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
2749100000040

第40章 家书里的向阳湖

——读郭小川的干校家书

当电子邮件和短信满天飞舞,越来越少的人会提笔书写家信,于是有先知者感到了某种危机,发起了抢救家书的行动,并建起了专门的家书网站。

打开网站,在家书的分类中,有两类备受我关注,一是“****”家书,一是知青家书。如果说战地家书、海外飞鸿分类得如此自然,那么,“****”家书和知青家书却一定是独特的,一个没有战争与移民的时代,却拥有着那么多的离别,拥有那么多的家书,其本身在告知人们: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

作为针对文化的一场革命,文化人及其子女受到的影响尤其大,比如诗人郭小川和他的家人。七十年代初,当郭小川下放向阳湖“五七”干校的时候,他的儿子在北大荒,两个女儿在河南农村插队,妻子则在河北邢台。一家五人分处四个地方,最主要的联络方式当然是书信。

读郭小川的干校家书,品读的是一个时代,品读的是郭小川本人,品读的也是那个特别岁月的中国家庭。

郭小川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林业队麦子亩产四百八十斤,是一次跃进,令人欣喜。”他反复告诫孩子,要认真学习******著作,当好革命接班人,并深刻剖析自我思想上的“毒瘤”,如“过去,我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教训人的口吻,这些玩艺儿,我现在已不忍卒读。”“我之所以犯错误,首先是动机不纯,态度不严肃。”他还对女儿说:“不要忘记,我们都要改造啊!”对于完全是子虚乌有的“516”分子,郭小川在给夫人的信中说:“参加‘516’的人,比想象的多得多……‘516’的骨干分子是很坏的。”“你们那里也在批‘516’,这是好事。”不知道是哪样一股神力,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发出了相同的声音,人们普遍地看不清眼前的世界,甚至看不清自己,郭小川当然不例外。

郭小川的干校家书展现更多的是郭小川自己,是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后期的心路历程。1970年,刚到干校的时候,他在信中说:“昨天第一次下水田劳动,这真是不平凡的战天斗地的生活。”1974年,他在信中表示:“我来干校已经四年半,来得最久的已经五年零四个月了。一生中有几个五年,当然五七道路是应当走下去的,但没有工作,总在这里劳动,也是个问题。”可见,此时的郭小川通过几年的干校生活,他开始了独立的思考。此后,他写下“在如此复杂的阶级斗争中,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自己心中无鬼,没有做过任何见不得人的事,就可以放心吗?显然不是这样,事实打破了这种天真的想法。”显然,此时的郭小川,经过“****”期间的一系列莫须有罪名的打击,已经从开始的盲从进入深层次的思考。

读郭小川的家书,我对他充满了同情。郭小川身体不好,牙疼不止,还受到失眠的长期困扰。肝炎、肝大、血压高、心绞痛等很多病都在缠绕着他。1970年,他在咸宁给家人的信中说:“十月二十一日,忽然发了高烧,我仍未休息;二十四日一看,肝又大了二指;二十六日,发现血压高到100/160。”1974年,第二次到咸宁干校后,他在家信中写道:“来后犯了二十多次病,晚上又不能吃饭。”像这样关于生病和看病的记录在家书中比比皆是,连干校组织的很多活动(如游赤壁)他都不能参加,原因是没有劲走路。可以想见,干校期间,郭小川与病魔做的是怎样艰苦的斗争。

这样一位党的领导干部,一位成就卓著的诗人,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长期独自生活,还要参加农业劳动。就算是需要出外看病,还得层层请示,但得到的答复往往是就地治疗,虽然当地根本无法医治。

困境下的诗人更需要亲情的抚慰。他给儿子写信,给女儿写信,给夫人写信,给儿媳写信,不断诉说着自我的境遇。而在书信的字里行间,又无处不体现着他对家人的爱:“梅梅(郭小川的女儿)要钱吗?要多少,速来信”、“这几个月来,我一直是很紧张的,我又得买药,又买火车票。反正先满足你们再说吧,我在外面可以借钱用。”

他不断地提到钱,给孩子寄钱,给全家算经济帐,包括如何借债,如何还钱,都写得一清二楚。透过郭家的帐单,我们依稀可以感到,在那个物资生活并不丰富的年代,郭家的生活水平并不落后的,比如可以买照相机、钻石手表、手风琴等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年文化人在政治上受打击的时候,在经济上还是有着一定的地位。

郭小川是不幸的,作为一个诗人,过早地与世长辞,过早地结束了写作生涯;作为一个备受“******”摧残的诗人,在“******”打倒后,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更多的阳光。他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三个优秀的儿女,还有一个执着的妻子,全家人呕心沥血,在他逝世后整理出版了他的全集,同时把他的家书公之于众,让更多的人研读他,纪念他。

在离乱岁月靠书信联络的郭家人,最终在北京团聚,而且都工作在文化战线,延续着郭小川的文艺生命,这个结局该是让读者欣慰的。

花开花落,月盈月缺。时光无情地流逝,当年郭小川用家书支起了一个离散却完整的家庭,再现了一段非凡的岁月。今天,促使我们在回望中嗟叹,在嗟叹中思考,在思考中面向未来。我们必将在突破历史的同时,为我们的时代注入更多新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