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兰州历史文化(一):文物名勝
2775200000011

第11章 墓葬彩陶(4)

文成公主所走的道路就是“唐蕃古道”,作为西北交通重镇的兰州,自古就是通往青藏高原的要道。民间传说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联姻吐蕃就是经过榆中,然后在河口一带过黄河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和吐蕃联姻时,兰州已是西北交通重镇了。唐朝使臣及地方官员多循这条路线入藏,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大理卿刘元鼎以吐蕃会盟使的身份,与吐蕃首领在拉萨会盟,也是沿这条路线入藏的。

《新唐书·吐蕃传》记载了刘元鼎在兰州的一段见闻:“元鼎逾成纪、武川、抵河(指黄河)广武梁,古时城廓未堕,兰州地皆稻,桃柳李榆岑蔚,户皆唐人,见使者麾盖,夹道观。”据清代学者张国常考证,“广武梁”在今兰州河口,即庄浪河入黄河处。稻即粳稻,榆中县来紫堡一带种植粳稻历史悠久,刘元鼎看到的“地皆稻”应是这一带的。

在漫长的历史中,顺着这条古道,传过来的是印度的甘蔗制糖技术、葱等作物,传过去的是中原的文化。今天人们还怀念文成公主给青藏高原上的人们带去了大量的先进文化。

体味这段历史,就是为了记住历史,也就意味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丝路驿站沙井驿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这首诗中形象地记述了唐代丝绸古道上驿站的繁忙景象。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座古驿站,如同一个个明珠,点缀着丝绸之路。如果没有这些驿站,丝绸之路是难以成为连接东西方的要道。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兰州,保留了大量的古代驿站遗迹。

今天以生产建筑材料而著名的兰州市安宁区沙井驿,就是一个古代大型驿站。由于这个地方系山前砾石带,地面下有十余米厚的砂石层,农民经常挖井取砂铺田,故而得名沙井驿。沙井驿是一个整修于明代的大型驿站,面积近一万平方米,四周的城墙异常坚固,是明代兵部所辖的驿站。

1419年,秃黑鲁帖木尔王朝沙哈鲁王(秃黑鲁帖木尔之子)派遣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使团,从今阿富汗的赫拉特市出发,赴北京朝觐永乐皇帝后,于1422年回国。使团成员之一的画家盖耶速丁便将途中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一书。

书中对中国的驿站进行了详细记述,通过《沙哈鲁遣使中国记》,人们能看到明代驿站的大致情况。他们这样写道,“(驿馆)每晚不独赐给饭食,而且有役人、床铺、被褥等供用也。各驿内有马驴四百五十匹,皆华饰,以备旅客之用。又轿车五六十辆,每辆需十二人荷之,始得行……各驿皆有羊、鹅、鸡、米、面、蜜、酒、醴、蒜、盐、葱、菜蔬以供食。”那些使节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信息:古代驿站是一个综合性机构。从功能上说具有防护道路、提供住宿、盘查行人、查验货物等多种功能,一些大型驿站还集中了现代海关、道班、政府招待所、邮电所等多种功能。

从规模上来说,明代驿站的修建和衙署相差不多。有厅堂、仪门、驻节堂、穿堂、后堂、鼓楼、库房、马厩房等,沿边地区驿站往往筑有城堡。驿站“铺陈管支,俱照马出办”,一般而言,驿站的差使分为上、中、下三等,马匹和床褥等都分为三等。驿站的管理分工明确,类似于军队,有负责仓库安全的,也有负责整个驿站安全的。

驿站的重要性往往决定一个驿站的规模,大的驿站有80匹马,小的驿站只有5匹马。明代长城沿线的驿站则由军方直接管理,仅宁夏沿边驿道上的军卒就有1600人。

明代驿站不仅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而且还有到达期限。只有奉旨差遣者、亲王、使臣,文武百官到任在1500里以上,职官病故运送遗体及家属回乡者等人才可以使用。当时从秦州(天水)到北京共3320里,要经过55个驿站,限110天到达。

兰州境内保留下来的驿站名称比较多。尽管驿站已经退出了历史,但今天的地名提供了当年的信息。现在保留了驿站名称的地方,许多成为乡镇所在地,有些还仍在发挥驿站提供饮食的作用。

今天保留在永登县内的驿站就不少,主要分布在通往青海和新疆的道路沿线。苦水驿、红城驿、武胜驿这些是通往西域的驿站。其中苦水驿是今苦水镇的苦水街村,红城驿和武胜驿是红城镇及武胜驿镇政府所在地。永登通往西宁途中则有通远驿、西大通驿和冰沟驿。永登通远驿设在今通远乡牌楼新站村一带,至今这个地方还保留着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堡遗址,永登县城通往连城的公路就从这个村子边上通过。

中央政府和少数民族政权争夺激烈的年代里,这些驿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威慑作用。因为这里不仅可供数百人住宿和活动,而且还是一个防守的支点,一旦有敌情,关上门就是一个坚固的城堡。而在更多时候,驿站和关隘之间相辅相成,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万里黄河第一桥

到2009年,中山桥就满百岁了,但我们并没有感到它的苍老,相反却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没有老人这个世界将失去温暖;没有儿童这个世界将没有希望。”老人代表着这个城市的过去,儿童代表着这个城市的未来。而今天黄河上的小西湖立交桥和中山桥就如同这个城市的儿童和老人。

兰州中山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百听不厌的话题。

自有中山桥开始,兰州就有了一种桥的情结,今天中山桥的“桥子桥孙”已经不可胜数了。

1872年,也就是同治十一年,左宗棠被清政府派到西北,担任陕甘总督,准备收复为阿古柏所侵占的新疆。后出于西征的需要,左宗棠奏请同治皇帝同意,设立了兰州制造局,标志着洋务运动在甘肃正式开始了。这时,左宗棠设想在黄河上架一座铁桥,以取代黄河上的镇远浮桥。

黄河上的镇远浮桥修建于明代。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军在定西消灭了王保保的主力后,为渡河方便在兰州城西七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浮桥。洪武九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将浮桥移到城西十里的地方。到洪武十八年(1384年),兰州卫指挥检事杨廉将黄河浮桥移到了兰州城北的白塔山下,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中山桥附近的位置。

人们将浮桥正式取名为“镇远桥”,号称“天下黄河第一桥”,修建镇远浮桥的同时,先后在桥南北放置了4个大铁柱,这些铁柱被人们称之为“将军柱”,因为它们是由冯胜和邓愈监督铸造的。邓愈监造的将军柱,呈圆柱形,高5.8米,直径0.61米,顶部是圆锥体,底座为长方体,重达一万余斤,上面铸有铭文,从铭文上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系浮桥的铁链长达120丈。“将军柱”还有测定水位功能,为下游的防汛进行预报预警。修建了浮桥,人们方便多了,但是冬拆春建,“事繁费巨”,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

于是,左宗棠提出新建铁桥的想法,然而由于当时的德国商人福克索要白银60万两,远远超出人们所能承受的价格,只好放弃了在黄河上修建铁桥的计划。

这一沉寂就是三十多年。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0月,代表甘肃地方政府的彭英甲同德国商人喀佑斯签订了修桥合同。今天这些合同仍保存地非常完好,人们能感觉出它的严谨。这背后既有中国人的小心谨慎,也有德国人一丝不苟。对材料运输、铁桥施工、质量保证、付款方式、验收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计算,保固期80年。在保固期内无论冬夏,倘因河水暴涨,漫溢进城,将桥冲毁时,与泰来洋行无关,除此而外,如有损坏泰来洋行一定赔修。

合同签订后,德商便将兰州黄河铁桥的设计委托给了美国桥梁公司,而具体的施工则由德国泰来商行负责。后来人们对黄河铁桥是谁修的争论不休,有人说铁桥是美国人修的,也有人说铁桥是德国人修的,还有人说铁桥是比利时人修的,其实黄河铁桥是国际合作的产物。

为数不多的历史图片记录了当时的场景,散落在各个地方的历史资料描述了施工的艰难。有一张照片是芬兰人马达汉1908年1月29日拍摄的。这个马达汉后来担任过芬兰总统,那时芬兰处于俄国的统治之下,马达汉是以俄国军官的身份来甘肃“考察”的。

这张照片忠实地记录了上个世纪初的甘肃,苍凉的土地上,近处是组装完成的两个沉船,沉船的高度将近三米,画面上有一些带着黑毡帽的人显然是来自天津上海等地的技工,而头上扣着瓜皮小帽的则是甘肃当地人。远处牵着毛驴的人们正从镇远浮桥上走过,黄河边则是低矮的土屋。

当时,负责施工技术的是美国工程师满宝本,负责现场的是德国工程师德罗,其余的员工都是工程具体操作人员,由天津人刘永起(相当于工程队队长)从天津上海等地招募而来。

1908年4月10日铁桥正式开工修建,工人们先是在水深2.6米的黄河中围堰,然后开挖,在距水面6米的地方,人们挖到了基岩,情况证明黄河北边是红砂岩,南边是青砂岩。然后沉入我们在照片上看到的沉船(也就是沉箱),在围堰和沉船之间灌注混凝土,最后在沉船中间灌入混凝土,上设桥墩。宣统元年(1909年)8月8日,黄河铁桥终于竣工了。验收通车,工期比预定的工期提前2个月。

尽管签订了严格的合同,但是铁桥仍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按照合同规定以及双方同意的原设计方案,铁桥应该在铁梁上面架木纵梁再铺木板,但在竣工的时候,木板却改成了碎石沙子。这时,升允已经不再担任陕甘总督一职,总督一职由毛庆藩护理。几经交涉,德商才不得不将桥面的沙子铲除,改铺木板。

新桥被命名为“兰州黄河铁桥”,从1905年彭英甲同喀佑斯谈判,到1909年9月铁桥交工,前后历时4年,前后共耗费国库白银30.6691万两。

铁桥通车后,甘肃洋务总局制定了完善的维护管理规定,具体操作由兰州府会同皋兰县共同负责,将修桥时的工程队队长刘永起留兰帮管铁桥,月薪白银12两,此外还设12名巡护兵卒负责铁桥的安全。铁桥竣工后,升允在1909年撰文立碑,记述铁桥的修建始末。

原先铁桥是桔红色的,抗战时期为了避免日本飞机轰炸,人们刷成了灰色。1954年,人们对中山桥进一步加固维修,在方形的桥架栏上又接拱形钢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山桥的模样。

风雨沧桑,“兰州黄河铁桥”不再是一座简单的桥梁,它成了一种文化的象征,也成了兰州的名片。

黄河桥梁博物馆

黄河河口乡一带几乎成了桥梁的世界。在东西10公里长的黄河河面上,竟然汇聚了9座跨黄河的大桥。然而在1955年兰新铁路河口黄河大桥没有建成之前,整个兰州地区只有一座黄河铁桥。自从1955年河口黄河大桥修成之后,整个兰州黄河段就有了无数的桥子桥孙。

黄河穿城而过,构成了兰州一道美丽的风景,同时也将渡河的艰难留给了兰州人。只有住在河边的人才对桥的重要性有深刻的体会。

现今兰州的桥非常多,仅是在黄河上的桥就有几十多座。有公路桥,也有铁路桥;有高速公路的跨河大桥,也有各个村镇修建的简易吊桥;有专门用来输送各种灰渣的跨河管道桥,也有为燃气过黄河架设的吊桥。

七里河黄河大桥、东岗黄河大桥、小茨沟黄河大桥、兰州西沙黄河大桥、新城黄河大桥、兰州雁滩黄河大桥、中山铁桥、兰州银滩黄河大桥、兰州小西湖黄河大桥……兰州的桥实在太多了,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多得让人目不暇接。

说起兰州人修桥的往事,则充满了艰辛。兰州南北两山对峙,黄河穿城而过。皋兰山绵延于城南,华林山雄居于城西,向来为关隘要津,交通重镇。在黄河上修一座桥,是几千年来兰州人向往的。但在古代,由于经济科技条件的制约,在黄河上修一座桥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程,只有在大规模的军事需要的情况下,中央政府才会投入人力物力修造浮桥。

为了解决过河问题,人们在很早之前就开始修建黄河桥。有史料记载,黄河上最早的一座桥称为“飞桥”。据考证,这座桥位于炳灵寺峡谷处,始建于晋义熙元年(405年)至三年(407年)。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罕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义熙中乞伏于此河上作“飞桥”。实际上这种飞桥就是伸臂木梁桥,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卧桥,之所以把它叫作飞桥是因为它比较高。

兰州地区的卧桥有好几座。解放前,在阿干河、兴隆山等地都有。阿干河的桥,就是人们所说的兰州握桥,它又名卧桥,在兰州旧城西,此桥全长27米,宽4.6米。桥上建廊屋,正中三间,左右斜下各四间。始建于唐代,历代均有重修,1952年拓建西津路时拆除。兴隆山的卧桥是一座画廊式木拱桥,桥身长155米,宽3米,桥上设廊7间,桥的两头各有一阁,是歇山顶四角飞檐的建筑,最初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即公元1763年,多次毁坏又重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甘肃布政使岑春煊拨银重建。1981年,政府拨款进行改建。

浮桥是黄河上比较常见的种类,最出名的浮桥就是明朝初年修建的。据记载,兰州及其周边地区的浮桥,最早出现在唐宋时期,是今天临夏境内的安乡浮桥。据考证,安乡浮桥位于永靖炳灵寺东北十五里黄河南岸的安乡城和安乡关附近,即今天的临夏州永靖县俺哥集一带,故地现已被刘家峡水库淹没,这座桥是“熙宁六年(1073年)冬十月壬申……在黄河渡口置浮梁筑堡”。北宋时,临夏是北宋和西夏争夺的地区,由于当时河西走廊已经被西夏占据,因此,临洮、临夏成为当时的军事重地。显然修筑此桥的目的是用于军事。接下来,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夏,人们在修复金城关的同时,也在黄河上修筑了浮桥。

除了这些浮桥和伸臂木梁桥以外,黄河上还有冰桥。冰桥是黄河上的一个特色。冰桥顾名思义就是以冰为桥。这种冰桥一般在每年的十二月中旬形成。因而在古代,甚至在中山桥修好以后的若干年里,冬季自然形成的“冰桥”,仍然是兰州居民过河的首选。一般冰桥是这样形成的。冬天黄河中漂浮着一块块的巨大冰块,随着气温的继续降低,冰块之间逐渐相连在一起,形成更大的冰块。当一次寒流光临兰州之后,在呼啸的北风声中,冰块终于连成了冰桥,就在冰桥形成一瞬,黄河中的冰块会因碰撞而发出巨大的响声。冰桥形成后,住在河边的人们就会探路,看看冰桥能不能走人。探路者往往手中拿一根长长的横杆,以防掉到冰窟窿中,横杆起着保险杆的作用。

到20世纪60年代后,伴随黄河兰州上游水电站的建成,兰州市区工厂的增多,兰州的水温、气温比50年代以前有了升高,冰桥也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野。到1994年,兰州有各种交通桥梁12座,如今又过了十多年,兰州的桥梁数量翻着跟头往上涨,现在已经达到20多座了。

桥连接了两岸,沟通了南北,在今天人们的眼中,桥是一种沟通的工具,也是一个大型的艺术品。如果把兰州称之为“黄河的桥梁博物馆”,相信每个人都会由衷的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