蹊谷安如砥,世上何曾行路难。冰桥自昔闻天造,朝来惊喜家童告。应候年年不易方,循名核实非虚冒。苍茫此意想神灵,报德无辞白马刑。伫看二月桃花水,冰泮河桥柳色青。”此诗首十句写黄河冰凌,卷起千万堆雪,奔流不息,银光闪烁,有如崦嵫山落日的回光,更似人面蛇身的烛龙神伸屈自如,将银白色河面迸裂,以至深藏河底的河伯居住的贝阙珠宫都徹夜通明。“皋兰河桥天下无”等十八句,写黄河镇远浮桥,用铁索联结二十四艘船而成。倘在冰凌漂浮时,不及时拆除,那么冰凌变成冰块,必将冲断铁索,木船将被冲走。这是假设情事,实际上每年黄河即将冻结时,就要拆除浮桥。“大峡阴森积气寒”句至诗末,写桑园峡封冰、催站冰桥的过程,觅狐踪探冰桥的传说,古人宰马歃血祭河的礼仪,以及来年春天河开重搭浮桥的事宜。

清嘉道间,兰州诗人王光晟《冰桥行》云:“朔风凛冽当空号,两山黯淡寒云高。大地阴森气闭寒,银潢胶结停波涛。一夜河凝骇神异,碎玉零琼谁委积?错落玄冰大壑填,经过漫水如平地。边陲远接轮蹄多,浑望足底凌苍波。最是天公惜物力,泽坚应候通人过。

往来杂沓乐安逸,百日销镕岁可必。峡形逼仄山嶓纡,天下神桥此第一。春色绮丽春风翔,岸冰初解浮寒光。廿四钜舸铁缆长,请看竟日成浮粱。”用简洁的语气,描写出一夜朔风怒号,催站冰桥的经过,以及春风浩荡中,冰桥解体,重搭浮桥的情景。

立春前后,气温逐渐回升,冰桥时有裂缝,北岸阳和处渐次白天融化,夜里冻结。这时倘走冰桥,往往会发生坠入冰河丧生的悲剧。晚清某春早上,河北某家嫁女,迎亲队吹吹打打,喜客坐拉拉车,浩浩荡荡,贪走捷路,踏冰过河,吃完喜酒,喜客们披着午后的暖阳,醉醺醺地又坐拉拉车过冰桥,不意走到河当中,冰层开裂、塌陷,全部溺水而亡,喜事成了丧事。但也有胆大者,图走捷路,横握长杆,有如划桨撑嵩竿,走冰桥。黄国华有诗咏道:“黄河滩上看春冰,人在未消冰上走。猿臂长杆如打桨,怅惘失足一心惊。”这时往往在深夜中,一阵阵巨响,黄河冰桥开裂,兰州人称为“河开”。于是流淌冰块,先是大的,后是小的,直到三月中旬,冰块才能化尽。

20世纪60年代以后,一方面由于刘家峡、盐锅峡水电站的建成,拦截了“洮河飞珠”,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变暖,兰州黄河段再未封冻,“走冰桥”的习俗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了。

筏子

筏子大致有三种,即木筏、羊皮筏子、牛皮筏子,其水手兰州人称之为“筏客子”。它们大体上搞长途运输的,用十三个皮胎扎成的羊皮筏子短途运客、载物或摆渡。

筏客子用青海和甘肃临潭、连城等林区的云杉、油松、桦、榆、杨等木料编成木筏,称之为“串排子”,每筏有二三十根木头编成,然后掌舵、扳桨漂流而下。遇到礁石乱生、湍流险恶的峡谷,就得拆开木筏,一根一根地放流,出峡后重新编筏。到永靖唵哥集时还可载两三千斤粮食或羊毛、皮张等。到兰州骚牛圈子木厂,卸货拆筏。有的木筏仅在这里停泊,载上水烟、羊毛、皮张、药材、水果等,运往宁夏、包头。

羊皮筏子、牛皮筏子是皮船的一类,古籍中叫“革船”。《后汉书·邓训传》载邓训在湟中(今青海循化黄河段),率六千人乘革船渡黄河,击败迷唐大豪。这是黄河上游行驶革船的最早记载。元代潘昂霄《河源记》载忽必烈令招讨使都实探寻黄河源头,在九渡水(今青海果洛黄河段)看见当地人抱着羊皮胎,或坐羊皮筏子渡河。

这是黄河上游用羊皮筏子渡河的最早记载。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西宁总兵王进宝避实就虚,未从镇远浮桥过黄河,而是出其不意地从张家河口乘羊皮筏子渡过黄河,杀进兰州城,打败了吴三桂的死党******,为康熙皇帝统一中国做出了贡献,羊皮筏子功不可没。

清朝至20世纪50年代,皮筏犹如过江之鲫,自西朝东不断漂过兰州城外,成为一道生动的风景线。

扎皮筏先要制作皮胎,史书称为“革囊”。杀牛宰羊后,去头去后肢,倒挂起来,囫囵剥下皮来,内装清油、食盐,扎住头尾和前肢,悬挂暴晒,不时摇荡,使油、盐充分浸润,逐渐鞣熟脱毛,再把皮胎翻过来,用小刀刮净残留肉丝、脂肪,再翻回来,即成。然后将皮胎泡软,灌入一些清油和少许盐水,用细绳扎死羊皮胎头尾及一条前肢,从另一条前肢用嘴吹足气,用活扣子扎紧备用。跑长途的要用上百个羊皮胎,最大的要用六百多个羊皮胎,用椽子为框架,扎成长近七丈、宽三丈的大筏子,安六把桨及舵,可载三十吨货物。牛皮胎扎死前肢及颈,不用充气,运羊毛时,塞满羊毛,运其他货物时装满麦草,用活扣子扎紧尾部,因之也称“草筏子”。用一百二十个牛皮袋可扎成长七丈多、宽三丈多的大筏子,也安六把桨及舵,载三十吨货物。一般装载羊毛、水烟、皮张、药材、猪鬃、肠衣等土特产,也捎带旅客,运往包头后,再经火车转往天津、上海等地。就将筏子拆卸,皮胎放气,晒干,雇佣骆驼运回兰州。每年只能运输三次。

走包头的筏子码头设在北门湾子(今中山桥南头至永昌路北口)、水洞楼子(今大教梁黄河沿)。前者有关帝庙、晏公庙,后者有玄武祖师庙,关帝是降服魔怪的神和财神,晏公和玄武是水神。每逢过年过节和有关神祗的生日,由水烟坊等东家出资唱戏酬神,祈求神祗保佑,风平浪静,人员安全,货物无损,顺利抵达目的地。

货物在筏边纵向排列,像两道矮墙,中间和两边留有一排空地,作为通道,亦可保护舵手和桨手,抵挡土匪射击的子弹,同时可以保持船体的平衡。一架筏子上的筏客子中有一个头头,名叫“拿事”,技艺高超,见过世面,勇于任事,全权负责。自兰州启航,得雇几个“转峡水手”,以护送筏子安全渡过小峡、大峡的险恶地段,如煮人锅、大照壁、月亮石等后,返回兰州。这些河段不是恶浪翻腾的大旋涡,就是峭壁、礁石,稍一疏忽,不是筏子沉没,就是碰撞解体。晚清,一个洋人传教士自兰州乘筏去包头,峡内惊涛骇浪扑天而下,礁石林立,筏子左拐右拐,艰难而下,筏子直冲一个旋涡中的礁石,眼看就要撞上,洋人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凭着求生的本能,一个箭步纵身跳上礁石,筏子擦边飞也似而过,把洋人孤零零一个人留在了礁石上,他见筏子就招手呼救,但是水流湍急,无法靠近,最后长眠于礁石上,人们称此礁为“洋人招手”。其实这个洋人反应太过了,有把式指挥,“转峡水手”扳桨,安全就有保障了。你看他们划到水势汹涌、山形险恶的时分,根据不同的情势,急促喊道“压”、“揽”、“抓”、“开”,指挥六把桨协同运作,前呼后应,拐弯抹角,远远地漂到崖边礁前,便敏捷地掠过。把式长年航行这一带,熟知每一块礁石、每一处激流、每一个旋涡,犹如解牛的庖丁,目无全牛,在牛骨架里奏刀,避实就虚,指挥水手安全出峡。

短途运输的羊皮筏子,由十三个羊皮胎缚在木头框架上,由一个筏客子跪在筏边弯腰扳桨,漂漂荡荡,自上游载着八百多斤瓜果蔬菜,红红绿绿,或七八个乘客,胆战心惊,泊在中山铁桥左近。再用桨板扛着筏子步行回到上游,人称:“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因为筏子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流流问上。

五行八作显身手

兰州人创制灌溉农具,使干旱的黄河谷地变成瓜果蔬菜城,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水利、园艺民俗。自明清以来,兰州为秦州、凉州之间的一个都会,也是全省商贸和贩运的枢纽。黄建中〔乾隆〕《皋兰县志》载:“市有五:南市、西市多五谷;东关、新关多孳畜;南门外暨南郭店铺,则商旅之货萃焉。”支撑商贸兴盛的商贩、工匠积淀着各自行业习俗和生活风尚。

水车和“大车头子”

兰州黄河两岸以及夹河滩上,过去分布着二百多辆水车,三辆一组,五辆一组,最多的是十辆一组,吱吱哑哑,倒挽河水,浇灌农田、果园、菜地,使干旱少雨的兰州成为丝绸之路上的绿洲,苦瘠陇中的膏腴地区。水车于明嘉靖时期引入兰州,引入者是段续。他是兰州段家台(今广场西口省电信局址)人,世代簪缨,进士出身,官都察院云南道御史,因上疏言事,反对为嘉靖帝生父上尊号兴献皇帝,而被投入监狱。后来官湖广参议,督修兴献皇帝的陵墓显陵。显陵在现在的湖北钟祥,山清水秀,多有竹制筒车倒挽溪水灌田,他仔细观察,用心揣摸。嘉靖二十年(1541年)致仕回兰州,到嘉靖三十七(1558年)这一时间段内,创制了水车。这辆水车在段家湾(今省画院稍东),人们尊称为“祖宗车”,纷纷仿制,至民国时,从湟水、大通河下游、黄河段兰州、宁夏都有水车,水车尽得黄河之利,使干旱的黄河两岸多有旱涝保收的良田,段公遗爱大矣哉!水车是用榆、柳、槐等硬杂木制成的。先用黄河石筑起两道名叫“龙墩”的石坝,坝四周打入柳木桩使其坚固而且耐冲刷,形成水车巷。“龙墩”中各砌入两根名叫“马口”的木柱。“马口”上安置驮梁,其上装置榆木车轴,车轴上安装车轮。车轮是水车的主体,其中心是轮轴,粗约三尺,轮轴周边安装辐条,一耦两根,辐条外端用一条条木板固定,形成一个大圆圈,成为“纲线”;向内用一条条称之为“蹬弓子”的木条,固定辐条,形成一个内圆圈。两圆圈之间装置刮水板和名叫“挽子”的长方形水斗。车轮大的直径有八九丈,小的四五丈。靠岸边栽树干为“莺架”,其上置承接水斗倒挽河水的“掌盘”。再栽一溜顶端分杈的树干,刮去树皮,取弯曲自然之势,架上木槽,将河水引入农田。水车的上游用卵石砌成一道石坝,呈扇形,可加大水量,加快流速,把河水逼向水车巷,巷内掘有深坑,用石头镶砌,形成很大的冲击力,使上万斤重的庞大水车转动起来,提水灌田。一辆水车可灌溉七八百亩。水车是农民的命根子,新水车造成了,要选黄道吉日,由“大车头子”主持隆重开车仪式,贴上红纸对联,供上猪头、羊头,焚香叩头,恭读祭文,祷告龙王爷保佑,黄河水量充沛,水车稳如泰山。因为遇到旱年,则水车空悬,雨水多的年分,则河水暴涨,水车常常被漂没,只有水势平稳,水车才能正常运转。然后鸣放鞭炮,开坝放水,转动水车。之后,大家会餐一顿。

水车的管理者由灌田农民推举,都是些办事公道,为人诚实,技艺高超的农民。无论是三辆一组,还是五辆一组的水车,都由两人管理,叫“大车头子”,一正一副。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保障水车顺利转动,倒挽河水灌田,以及组织农民维修水车,疏浚巷道。灌田期,他们住在水车巷道旁的水车房子里,轮班日夜看护水车,注意水车的各个部件是否牢靠,看水斗的铆是否松了,刮水板是否掉了,辐条是否松动,一旦发现问题,视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牢车”(刹车)修补,还要关注水坝是否漏水,漏了要及时堵漏。还要及时给车轴膏油,油是用猪板油熬制的。每年灌冬水后,水车停止运转,“大车头子”就要拔掉销子,把水斗一一拆下,藏在埽台下的窑洞里,使它润而不干裂,次年春天再一一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