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
2759400000074

第74章 绿阴托起的地方(6)

绿化造林,管护工作十分重要,县林业部门反复向群众宣传“一分造林,九分管护“的道理。县政府不但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制止乱砍滥伐的文件,而且建立了1100多个护林防火机构,在村、组选聘了5600多名责任心强的农民作为专、兼职护林员,乡和村都制定了护林公约和村规民约,全县出现的各种护林碑便有600多处。截至1997年,南部县已经创造了连续30年无森林火灾的记录,得到了国家铜质奖。

人工林病虫害多是林业部门遇到的突出问题。自1990年以来,南部县也发生了以柏毛虫为主的森林病虫害30余种。但由于预测、预报及防治及时,一直没有酿成大的灾害。

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文明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五年间全县100多万亩荒地中80%以上重新出现了春天的绿色,“山变青,水变绿,城变美,人渐富”的理想逐渐变成了现实。

1986年南部县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县,********文明富获得了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以后,南部县人民并没有就此停步,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仍然坚持把造林绿化和恢复生态平衡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开展长防林工程以后,南部县为了解决农民增收,实现“绿山富民奔小康”,又敏锐地抓住了境内有几百万株野枣的资源优势,引进梨枣、晋枣等优良品种,对当地的野枣进行嫁接改良,并由此建立了以大枣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国家开展“天保工程”和退耕工程后,南部县更抓住机遇,改传统营林方式为现代营林方式,改粗放经营为集约化经营,大力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在继续“扫荡式”地抓荒山绿化的同时,将经济林面积扩大到3万多亩(其中大枣基地约1万亩),有的农户仅大枣一项,一年便增加了七八千元收入。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南部县的有林地已经从10多万亩增加到11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7%增加到35.86%,1997年实现了国家规定的“全面绿化”指标,2001年又从******总理手中接过了“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的荣誉证书。

植树造林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科技人员们对当年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保城乡进行了监测,径流量已经减少了12.7%,含沙量下降了58.5%,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方公里1630吨下降到590吨,百姓们已经安居乐业。

如今,和阆中一样,南部县的所有的丘陵已经绿化,到处是桤、柏、松树的混交林,偶尔还有一枝半枝红色的丹枫。爬上高山环顾四周,隔着茂密的森林看不见人影,只随风飘来人们的说话声,真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了。

站在凌云山上,眼前除了青山外便是碧绿如蓝、清澈安静的嘉陵江水。江边的沙滩上有一方方麦田,麦苗绿油油的,麦田边有许多野菊花,黄灿灿的像菜花一样,江边有一条黛色的林带,这是新近栽种的防护林。

在前任林业局长敬春高和现任林业局长鲜铸昌的陪同下,我到了村民们曾给********下跪的保城乡,这里是南部县退耕还林的重点地区之一,全乡15个村,1.1万多人,但只有1万来亩耕地,宜林荒山倒有4.6万多亩。2001年退耕还林4000多亩,结合退耕还林,林业和农业部门正指导农民们栽种桑树、大枣、花生等经济林和经济作物,全乡的桑树已经栽种了7000多亩,有关部门已经发放了3000多张蚕种。除此之外,根据这里荒山面积大的特点,还提倡养兔、羊、猪等发展畜牧业。为了解决灌溉用水和人畜饮水,除对20多口病塘进行了整治外,还打了700多口井,大部分打出了水。为了解决交通问题,场镇和各村间已经修起了柏油路和碎石路。

但是,目前这里的生态环境依然脆弱,2001年又发生了严重于旱,造成小春减产、大春无收,退耕还林中植的树死亡近45%。老百姓们反映,当年口粮没有多大问题,但2002年就可能出现断粮的情况了。

林业局长鲜铸昌心事重重地对我说,南部林业虽然取得了成绩,但是目前仍然有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森林的综合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仍然比较脆弱。二是林种、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林种方面,用材林多、防护林多,经济林少;树种方面,慢生树多,速生树少;龄组结构方面,中幼林多,成熟林少。三是可利用资源贫乏,支柱产业未能形成。四是经营方式上仍以粗放型、低效益的传统方式为主,现代的、集约化的方式远未形成。五是林业部门自身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

因此他认为,生态建设任重道远,还需要继续奋斗,继续探索。

马桑精神

在对森林的滥砍乱伐中,四川一部分丘陵县森林覆盖率曾一度下降到不足1%,乐至——陈毅元帅的故乡便是其中之一。解放初期,乐至许多地方还是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还达15%,但是经过1958年以后几次大规模破坏后,到70年代末,只剩下了0.37%,森林基本被全部毁灭。

直到现在,许多老人还记得当时乐至的窘境。

地处“天府之国”四川盆地腹心,沱江和涪江分水岭脊上的乐至属于浅丘地区,森林被毁坏后,全县出现了3500多个光头山,基本全是“石骨子山”——接近石漠化的边缘。到处一片紫红色,往往几个生产队没有一棵树,甚至连芭茅草都没有。梁安区曾发生了这样的惨剧:一位复员军人为了砍一棵树作烧柴,冒险爬上了悬崖,但树还没有砍下来,他就摔下了悬崖,在一阵瘮人的惨叫声中被活活摔死……

没有树,连红苕煮火巴都成了梦想,老百姓们只有卖了粮食买烧柴。没有粮食便挖草根,每个人上山都扛着一把锄,背着一个背篼,拿着一个筛子,铲了草根后用筛子筛去泥土再背回家。一个强劳动力一天往往挖不到一背篼草根。

修房子没有木头,只有用竹子做檩条,乐至县自己连竹子都没有,只有到几百里外的宜宾去购买楠竹。当时整个县似乎回到了远古的石器时代,家里睡的是石床,用的是石柜、石桌、石风车;学校全是石课桌、石板凳;连办公室、影剧院也全是石头砌成的……

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占幅员面积的50%以上,有的区、乡高达80%,每亩地一年冲走的泥沙达7~10立方米。由于泥沙淤积,水库库容每年减少100万立方米以上。全县35万亩稻田中有10万亩被泥沙掩埋,无法继续耕种。农田里到处是沙堆、沙凼、沙沟,每年单挑沙便需4个月之久。

1959年发生特大旱灾、粮食减产三分之一,共1.2亿多斤。以后大灾、小灾不断,1981年发生大洪灾,洪灾又诱发了滑坡和泥石流,红泉乡等被掩埋。

转机出现在1981年,西南农学院毕业的王隆瑛担任了副县长(后又被老百姓们公选为县长,而且连任四届)。高大、潇洒的王隆瑛,性格直率,办事认真,学有专长,属于专家型的领导。上任后结合进行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区划,他向各乡各村发出了几千张向卷,题目是:

影响乐至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几知张问卷的答案竟惊人地一致,大家共同认为:生态恶化造成了社会经济发展恶化,制约了乐至的发展。有人甚至形象地说,每年国家投入的几百万建设资金,已经被泥沙全部淤平了。

考虑到乐至的实际情况,县委、县政府决心摒弃那种抓项目、办工厂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走一条生态经济型的道路,让乐至实现长治久安。

这无疑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决策,直到今天,它也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潮流。

但是,走生态经济型道路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王隆瑛紧紧地盯住了乐至县内那3500多个光头山。

这些裸露的石骨子山,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在四川省内便有35万多个,涉及80多个县。由于立地条件极差、水土流失严重,在“国土资源”中被列为“难利用地”,以致长期荒芜,成为四川盆地腹心地带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大难题,多年来在造林技术方面一直没有找到可行的办法。

王隆瑛和县林业局领导、技术人员们反复研究,反复调查,和林业局副局长、四川林学院毕业的杨俊光等人走遍了全县的每一个村、每一个山头,“皇天不负苦心人”,乡土树种马桑在他们的视线中出现了。

老百姓们告诉他们,马桑耐旱、耐瘠薄,过去在这些馒头山上曾生长了很多,后来由于缺乏烧柴,大多被砍掉,但是有的地方还能找到……

经过反复比较后,他们决定对马桑进行试验。

由于乐至一带的马桑几乎绝迹,县林业局便派人远征秦岭一带采种,采回后,对不同立地类型采用不同整地方式、不同播种期、不同播种量和播种方式,乃至不同的管护方法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并逐步总结出了裸露石骨子地上直播马桑的一整套造林技术。

三年后初见成效,万亩马桑试验林,不但造林成本低廉,每亩只需三五元钱,易于管理,而且成活后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在种植了马桑的地方会迅速聚土长草,在局部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上,便可以种树,达到乔、灌、草结合,近期效益和远期效益结合。

而且马桑本身还有多种用途,既可作为烧柴,又可沤青后用作肥料,除此之外,还可以喂养马桑蚕,染色效果比家蚕丝更好。

于是,县领导立下了“本届政府交绿山不交荒山”的军令状,决定将马桑种植技术向全县推广。

四川省林业厅对乐至的试验给予了大力支持,拨付了造林需要的育苗资金,县林业局建立了上万亩育苗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后按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打窝和栽种,两年内栽种面积扩大到6万多亩。

1988年,内江市林业局对乐至县的《裸露石骨子地马桑直播造林技术研究》课题进行了总结,并向简阳、资阳、安岳、内江、资中、隆昌等地推广。同年,中科院成都分院、四川省林业厅、四川省科委、四川省林科院等的专家对这个课题又进行了正式鉴定。

在鉴定中,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一研究成果“为加速绿化造林进度,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改良土壤,为开发利用裸露石骨子地开辟了新的途径”。“在这类土地上大面积造林获得成功,是紫色沙泥岩裸露石骨子地上造林技术的一大突破,填补了国内这方面造林技术空白”,“可在川中丘陵地区及国内同类型地区推广应用”。

“九五”期间国家林业部将这项技术向全国推广,目前,已经推广到贵州、云南、甘肃、广西、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区。记者们誉之为“马桑精神”。

199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对这项成果颁发了科技进步二等奖。被专家们称之为“川中希望”。

在探索和试验马桑直播造林技术的同时,乐至县又营造了1.5万亩水土保持试验林。鉴于盆地腹心人口稠密、农林矛盾突出,乐至县又摸索出了新的办法,充分利用田埂、宅周、路边、水边种植桑树、果树、竹、桉等植物,建立疏透结构型农田林业,将经济、用材、防护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薪炭林为重点,用材林、经济林相结合的一林多用、多层次、多效益的防护林体系。

在乐至出现了这样的顺口溜:“坡顶马桑戴帽,坡肩柏(树)马(桑)混交,山腰桤柏相间,崖脚油桐走边,地棱地坎乔、灌、草,田坎土边栽桑蜡,溪河公路拴绿带,零星片地建小园,四旁宅周果竹桉……”

1986年乐至县森林覆盖率从不到1%上升到10%,这是乐至县生态环境建设的一次飞跃。1987年,中央绿化委员会授予了“全国绿化先进县”称号。

1989年王隆瑛被评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这一年乐至的森林覆盖率已经上升到15%以上。

国家开展长防林建设后,乐至县被列为四川省的试点县之一,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提出了“抓住长防林建设新机遇,把林业建设推上新台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奔小康”。采取“谁受益,谁负担”,“国家补助为辅,群众投劳投资为主”的办法,营造了长防林61万多亩,其中防护林约占60%,经济林占28%,用材林和薪炭林约占12%。全县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地,昔日紫红色的石骨子山全都变成绿色了。

通过长防林建设,乐至县土壤的年均流失量减少了93%,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60%,稻田种植面积由25万亩恢复到32万亩,单产由30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旱灾和洪涝灾害都大大减轻,农民的生活大大改善。“红苕煮不火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绝大部分农民修起了大瓦房。桑树的大发展——全县种桑1.6亿株,使乐至蚕茧的产量仅次于宁南,达8万担至9万担,居四川省第二位,仅此一项人平便增收70至80元。乔、灌、草结合以及大量作物稿杆又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全县养猪40多万头、养羊40多万头、养育的黑山羊还是出口品种。

如今,一走进乐至县,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便是一片青山绿水。当然,最吸引人的是那些矮矮的桑树,树干上全涂上了白白的石灰,矮矮的躯干上端顶了一个大大的、绿叶茂密的脑袋,既滑稽又可爱,让人会联想到童话《白雪公主》中那些可爱的小矮人……如果细心地观察一下,桑树下面还有绿油油的牧草,已经一两尺高。这种桑草结合的模式,是乐至的又一项创造,它既解决了林牧之间的矛盾,也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统一。

乐至生态建设和林业的立体结构,不但在国内引起了反响,而且在国外也引起了许多专家的注意,先后曾有3万多人到乐至参观、考察,其中包括日本、德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态专家及联合国粮油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国内部分农林院校把乐至的生态治理经验列为教材;马桑直播造林技术推广和马桑饲养已被国家列为“星火计划”,国家已投资在乐至建起了马桑蚕制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