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一):文物名勝
2775200000012

第12章 名城汉塞(1)

黄河边的秦长城残迹

“兰州境内究竟有没有秦长城?”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如果有,它究竟在什么地方?如果没有,证据何在?然而至今还没有一个最后的定论。

最近几年,关于秦长城的话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永靖县有关部门的材料表明,在兰州和永靖交界处,有一段秦长城遗迹。

1983年甘肃省文物普查的调查报告中说,兰州和永靖交界处的秦长城位于永靖县北部,自盐锅峡南口开始,沿黄河南岸下至八盘峡口,途经上诠、下诠、上车、下车、扶河、小茨沟等地,残存长约12公里,长城基础宽约4米~5米,最宽的地方达14米,残高最高处7米。

这一带还挖出了排水陶管数节。

到过现场的专家说,他们沿着山下的铁路找到了秦长城的残迹。

在铁路和民宅间,有断断续续的土墙。这种墙高大结实,同修建房屋的庄墙完全不同,有些地方达三四米高,有些地方已经被人挖去了大半。在小茨沟村东头,土墙的宽度竟然达到14米,专家初步判断为秦长城遗迹。

关于秦长城史料中也有不少记载。《史记·匈奴列传》载:“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因边山险,堑溪谷,可缮者治之,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汉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复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唐代《括地志》载:秦陇西郡临洮县,即今岷州城,本秦长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延袤万余里,东入辽水。宋代《太平寰宇记》陇右道兰州条载:“兰州,《禹贡》雍州之域,古西羌地,秦并天下,为陇西郡……及秦既并天下,筑长城以界之,众羌不复南渡。”无独有偶,榆中县桑园峡一带的响水子村也有一段秦长城的残垣断壁,位于黄河和七岘沟交汇处,这段残长城长不足3米,高不足2米。距这段残墙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几十米高的石头山包,上面有一座烽火台样的夯土建筑。当地人说,这是座烽火台残迹,可能是长城的一座“敌台”,这处遗迹若不是位于石头山包上,恐怕早就被平成田地了。黄河在这里被困于峡谷之中,两岸最狭处只有10多米,水流声十分响亮。可见,当初的修建者对这一带的地形有过深入的了解。

清代编纂的《皋兰县志》中说,兰州的长城为“秦蒙恬所筑,明万历年被修”。《金县志》详细记述了长城遗址在金县(榆中)的分布情况:“长城在黄河南岸。秦时蒙恬所筑……在金县境内者,自西北皋兰交之桑园城,长十里。沿河而至什川堡城址,有二里余。又东至一条城,或断或续,有四里余。东至平滩堡至靖远交界城,有二里余……”我国最早的长城修筑时间为春秋时期。甘肃境内最早的长城为秦昭王所修,称为战国秦长城,它西起临洮,沿洮河东岸北行,又向东南折至渭源境,然后转向东北,断断续续经陇西、通渭、静宁等县后入宁夏过葫芦河、六盘山、入固原县境,再由固原县境折向东北,经甘肃省镇原、华池、环县,进入陕西。

专家考证,兰州境内存在的秦长城遗迹是秦始皇时期修筑的长城。它是从西面沿黄河进入西固,然后在黄河北岸顺河和山势向东修筑,经榆中县走出兰州境内,沿黄河东行,与宁夏的战国秦长城汇合。

有专家认为,秦长城是“因河为塞”,就是把黄河当作防御重点,人们只是沿着黄河的险要地段修筑了城鄣作为防御重点,并不是一堵墙。

从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顾颉刚考察兰州城内及其周边的长城后,关于兰州秦长城的有无就争论不断。也有些专家认为,秦长城只能修建在五泉山底下,不可能在今天明长城的位置,因为解放前兰州城的位置是宋代才移过来的,在秦代这些地方还是黄河河槽。肯定者与否定者各执一词,至今尚无最后的定论。

汉长城从永登开始

距离永登县城不远的汪家湾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如果不是有汉长城,可能没有多少人会知道这个小地方。

这是一处距离永登县城最近的汉长城遗迹。出了县城沿着国道,一直往县城西北方向走,几分钟后,就到了汪家湾,引大工程渡槽横空而过。汉长城遗址就在公路边上,一条如同草蛇般的土墙,不是有人指点,根本看不出来,那就是汉长城遗址。

爬上引大工程的渡槽,低头看,汉长城和明长城就在脚底下。当年纵横河西的防御工事,如今只剩下了一段段的残垣断壁。

永登县有不少的汉长城遗址。在永登大通镇跌马沟保留着一段汉长城的壕沟,那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壕沟位于跌马沟内一处极其险要的地方,保存得很完整。那里地势险要,山谷相连,公路从两山相连处蜿蜒而出,许多地方仅能通过一辆汽车。汉长城的壕沟在路边的山坡上,大约宽三、四米、深三、四米。

考察过的人们发现汉长城壕沟一般选择在山坡中间,距离地面有十米左右的位置上。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少数民族的骑兵从山上冲下来,速度最快的时候正好被壕沟阻挡,充分发挥了长城的防御作用。

汉代除了把秦始皇所修的万里长城加以修缮利用外,还新构筑了东起甘肃兰州黄河北岸,西达新疆罗布泊附近的河西长城,以及东起内蒙古化德县,西止于甘肃金塔县的漠南长城。汉长城与秦长城构成守护西汉北部边疆的防御体系。

整个汉长城东起朝鲜北部,西达新疆罗布泊以西的库尔勒,沿途经过辽宁、内蒙古、河北、宁夏、甘肃等地。同时,汉长城在许多要地还加强了防守的力度,如河西走廊的汉长城和漠南汉长城,实质上形成了两道防线守护丝绸之路。

汉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分布地域最广、跨度最长的长城,有资料显示,所有汉长城加起来,其总长度达1万公里。

兰州境内的汉长城主要集中在永登县。兰州永登是汉长城的起点,古老的防御要塞大体沿着庄浪河川、咸水河川而行,纵贯全县南北,总长度达到70公里左右。长城从咸水河中部(今永登树屏镇下滩村附近)开始,从这里沿河谷向北,经过树屏镇陈家台、观音寺、柴家坪西、大同镇青寺村东、南坪、孙家滩、马家坪沙沟、柳乡村荒滩、史家湾、暗门、复兴雷家坪、教场沙沟、黄徐沟口、武胜驿镇最后进入天祝县境内。

河西走廊和其他一些地方原来没有长城,只因为有了需要才修筑了长城。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在河西反击匈奴。之后不久,西汉政府就开始修筑长城了。《汉书·西域传》记载“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今永登附近)以西”;《汉书·张骞传》说:“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臣瓒对这段记载注释说:“令居,县名,属金城,筑塞西至酒泉也。”专家们认为这些记载,明确指出了永登境内汉长城的修筑年代——元鼎六年(前111年)。

长城历代叫法各异,秦叫长城,汉叫塞垣(居延泽边的长城,汉书上又叫遮虏障),明代叫边墙。不管人们对它如何称呼,实质上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军事防御体系。

汉代的军事防御工程因大小和用途不同,分为城、鄣、塞、亭、燧、烽、堠等名称。大者曰城,其次曰鄣、曰塞、曰亭、曰燧,最小曰烽、曰堠。城、堡、鄣、堠、燧是长城防御工程系统中与长城相联系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其位置作用各有不同,有些距离长城比较远,有些则是与长城相关联的。一般来讲,城距离长城并不太远,主要作用是供兵卒居住,战时用来守护长城。许多时候人们所说的“城”,不是州、郡、县城,而是与长城关联的防御性建筑。这种城的面积不大,城与城之间相距数十里不等。而“鄣”,则是一种小城,一些古代文献上说是山中小城。

有了长城就会有人驻守,自然也就有了防御体系,制定一整套的管理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汉长城的管理体系是怎样的呢?

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出土了大量的汉简。

其中比较多的有居延汉简、居延新简、敦煌汉简等,这些汉简基本上都是在汉长城沿线遗址中出土的。尤其是居延汉简、居延新简就是从金塔等地的汉长城烽燧附近被人们所发现的。大量汉简的出土,给我们揭开了汉长城的管理秘密。人们综合分析后认为,汉代的长城报警系统是分区管理的,也就是根据不同军事防区的特点,制定各个防区的规章制度。居延汉简中的《塞上烽火品约》简册中规定:发现匈奴人入侵,白天“举二烽,坞上表一,燔一积薪”;晚上则“燔一积薪,举堠离合苣火,并要求毋绝至明。”还规定当“奴人入塞,天大风,风及降雨不具烽火者,丞传檄告,人走马驰。”所谓“品约”,就是规则。

“烽火品约”是由都尉府制定并发布的防御条令。如果遇敌人来犯,长城沿线的防守人员就要报警。按照要求夜里点的火叫烽,白天烧的烟叫燧。人们先后发现了好几种“品约”,其中《塞上烽火品约》是居延都尉府发布的,只约束其下属的三塞(甲渠、殄北和三十井塞),而从地湾、肩水金关发现的《塞上烽火品约》是由肩水都尉府发布的,约束所辖的肩水、广地、南部三塞。而敦煌所发现的《烽火品约》简是分别由中部都尉府和玉门都尉府发布的。

这些品约证明,汉长城沿线采用的是分区划片军事管理制度。长城管理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对敌人入侵信号的管理。当时在长城沿线驻防的部队,将敌情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数量划分为五个级别:敌人在10人以下者称为一品,情况不十分紧急;敌人10人以上500人以下者称为二品,情况稍急;敌人有千人以上且入塞者称为三品,情况更为紧急;敌人千人以上而且攻打亭、鄣者称为四品、五品,情况最为紧急。

不同级别的敌情,有不同的烽火举报信号。长城沿线修筑的大量烽燧会将敌人入侵的消息不停地传下去。史书中说:“烽火台,每隔五里、十里一座,设戍卒望。”夜间遇有敌情,烽火台上的士兵就把扎成一把把的柴草点燃,用辘轳升到三、五丈的高杆上,远在二三十里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另一个烽火台看到后,马上点燃自己的烽火,向下一个烽火台报警。这种报警办法可以日传千里,从敦煌到长安四千多里,约两三天就可以到达,这在古代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直到清朝末年这些办法仍在使用。可以这样说,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居民使用的消息树,就是古代烽火台的一种变化。为了统一指挥全国的战斗,西汉政府在陕西淳化县甘泉宫修建了最高军事指挥部,专门负责接收处理各地传来的烽燧信息。

大量的戍边部队,在长城沿线留下了他们活动的遗迹。永登境内的汉长城沿线,至今还有大量的汉代墓葬遗址,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城关满城汉墓群、凤凰山汉墓群、中堡镇汪家湾汉墓群、将军山汉墓群等。这些长城沿线的汉墓出土了铜器皿、铜镜、弩机、五铢钱币、灰陶器残片等遗物,给我们展示了汉代军人的生活场景。

尽管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汉长城的雄魂永存。历经了两千年的岁月,汉长城如今只剩下了残垣断壁,但它所象征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弘扬。

令居塞:河西最早的军事要塞

永登县城不远处有个叫罗城滩的村子。这是一个安静祥和的地方,多少有些世外桃源的感觉。在大片农田的包围下,村子里没有鸡鸣狗叫,安静得让人有些感到意外。

可是,人们不会想到这里曾经有座繁华热闹的城——令居塞。这是一个规模大、历史悠久的城市。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率万骑,出陇西,驱逐匈奴。令居塞是霍去病进军河西时,在永登境内修建的一个前进据点,应该是黄河以西地区最早设立的军事行政机构,之所以称作“令居”,因为这里曾经是先令(零)羌居住过的地方。

今天的罗城滩村,就是当年的令居塞遗址。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还有一个将近1公里见方的古城。然而,在后来的平田整地中,这座年代久远的古城,也最终消失在了人们视野中。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认为,罗城滩周围的地形地貌和《史记》中描述的基本一致,而且“罗”一词的发音同“落”,辞海中落有一种解释,其意是:下降、下落。在这里就是掉下来的意思,在永登方言中“罗”含有掉落的意思。也可以这样说,罗城就是一个城墙掉落了的古城。这实际上告诉人们在遥远的过去,这里曾经有一个充满辉煌的城市。

罗城滩村40岁上下的村民,对古城已经没有太多的印象了,而从其他地方迁来的村民,就更不知道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了。在此生活了40多年的村民还能记得,那是座长方形的城池,非常完整。在后来平田整地中,此地还曾经出土了一个钟,可惜未能保存下来,也随着古城一起消失了。至今村中年纪大一些老人,还自称住在城墙底下。如今田野里当年的古城早已不见了,只有牛儿在散步,或许当年城墙上的垛口,已经变成一棵棵的杨树,但它们依旧守护着罗城滩人的家园。

随着河西走廊的逐步安定,令居塞当初的军事意义也逐渐淡化,后来变成了一个县城,公元前81年,西汉政府设立了金城郡,所管辖的13个县中在永登境内的就有令居、允街、枝阳、浩门四县。

由于岁月久远,对于令居塞的具体位置人们一直存有争议。目前对于令居塞的具体地点,大致有三种说法。一些人认为,令居塞在连城水磨沟口,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连与令发音接近,老百姓可能将令居塞读作令居城,最后省略为令城,再后来演变成连城;也有人认为,令居塞就是今天的县城;还有一部分专家认为它在咸水河中游的永登树屏上滩村一带。

有人曾经说过,如果把河西走廊比作斩断匈奴人右臂的长剑,那么令居塞就是这柄长剑的剑柄。岁月久远,当年的一切早已淹没在沧桑中了,曾经在中国北部草原称雄的少数民族匈奴人也已消失了。

兰州的两道明长城

长城一直是许多人念念不忘的古遗址。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说,长城象征一种精神。许多老兰州人至今还记得他们小时候所看到的长城。

兰州境内的明长城大体上可以分为黄河南和黄河北两部分,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河南长城和河北旧边墙。究其原因,有说是明代兰州长城属于固原镇和甘肃镇管辖的缘故。不管怎样,这些长城在一定程度上见证了明政府军事实力由强到弱的变化。

兰州的河南长城、河北边墙,是留在许多老兰州人心中的记忆。

这条沿着黄河两岸修筑的城防工事,今天,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了。当初它们是怎样修建的?这条长城是如何翻山越岭的?至今仍然是许多人探寻目标。

明长城西起甘肃省的嘉峪关,经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北京等地区到达渤海之滨的山海关,总长达6350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宏伟的工程。当时人们前后用了两百年的时间,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完成这一军事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