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
2759400000059

第59章 永久的消逝(1)

无可挽回的物种绝灭

关于全球环境问题,人类最难解决的是什么?有的专家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丧失。

生物多样性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2001年,荷兰环境部长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

可持续发展主要控制三个变量,一个是能源,一个是生物多样性,一个是空间。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2001年也发表了一篇文章《谈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关于全球环境问题有各种说法,我认为主要有四大类全球环境问题,一个是二氧化碳,就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带来的是气候的变化;一个是臭氧层的破坏;还有就是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海洋污染,特别是国际海洋的污染。只有这四个问题涉及到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是全球性的。而酸雨、热带雨林、荒漠化,都是局部地区,部分国家的环境问题。前面说的四个问题其中三个问题人类最终都能找到解决办法。比如气候变化问题,现在发达国家要在2008~2012年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1990年水平并有所减少,加上植树造林绿化好了,水能、太阳能、风能发展了,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可以稳定的。CFC的问题现在已有了解决办法而且进展较快,发达国家在1996年就停止生产和使用了,发展中国家有10年的宽限期。臭氧层可以逐步恢复和补上去。陆源污染可以解决的话,海洋污染就可以解决。惟独生物多样性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随着人口增长,社会发展,生物多样性一直在减少。一个物种的产生是非常困难的,而物种的消失是很容易的。大家很少听说世界上有什么新物种产生吧,有时报道发现新物种,只能说过去没有发现而不是新产生的,物种总在减少。……物种丰富了,生态系统就比较稳定;物种简单了,生态系统就比较脆弱。生物多样性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源泉。

迄今为止,人类知道的生物约有170万种,有人推算,可能实际生存达五六百万种。而据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工作小组报告:美国一位昆虫学家在考察了亚马逊河流域热带森林之后认为,世界物种数量可能达1000~3000万种。

在过去1亿年中,一般每27年便有一种植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每个世纪大约有90多种脊椎动物消失,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曾出现恐龙类动物的大消亡。而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消费的不断增长、对生物资源无节制地滥用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物种灭绝的速度也不断加快,达到了自然状态灭绝速度的100倍、1000倍,很多物种未被定名即已灭绝,大量基因丧失,生态系统日益脆弱。

据联合国发表的《全球性物种多样性评估报告》称,人类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使近3万种已知生物面临灭绝的威胁,其中约有5400种动物和2.6万多种植物。

《世界生命体系》创始人詹姆斯·福勒曾提出警告说,10年前,全世界平均4天有一种动物绝迹,而10年后的今天,平均每4小时就有一种动物在地球上消失。而这些物种每一个都是经过几千万年的演化而来,灭绝之后,人类便永远失去了农业和医药方面的大量珍稀来源,在抗御灭绝性疾病时便更加软弱无力。

国际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日益重视和关注。早在联合国1972年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便已经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决议。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等共同制定了《世界自然保护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维护基本生态系统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持基因多样性及物种和生态系统持续利用,强调保护与发展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1987年世界环境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再次强调了国际社会调整政策,降低对资源的消耗,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并使各种生命继续生存的必要性。

1992年150多个国家首脑共同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这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过去,世界上除了战争、禁止核试验等问题外,还很少出现这种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签定,标志着这一工作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行为。

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居世界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据不完全统计,有种子植物3万种,脊椎动物4000种、无脊椎动物20多万种、昆虫15万种、苔藓2100种、真菌和地衣4万种、细菌和放线菌约1000种,但同是又是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据国家环保总局1999年6月发表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称:“中国被子植物有珍稀濒危种1000种,极危种28种,已灭绝或可能灭绝7种;裸子植物濒危和受威胁63种,极危种14种,灭绝1种;脊椎动物受威胁433种,灭绝和可能灭绝10种。”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徐仁等调查研究,近2000年来,在我国仅有据可查的就有100个种和亚种兽类与127个种和亚种鸟类绝迹,近50年来,野鸟、高鼻羚羊、凤头麻鸭等10种珍稀鸟兽已相继绝迹,大熊猫、野骆驼、野象等20余种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了156个,接近1/4,形势确实十分严峻。

而随着长期以来对森林的滥砍乱伐,森林中的各种低等植物、微生物和各种动植物也随之消失——其中包括许多人类还并不知道的物种。专家们认为,这种物种的绝灭比珍稀物种的灭绝更为可怕。现在癌症、艾滋病等药物的研究,大多在植物和微生物中筛选提取。

人类自诩为文明的谛造者,但却常常用自己的愚蠢和贪婪破坏着文明;我们重视自己的生命,却常常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剥夺了其它生物生存的权利,忘记了地球上还有上千万物种;野生动物的领地已经被人类的活动、人类的破坏变得越来越小,并且被分割开,形成孤岛化、片区化,使它们的生存越来越困难。2001年春天,四川成都的新闻媒体曾连续报道了大熊猫频频下山,在成都市周边县市出现的消息。许多专家认为,这是大熊猫野外生存仍受威胁的重要证据,而大熊猫野外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森林的锐减和栖息地的破碎化。

近年来,我国对大熊猫、华南虎、扬子鳄等珍稀濒危动物给予了很大关注,但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却仍然十分薄弱。对大多数野生动物的数量、分布区、栖息状况、受威胁程度以及人类对其生存的影响并不了解,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的监测几乎还是空白。

我国西部地区既是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又是许多独特动植物种的富集区,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再加上人口迅速增长的压力,使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恶化。据2002年初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称,西部9省(区)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便达1494亿元,相当于同期GDP的13%,间接和潜在的损失就更大,而这些计算中还没有包括基因、物种的消失和生态功能失调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