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黄河渡口,明清时为陕甘驿道的重要交通枢纽,清代以来地居全国中心,道路四通八达:东通陕西、河南,称为东路;南达四川,称为南路;北通宁夏、蒙古,称为北路;西通新疆,可达俄罗斯,称为口外;西南通青海、西藏,称为西路。洋货、广货和杂货,由东、北两路来;葡萄、棉花、桂子皮、雅尔缎,由口外来;川绉、川缎、茶叶,由南路来;藏红花、藏香、氆氇、皮毛,由西路来。通过兰州输往各路的货物以羊毛为大宗,其次是牛羊皮张、中药材、水烟和毡毯。货物的流通凭借富有特色的交通工具。运输方式可分水运和陆运两种。长途水运用牛皮筏子、羊皮筏子和木筏,它们只能顺流而下,不能逆流而上。陆运主要凭借骆驼、驮骡和大车。长途旅行,可乘轿车子、夹窝子和大筏子,也可骑骡、马和骆驼。兰州城内外的交通工具,陆上有骡、马、毛驴、轿车子、马车、轿子、洋车,渡口有摆渡木船,黄河里有羊皮筏子,各自发挥着它们的优势。
骡马
有钱人家豢养骡马,都是经过调教的走马、走骡,走的是对侧步,步伐轻盈而稳健,用于代步。这些骡马体形好,毛色美,养得体圆油亮,备上鞍鞯、马镫、嚼子、缰绳,脖子上系着銮铃,胸前饰红缨踢胸,分外美观、精神。主人翻身骑上,持疆策行,蹄声得得,穿城出关,他的风光不在今日私驾车主之下。
脚户成帮结队,驱赶骡马,驮运货物,长途跋涉。说是骡马,主要是骡子,由于它性情驯良,能载重,有耐力,消耗的精饲料少,故骡子是脚户的首选。骡子都用大鞍子,呈圆形,下面装厚鞯,以保护它的腰和两肋不被磨伤。将货物捆在驮架上,再抬放在鞍子上,因之也称“驮骡”。领头的骡马性情最温驯,老马识途,戴着五花笼头,点缀着大红绒球,中部是一面小镜子,颈上戴着一串铜制“吵铃子”,一走就发出仓啷仓啷悦耳的铃声,导引后面的骡马一一跟进,永不掉队。脚户夏天戴草帽,穿汗禢、大裆裤,打绑腿,登麻鞋,冬季戴皮帽,穿一身棉,腰里打着系腰,麻利干散,精神抖擞,走州过县,流通货物,挣着些辛苦钱。驮着兰州水烟、药材等,下四川,穿行在傍崖临江的栈道上,一不留神,一失足成千古恨。回程驮来绸缎、糖、茶、纸等川货。还有装在篓子里的酒。为了解除旅途的寂寞,常常会唱些凄凉的小曲儿,漫几首悠扬的花儿。
轿子
明清以来,富有、官宦人家和官员多用轿子。轿子也叫肩舆,主体像竖立的木制长柜,左右开小窗,中间置座,前面挂着帘子,以供上下,两侧为轿杆,其前端为横杆,此为两人所抬小轿,轿夫直接抬在横杆上,是一般人的代步之具。也是百姓结婚时娶新娘的必用乘具,新娘不坐轿子到夫家,就不算正式结婚。这种轿子,叫喜轿,在麻衣铺里租用。横杆上置一个肩杆,即成四人抬轿子。置两个肩杆,则成八人抬大轿。后两者都是官员的轿子,装饰漂亮,有的在轿杆上包铜镀金,用蓝呢绿呢包装,近于豪华,轿夫抬在横杆上,官员坐在轿里,衙役执“肃静”、“回避”等木牌,鸣锣开道,好不威风。轿夫训练有素,步伐一致,上身不动,轿子自然就平稳了。
入民国,革故鼎新,官员已不坐轿子了,但自1914年至1921年,主持甘肃政局的督军张广建,仍然乘坐八抬绿呢大轿,招摇过市。他是个旧习气特浓的人,最讲究功名,多任用进士、举人为官员,最迷恋清朝威仪,他曾问省城官员,为什么不坐绿呢轿?在他的引领下,各厅长、司长、道台等纷纷购置绿呢轿,坐在里面,过做官当老爷的瘾。坐轿子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在兰州的上层洋人也以坐绿呢轿为荣,甘肃邮务管理局邮务长、英国人贝雅士,甘肃盐务局的高级职员比利时人贺尔慈等也坐绿呢轿招摇过市。贺尔慈很别致,在轿前左右各置一盏汽车灯,以电池为能源,晚上出行把路照得通明,其中西合璧的创意,使兰州人开了眼界。
轿车子
轿车子是明清至民国以来兰州的高级乘具,由健骡拉拽,车户挥鞭驾驭,蹄声清脆,车声轰隆,“走水”飘拂,行驶在满城四关、街头巷尾。1936年,兰州城区就有轿车子345辆。轿车子用槐木、榆木制造。车排长约五尺,前部是车辕,长约三尺;后部是车篷,为半圆形顶棚,左右开小窗,后背封闭,前头挂车帘,篷内铺着毯子,可坐四人,并置有“靠手”,类似小枕头。车篷外上部左右后三面,装饰一尺多长的绸子,以蓝色居多,缝为“走水”,扮靓车体。紧挨车篷在车辕上横搭一条长板凳,可以取下来充当脚榻子,以便上下,称为“踩凳子”。夏天还在车前装置凉篷。早期,车轴安在车篷的中部,人坐在车里颇受颠簸之苦。20世纪30年代将车轴装在车篷后部的“后档车”引进兰州,不甚颠簸,颇受人青睐。车轮由八块弧形硬木拼接而成,车辋和轮框钉满大头铁钉,增强它的牢固性,入民国,在车辋上钉有铁瓦八块,其强度更高。车轮由十六根辐条支撑,车毂套在车轴头上,安装车辖将其逼住。拉车骡子讲究纯色,以青色最为常见。然后给骡子头上套上笼头,嘴里套上叉子,备上鞍鞯,将托梁搭上,系上肚带,搭上后鞧,套上拥脖子,扣上夹板子,车户持鞭掌握缰绳,即可吆车上路。
夹窝子
夹窝子,就是骡子驮行的轿子,学名叫做“驮轿”。它的前后都是辕杆,各套一头骡子,一般由两个车户,一前一后驾驭。中间是轿子,跟轿车子差不多一样大,下部为“牛眼睛”图案的网兜,以备装入行李,再铺毡褥,乘者可坐可卧,很是舒适,是昔日陆路长途旅行的最佳行具。
由于坐夹窝子可免鞍马之劳,男女老少、中外行者都爱乘坐。
道光时,禁烟英雄林则徐流戍新疆,进入陕甘,有时坐的就是夹窝子。庚子事变,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往西北,就曾坐夹窝子穿行在荒山沟壑中。20世纪30年代,英美烟草公司的洋人从天津用骡帮驮着香烟,进入陕甘就乘坐夹窝子,行进到兰州及河湟地区,推销他们的产品,其中的一个是英国皇室旅长的儿子。
拉拉车
“拉拉车”就是骡马拉的大车,主要拉运货物。用硬杂木制作的,由木车排、木辕,木车轮组成,车轮的直径有四尺多,高出车排许多,也叫“大轱辘车”。最早,在车轮触地滚动面上钉满大头铁钉,以减少磨损,后来用大头铁钉钉着铁瓦,称为“铁车”,20世纪40年代换为从汽车旧轮胎上切割下来的胶皮,可拉运一千多斤的货物。40年代后期换为充气橡胶轮胎,称为“皮车”。车轴上安有挂木,用来刹车。根据拉拽骡马的多少,有单套、双套、三套之分。
清道光间,叶礼《竹枝词》有云:“匹马单骡车是圈,黄烟东去布西旋。高坡欲下先麻脚,加套扶轮曳岭巅。”写的就是“拉拉车”长途运输的情况:将兰州水烟运往东南,回程运来布匹。下坡时,不仅要紧拉挂木,而且要把一个车轮绑死,谓之“麻脚”,以便平稳下坡。上山时,遇到陡而长的大坡,必须把其他车上的骡马解下来,在这辆车上加套,车户吆喝有法,挥鞭有度,旋拽旋歇。歇时将一块名叫“狗娃子”的木墩,垫在车轮后面,以防后滑,让骡马稍事休息,再奋力拉拽。这样反复多次,才能将车拉到山顶。有时遇到不太窄的河沟,只因桥窄,车户就要将车拆卸,把车排、车轮分别扛过去,再把骡马牵过去,重新组装、套车,再赴征程。
车户爱骡马如命,停车住店时,不顾疲劳,先解套,在平而软的土地上,让骡马打个滚,消消乏气,再遛一遛,然后饮水、上草料,有道是“马无夜草不肥”,夜里还要起来填草加料。路上给骡马挂料袋,有时将自用的干粮掰碎填进去,以增加它们的体力。上坡时,挥鞭响声特大,仅仅是警策骡马奋力拉拽,并不忍心抽打。兰州车户吆车的口令与东南一带的不太相同:前进是dei,后退是sa,朝外是ao,朝里是ei。车户腰带上挂着一把钩镰刀,月牙形,有鞘,可折叠,鞘的一端呈钩状,用来拿牛皮条绾五花笼头、襻花子,或解皮条疙瘩。遇到紧急情况,如翻车骡马被套绳绊住,就持刀把套绳割断,救出骡马。
兰州车户最精彩的一页是,为了兴建黄河铁桥,千里迢迢运输建桥材料。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双营子被称为“王大帮”的车户王新年,率领其他车户,在天津打造四轮和六轮大车,连同旧式大车四十辆,组成大车队,从河南新乡火车站装上钢材、构件和水泥,跋山涉水,经西安运至兰州,为黄河铁桥的建成立了汗马功劳。
交通车
交通车是一匹骡马驾驭的橡胶充气轮胎客运车,盛行于三四十年代,1955年消失。它的木制车厢宽而高,车顶半圆,四面开窗,右侧前部开门,置脚镫供上下,车内左右两侧有座位,连坐加站,可拉十几个人。车站在辕门,可运行到小西湖、五泉山、庙滩子、东岗镇。桃花盛开时,可拉游客至安宁堡,观赏十里桃花。1942年兰州市有交通车三百多辆。
洋车洋车是车夫拉拽,只能坐一人的双轮车,19世纪80年代从日本传到东南沿海一带,故称洋车,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到兰州。洋车一般漆为黑色,木制车厢有座,上装折叠式半圆形车篷,下安金属车轮,用的是充气橡胶轮胎,车辕由榆、槐木制成,右辕前端安着铜制小喇叭,车夫拉客奔跑时用于警示行人,让其让路。1934年,兰州有洋车二百多辆,大都齐排排地停在辕门西栅子待客。昔日,女娃娃跳橡皮筋,唱:“拉洋车,好买卖,姑爷爷拉的姑奶奶。”用来伴奏。
50年代,三轮车传入兰州。
这是在洋车的基础上,前面加一个车轮,有车把、车座、脚踏子、飞轮、链条、闸、手掣铜铃,车厢加宽,可坐两个人。工人骑车蹬轮,就可拉客上路。这两种人力车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城市客运工具。
推车子
推车子是木制独轮车。车辕与车排连为一体,前窄后宽呈梯形,长七八尺,宽处两尺多,窄处一尺五左右。前端装有车轮,直径一尺多,前部横向卯有木桄子,成为车排,以备装货载人。后部为车辕,辕头装有皮带,车夫双手扶辕,肩挎皮带,推车行进。推车子用于短途运货,车夫大都在斗行门口停车待雇,人们买上两口袋粮食,约三百斤,雇车推往家中。有的载的货物重一些,路长一些,坡多一些,就会在车前系条绳子,由另一人拉拽,推拉配合,往前而行。
车马店
兰州的车马店主要分布在东稍门内外、西关、西稍门外、桥门、铁桥北金城关至烧盐沟一带。接待南来北往的车马、骡帮。各店都有大车门,院落宽敞,可停放大车、骡垛。有水井,店内四周为客房,有平房,也有两层木楼,还有厨房,备客人打火做饭。房内盘着热炕,冬天用现成的干马粪煨炕。后院为马厩,有马槽、拴牲口的木桩,还有草料房、铡刀。
一到下午,掌匠领着徒弟,携带家当,早早来到车马店,寻找活儿。待车马、骡帮住店,倘牲口的掌子坏了,活儿就来了。车户或脚户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抚摸牲口,使它安静,掌匠侧身摸住一腿,使弯曲,拔去破铁掌,将蹄子款款放在钉有鞋底的凳子上,把刀把抵在肩窝中,持铲刀对准蹄底,躬身下压,铲平蹄底。伙计侧身抓牢牲口腿弯,掌匠嘴中咬几枚钉子,把马掌放好,右手持叫做“掌锤子”的羊角榔头,左手拿称为“靠帮”的铁砧子,靠在蹄侧,将钉子斜着钉出,再用“靠帮”一端的小钩,将钉子尖弯成小圈,以防钉子脱落,三下五除二,就将四个新掌钉好,牲口又能轻快、不伤蹄的上路了。
车马店左近必定有兽医铺,门口有木架,将患病的牲口控制其中,兽医,诊断后,抓好中药,熬好,倒入盆里,持“膛角”灌满,灌入嘴中,一般都能手到病除。“膛角”用牛角制成,呈香蕉形。车马店附近还有修车铺,有铁、木两匠,随时为车户服务,修好大车。
骆驼队与驼厂
由兰州朝西向青海、西藏、新疆,朝北向宁夏、内蒙古等地,流通货物,离不开骆驼队。因为这一带多沙漠、戈壁,缺乏水草,而骆驼生性耐饥耐渴,往往一次饮足吃饱后,能够连续数天不吃不喝,这是其他牲畜无法胜任的。每峰骆驼能驮货物三百多斤,每天下午出发,行至夜里十点钟,可走五六十里。骆驼怕热,每年四月天气转暖,就要脱毛,还爱得病,这得入驼厂休息,待到八月秋高气爽时节,骆驼换毛,长出齐刷刷的一层绒毛,各个膘肥肉壮,驼峰坚挺、丰满,方才出厂驮运。兰州的驼厂一般设在城外开阔近水处,厂里建有仓库,以存放货物。主要驼厂有设在河北的天成店、合盛店等,设在畅家巷的泰来店、林盛店等。
骆驼队的驼工叫“骆驼客”,也叫“拉骆驼的”。一个骆驼队由八九串乃至十来串骆驼组成。每九峰骆驼编为一串,由一个“骆驼客”牵拉。每串第九峰骆驼的脖子上系一个小铜铃,“叮当、叮当”,清脆悦耳。最后一串由最有经验、最有本领的“骆驼客”断后,在第九峰的脖子上系一个长约一尺五的铁铃,“哐当、哐当”,洪亮悠扬,可传二里之外。驼铃大小不一,铃声各异,行进时铃声正常,则表明驼队运行正常,无散逸、无掉队的。
驼队昂首阔步、悠然自得地通过黄河镇远浮桥,进出兰州城,驮来羊毛、皮张、药材、食盐等货物,驮走水烟、砖茶、铁锅等,小孩跟在后面异口同声地喊:“骆驼高高,驮的水烟包包。水烟包丢掉了,骆驼死掉了。水烟包找不着了,骆驼活了。”昔日在兰州城内外见到骆驼是很寻常的事,因之产生了许多与骆驼有关的谚语和地名。
如“吃官饭放私骆驼”,讥讽拿公家的薪水,为自己办私事的人。
“拉骆驼”,讽刺某些人请朋友为一大帮与这个朋友不认识的人办事。地名有骆驼巷、骆驼滩、骆驼脖子等。小孩还玩“水烟骆驼”的游戏:一个小孩弯腰搂住另一个小孩的后腰,装为“骆驼”,第三个小孩骑上,吆喝着缓步行进,嬉笑为乐。
渡口
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黄河渡口,自西向东有小寺沟渡、八盘渡、新城渡、钟家河渡、青石嘴渡、马滩渡、黄河沿渡、教场河渡、段家湾渡、空心墩渡、东岗镇渡、石嘴坪渡、红石崖渡、白石河渡和一条城渡等,有的是汉代渡口。明清以来大抵用木船摆渡,有舵手掌舵,船夫摇桨渡河。严冬初春,黄河结冰,船不能行,旅客径直踏冰过河。七八月间是汛期,河水猛涨,浪高水急,不能行船,因此每年只有五六个月才能摆渡。20世纪30年代,渡一人收四十大(一枚铜元为一大),一峰骆驼和一匹马各收一千大、一头驴收一百大,每船人马兼载,由十二个船夫,前后各六人,共摇一把桨。有的两岸栽桩,固定铁索,上安滑轮以控制木船,船夫扯动系在岸上木桩的绳子,船就顺着铁索向对岸漂去,称之为“扯船”。
镇远浮桥
唐代,在兰州黄河段河口一带建有广武梁,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浮桥。宋代,在今白塔山下建有浮桥,是宋和西夏争夺的焦点。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在宋代浮桥旧址上建成镇远浮桥,成为明清时期沟通中原和西北的重要孔道。两岸各栽两根铸铁“将军柱”,固定两条铁索链,维系二十四条木船,置有桥板、栏杆,以通行人、骡马、驼队。每年结冰时要拆除,来年开春时要重新搭建。搭建时,要宰羊杀猪,地方官员拈香叩拜,宣读祭文,祷告河神,保佑搭桥顺利,风平浪静,行旅安全。
冰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