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
2759400000014

第14章 索南达杰的家乡(1)

野生动物的保护神

第一次在报纸上读到索南达杰的壮烈事迹时,我便不仅仅被感动,而是被震撼了。

以后我又在电视上看见了索南达杰的故事,我再一次被感动和震撼。因此到玉树后,我决定无论如何要去索南达杰的家乡,探望他的妻子和孩子。

杰桑·索南达杰是土生土长的玉树州治多县人,毕业于青海民族学院。毕业时,学院领导曾要求品学兼优的他去北京民族出版社或留校工作,但都被他拒绝了,他说:“我是藏民族的儿子,我离不开生我养我的那个地方,那里需要我!”

1994年元月,正是高原上狂风怒吼、滴水成冰的日子,伴着天地间无边无际的大雪,担任治多县委副书记和治多县西部工委书记的索南达杰,遵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率领工作组第12次进入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可可西里腹地进行考察,为开发可可西里提供资料。

临行前,他曾对一位同窗好友说:“这次去可可西里是凶多吉少,因为这个季节也正是不法分子大肆猎杀珍稀野生动物的时候,万一我回不来,托你多关照一下我爱人和两个孩子……”

谁知这句话竟成为谶语,他果然再也没有回来,把善良而无畏的灵魂永远留在了可可西里的土地上。

“可可西里”蒙古语意为“美丽的少女”,但这美丽的少女却绝不让人轻易接近,因此又有了“无人区”之名。人们说,从可可西里走出来的每一个人,只要一看到青藏公路便会流泪,因为他们意识到终于从那个无比严酷的“生命禁区”又回到了人间。这里平均海拔达5300米,90%的土地是常年冻土层和冰川,最冷的地方年平均气温在—100C以下,而且整个地区可饮用的淡水极少,几乎只能靠喝雪水。

但是,可可西里又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让索南达杰魂牵梦萦的地方。

这里不仅有大片美丽的、可以利用的草场,有储量丰富的砂金和别的矿产资源,而且还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特别集中的地方,是珍稀动物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盘羊、猞猁等的天然乐园。每当几百只、上千只藏羚羊或牦牛成群结队轻盈地在闪着银光的雪原上掠过时,竟像天地间晃过了一道道明亮的闪电,构成了奇特、壮丽的稀世美景和一曲曲欢乐高昂的生命之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藏羚羊绒制成的披肩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流行,成为贵妇人们时髦的装饰品,价格比黄金更为昂贵。于是在金钱的的贪欲下,大批偷猎者便拥入可可西里和长江源头其他地区。制造一条头巾的羊绒需要猎杀28只藏羚羊,于是大批藏羚羊便尸陈荒野,它们被活活地剥了皮,眼睛一直绝望而痛苦地瞪视着,让人看了后刻骨铭心……

有人曾说,可可西里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濒死的藏羚羊的眼睛。正是为了保护这些柔弱而美丽的生物,索南达杰才在和偷猎者们搏斗中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几天后,当他的妹夫扎巴多杰率营救队在冰天雪地里找到索南达杰已经僵硬的遗体时,他仍然瞪着愤激的眼睛像雕塑一般跪在雪原上,还保持着举枪射击的姿势……

从此,藏族人民便称索南达杰为野生动物的保护神。

现在,可可西里已经被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是索南达杰发现的。可可西里因索南达杰而更加美丽动人,索南达杰因可可西里而永垂不朽。

索南达杰是新中国和平时期为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倒在暴徒枪口下的第一位********。

这耻辱而沉痛的事件还会重演吗?

美丽的隆宝滩

从玉树到治多县又是没有车,但是和过去多次在最后关头“遇难呈祥”一样,终于出现了转机——青海省畜牧厅一位姓葛的副厅长要到治多、曲麻莱一带检查工作,听我说明来意又听说我来玉树时曾在驾驶室过了一夜后,竟表示“十分感动”,毅然答应把我带走。当时他的车已经“满员”,但他临时决定把一位随行的工作人员留在了玉树。

上车时,年轻的葛副厅长(后来同行的人告诉我他只有三十四五岁,是通过公开考试进入领导行列的)还十分客气地坚持把驾驶员旁边最好的坐位让给我,自己到后排去和另外两位工作人员挤在一起了。

原来,他和畜牧厅的工作人员们已经在高原上连续奔波了31天,对草原退化和水土流失的情况十分担忧。昨天他们本来是准备到扎多县去的,但路上遇到了大坍方,于是只得连夜折回并改变了方向。

玉树县附近的草原上绽开着许多蓝色和紫色的花朵,一嘟噜一嘟噜盛开的鲜花快活地簇拥在一起,宣告着这是草原上花的季节,把绿缎子般的草原打扮得十分优雅。这些花朵里有毒草翠雀和乌头,也有中药材黄芪,但藏区人民只对挖虫草感兴趣,黄芪倒被留下了。

离玉树县80多公里,我们路过了隆宝湿地保护区,青海四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在这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的山间盆地周围是连绵的群山,通天河的支流益曲像一条蜿蜒的玉带从盆地中穿过,形成珍珠一样大大小小的湖泊和银钱般喷涌而出的泉水。在小溪和湖泊中栖息着鱼、蛙和各种小的浮游动植物。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鸟类的又一个乐园。每年春天,都有许多候鸟从南方飞来,在这里筑巢、产卵。特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有关组织列为濒危物种的黑颈鹤更喜爱这个美丽的地方。我国仅剩下黑颈鹤200多只,但据2001年考察,隆宝滩便有100多只,于是便得到了“黑颈鹤之乡”的美誉。

湿地与陆地、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环境专家们常说,如果认为森林是地球的肺,那么湿地就是地球的肾。

什么是湿地呢?国际《湿地公约》是这样规定的:“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等,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我国一般为2米)的水域。”

湿地不仅可以涵储水源、净化水质、直接向人类提供水资源,而且在保持生物多样性、控制水土流失、减少环境污染、调节大气湿度、温度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而“青藏高原湿地”在整个地球的湿地中,更有独特的地位和生态价值。隆宝正是这样的湿地之一。

从公路上望去,整个隆宝滩不像湿地而更像一片茂密的、碧绿的草原,水潭和湖泊只像一颗颗明亮的珠子。高贵的天鹅、珍稀的黑颈鹤、活泼的黄鸭等野鸟都看不清楚,只在它们蓦地飞起时,阳光辉耀下,可以瞥见一片片晶亮的白色或黑色,这是鸟儿们美丽的羽毛。

过去,当地的乡民们常常在公路边叫卖野鸭蛋和天鹅蛋,一元钱一只,但经过近年来进行生态环境和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宣传后,已经没有这种现象了。

中午,我们在路边的小溪旁吃了一顿野餐。四周是绿茸茸的青草和蓬勃怒放的鲜花,到处是宛转歌唱的鸟儿和浑身亮得像黑宝石一的牦牛。细细的、一缕一缕的和风,无拘无束、袅袅娜娜地抚模着我们,风在草原上掠过,阳光在草原上掠过,牛羊在草原上掠过,藏族姑娘们悦耳的歌声也在草原上掠过……望着远处的经幡在微风中抖动、呼吸着高原上一尘不染的空气,感受着远离尘嚣、天地人合一的静谧和美妙,世俗的欢乐和痛苦、功利和得失仿佛都离我而去,和亘古不变的大自然相比,它们变得那样的淡薄和渺小……

访索南达杰的家人

下午两点多钟到了治多县。司机告诉大家,这辆高级的英国越野车——中英合作项目提供的——轮胎竟也破裂了。这是我到青海后第四次遇到轮胎爆裂的情况。

换了轮胎后葛副厅长一行继续向曲麻莱进发,而我留下在治多县考察。

当天晚上,我去了索南达杰的家,并且向他的夫人献上哈达表示敬意。

索南达杰的夫人才仁是一位面容端正、眉目清秀的中年妇女,神情温柔中透出善良。八年前索南达杰牺牲后,记者们曾采访过她,并且问她有什么要求,当时她哽咽着这样回答:

“感谢你们来看我们,我没什么可说的,更没有什么要求。孩子的父亲为那一片土地把生命献上了,作为生者,我还有什么理由提啥要求呢?我唯一的愿望就是把两个儿子培养成才,为保护和开发可可西里做出贡献,完成他们父亲没有完成的事业;如果可能,我也要去可可西里……”

贤慧的妻子和伟大的母亲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如今她已经是治多县公安局副政委,长期和各种违法行为——包括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斗争。大儿子22岁,瘦瘦的,身材有些单薄,但却是一位“林业公安”,守护着高原上极为宝贵的森林;小儿子18岁,圆圆的面孔,还没有完全失去孩子气的柔和,身材比哥哥健壮高大,正在警校学习。总之,全家人都继承了索南达杰的事业,献身保卫高原这一块纯净而美丽的土地。

大儿子过12岁生日时,父亲曾送给他两块自己精心挑选的美丽的小石头,并且告诉他:“这是我们可可西里的石头,你要好好保存它,长大后,你要努力为开发可可西里做贡献!”

儿子永远记住了父亲的嘱托。

继承索南达杰遗愿的,除了妻子和儿子,还有他的妹夫扎巴多杰。

扎巴多杰本来在玉树州担任州********和法制工委副主席,但索南达杰牺牲后的第二年他便毅然辞去了这些职务回到治多县,请求重建西部工委,继续考察、规划和开发可可西里。

和当年索南达杰一样,他担任了县委副书记和西部工委书记。在国家没有拨一分钱的情况下,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武装反偷猎队——西部野牦牛队,常年驰骋在雪域高原的冰天雪地里,和偷猎者进行斗争。三年中破获了偷猎案62起、抓获偷猎者24人,缴获各种枪支56支、子弹9万多发、藏羚羊皮3180张。让不少偷猎者和其他不法分子胆战心惊,望风而逃。

他是突然死去的。他的死因至今是一个谜,但是现任治多县副县长罗西然坦率地对我说:“不管他是怎样死的,但他对可可西里的贡献是肯定的!”

一个只有2.3万多人的国家级贫困县,竟先后有两位********为开发可可西里乃至保护野生动物献出生命,这在全世界恐怕绝无先例,的确足以令人感动和叹息了。

据说在为扎巴多杰举行天葬那天,有200多只鹰在上空盘旋,尸骨在三个小时内就被群鹰叼食净尽,这种情况在天葬中是不多见的。藏族同胞们认为,来的鹰越多,天葬的时间越短,灵魂便超度得越快,进入天堂便更加迅速。

八年过去了,索南达杰的壮烈牺牲终于引起了国家对可可西里这块土地的重视,令索南达杰梦绕魂萦的可可西里已经正式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尽管保护区条件仍然很差,但是自从2002年2月开展“可可西里保护生态和藏羚羊志愿者活动”以来,短短两个月内,全国各地报名者便达4000多人,最大的64岁,最小的16岁,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各地。一些企业和组织为保护区提供了大量支持,改善了生态保护和反盗猎斗争的条件。

由于加强了宣传和保护工作,加大了执法力度,发案率大大降低,2002年元月到7月中旬竟没有发生一起既遂的盗猎藏羚羊案件。为了拯救藏羚羊,许多保护人员放弃了节假日,放弃了和家人团聚,常年坚持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无人区”爬冰卧雪,在冰川雪岭或沼泽泥泞的环境里坚持工作。巡山队员们几乎每天只能吃上一顿热饭、只能睡上四五个小时,日以继夜瞪着警惕的眼睛保护着可可西里和周围的广大区域。

特别长江源头沱沱河、卓乃湖保护站条件更为艰苦,在这渺无人烟、呼口气也会结冰的地方,保护人员们竟长期只能住帐篷、睡地铺,有的队员晕倒在巡山途中,有的患上了心脏病、肺水肿、关节炎等各种疾病……

但是,正是由于他们大智大勇的无私奉献,“美丽的少女”才重新焕发光彩,“无人区”才重新成为高原上珍稀动物的天然乐园,才终于遏止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西部高原上对野生动物的大屠杀。

当看到这些可喜的开端时,英雄的在天之灵该也会得到一些安慰吧?

没有照明电的县城

治多县接待我的副县长罗西然毕业于畜牧学校,身强力壮的他曾经不只一次去过长江源头格拉丹冬雪山,不久前2001年夏天,44岁的他还陪中科院一位50多岁的水利专家和一位30多岁的植物学家到格拉丹冬考察。

他向我描述了格拉丹冬美丽的景色。

格拉丹冬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雪山群,南北绵延50多公里,雪白晶莹的冰雪峰峦像一面巨大无比的墙壁遮住了蓝天。主峰海拔6621米,形状极向一把刺向天空的利剑。格拉丹冬的藏语含义就是“高高的山峰”,藏族同胞们称它是“神鹰都飞不过去的地方”。它不仅仅是唐古拉山脉的最高峰,而且比欧洲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脉主峰还高出1800米,比高加索山脉主峰高1000米,正是这伟大的雪峰孕育出了中国伟大的长江。

在格拉丹冬到处都可以看到冰川,大大小小的冰川有十几条,其中岗加曲巴山谷冰川最引人注目。冰川的下段有奇异的冰塔林,远处望去,极像正在盛开的白莲花。白莲花无数晶莹皎洁的花瓣重重叠叠堆积在一起,映着太阳光和高原透明的蓝天,让人想起了天堂。还有许多冰桥、冰洞、冰蘑菇、冰帐篷……真是一个水晶雕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