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
2749100000023

第23章 臧克家:向阳湖的亲情、友情与乡情

1969年,从北京南下向阳湖干校的时候,臧克家已经是一位64岁的老人,身份是“黑帮”分子。

亲情的煎熬

写思想汇报来,一动笔就是万余字,在连队作检讨一讲就是一个多小时。超常的精神磨砺下,老诗人干涸的心灵极度渴望亲情的滋润。

虽然夫人和小女儿都在咸宁,但身处不同的地方,极少有机会见面,相互交流主要靠的是信件。他给小女儿写信:“小苏伊!快来信!爸爸想你!”他给夫人写信:“值夜班六时半下班,起来吃饭,极为高兴地看到了你25号夜间写的信,读了又读。”字字句句里,溢满对亲情的热切向往。

然而,畸形时代扼杀着诗人心头这点可怜的期望。只有十多岁的女儿苏伊实在看不懂这场政治运动,更看不清周围的人,当然也包括她的父亲。那年春节,她和妈妈到爸爸的所在地团聚,正当她兴高采烈地准备到食堂与大家一起吃年饭的时候,却被通知:臧克家是“黑帮”,全家没有资格与“革命群众”聚餐!年少的苏伊遭遇当头重棒,那一餐团年饭,她吃得如同嚼蜡般地难受。不久,苏伊的老师又专门找到她:“知道你爸爸是什么人吗?他是****反社会主义的黑帮……我看你倒像个资产阶级的阔小姐”,来自老师雪上加霜般的打击,让苏伊感到了透心的冰凉。为了保护女儿,母亲违心地要求她与父亲在思想上划清界线。一连串的事实动摇了父亲在苏伊心中的形象,她决定暂时离开父亲。

她不再与父亲团聚过节,撕掉了记录父亲的日记,就连父亲托人给她送来生日礼物,她也没有只言片语的回复,虽然带信人反复央求:“多少写一点也好。”

女儿的行为极大地伤了臧克家的心,“我非常难过”,他说。就这样,和女儿同在咸宁三年,父女仅仅见了三次面,只共同过了一个不愉快的春节。更多的时候,女儿对爸爸怀着敌对的情绪,故意和他保持着距离。

许多年以后,当年帮助带生日礼物的叔叔对苏伊说:“你当时真该给你爸爸写封回信,哪怕几句话也好,你不知道当我告诉你爸爸你没带回信时他那种表情……”

干校时的老诗人,在亲情的渴望中煎熬着。

友情的滋润

身处劣境之下,方能体会友情的异常珍贵。由于被划为“黑帮”分子,臧克家在向阳湖有病也不能请假,加之超强度的体力劳动,他终于病倒了,脉搏细弱得摸不到,十分危险。情急之下,作协晚辈吴昌泰火速请来医生,挽救了他宝贵的生命。向阳湖的伙食很差,同住一室的冯牧悄悄买来罐头解馋,每次都是瞅准机会,偷偷地与臧克家一起享受难得的美味。在与张光年共同看菜园的日子里,两人总是对坐着聊天,体会一份浓浓的友情。十多年后,张老还专门作诗纪念那难忘的时光:“与君共守向阳山,谨访狐鼠伸黑爪。最是夜阑人静后,踏雪巡山直到晓。”

上述片段均出自臧克家的《向阳湖散记》,忆起那段时光,他写得更多的是一个个友人和一段段友情。朋友的关爱与交流,是他特殊时期特别的甘泉。当他离别向阳湖的时候,面对朋友们的相送,诗人一步一回头,泪洒衣襟。

历经苦难的人,常常会视苦难为财富,臧克家正是如此。回到北京两年后,根据向阳湖的经历,他写下了一组诗,后结集为《忆向阳》。

《忆向阳》再现了向阳湖时期的农耕生活,讴歌了农村的广阔天地和天地间的人民、同志和集体。此时,干校的校友已回到北京,臧家的客厅里常常被当年的“五七”战士挤得满满的,老诗人充满激情地为大家朗读其中的诗句,每当这个时候,客厅里就会鸦雀无声,每个人都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中。接下来就是热烈的讨论,哪个场景还要加进去,哪个字要改一改……。遥远的向阳湖,远去的向阳湖岁月,重现在北京的文化沙龙中,向阳湖时期的友情在这里获得了延续和升华。

乡情的浓烈

臧克家对向阳湖更有一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情。

由于身份特别,干校的很多人对臧克家畏而远之,避之不及,生怕受连累。但是,向阳湖的贫农社员却把这位北京来的文化人视为贵客,宁可自己挤一点,也要把家里最好的房间让给他住:“不是听毛主席的话,请也请不到你们到向阳湖来啊!”这话听起来是多么的暖人啊!他们手把手教他插秧,帮他缝补衣裳,晚上回来晚了,还专门为他留下烫脚的热水。女儿被“革命群众”挡在门外,农民大娘心生怜悯,偷偷地往女儿口袋里塞上米花糖!难怪在《忆向阳》里,老诗人深情回忆当年的乡亲:“分别三年久,相思逐日长,山高水重重,犹如在身旁。”

其实,在很多年以前,臧克家就有一份深厚的农村情结。他出生在山东诸城臧家庄,在一个叫做马耳山的山脚下长到14岁。长满庄稼的辽阔田野,波光粼粼的河水,宁静的小树林……留给臧克家终身难忘的美丽回忆。走出诸城后,他当过兵,上过大学,做过老师和编辑,而他最快乐的时光往往是在回到农村的时候,比如在一个农村学校临清中学当教员,臧克家就陶醉在这个清幽、僻静的环境中,做过几年优秀的教师,他说那是他人生旅途中珍贵的美好回忆。1938年,抱着抗日的理想,作为宣传抗战的文化人士,他数年奔波在湖北的大别山一带,与湖北的乡村结下了一段深深的情缘。对于自称是一个只爱“乡村里柳梢上挂着的月明”的“乡下人”而言,南下向阳湖,真如臧克家所说的:“鱼儿归大海,鸟儿入森林。”

身处苦境中的人,往往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咀嚼,一种是超越。臧克家显然属于后者。从北伐战争的炮火中走来,从血战台儿庄惨烈的战场中走来,从大别山的崇山峻岭中走来,臧克家目睹过太多残酷、血腥、愤怒和无奈,他由此获得的宽广眼光和胸怀无凝增强了在向阳湖的承重力。他平静地接受着这段岁月的不公,还感恩于向阳湖的劳动强壮了他的体魄,感恩于向阳湖时期宣布了对他的“解放”。

带着这种情怀,他说:“人,回到了北京,而心,还在咸宁”。也是带着这种情怀,他在逆境中珍视与体味着亲情、友情和乡情。用最积极的人生态度,战胜苦难,迎来了生命的又一度勃发期。

他的小女儿苏伊,则一直珍藏着父亲当年送的生日礼物,作为对父亲永久的愧疚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