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人·炼狱:小女子品读向阳湖
2749100000021

第21章 韩仲民:读书的境界

韩仲民是爱书和爱读书的。从上中学开始,每天下课后他就在书店门市部里看书,一看就是数小时。他本来大学在读,可是为了能每天与书为伍,他决然地中断了学业,去报考书店营业员。“****”期间,他下放咸宁 “五七”干校,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他随身的包里都装着书。在向阳湖放鸭子,他就一边放一边看书,晚上回来,他还要在蚊帐里读书。从干校回京后,他一钻进书房常常就忘了时间。

因为对书也有份独特的感情,我也了解过许多爱书人的故事。但是,读了韩仲民的《砥砺集》,我方明白,读书也是有个境界高下之别的,比如韩仲民,他在书中就读出了一种真境界,一种高境界。

纵观爱书者,往往有一个共同的感慨,那就是一个人时间与精力有限,想看的书太多,能看的又太少,因此所涉猎的范围总是无奈地受到局限。而韩仲民几乎是个奇才,他会俄、德、英、法四种外文,他一生从事出版工作,除了对书籍编篡有专门研究,又在文物、易经、考古等多个领域进行了特别深入的钻研,并且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就拿《砥砺集》来讲,其内容的丰富,就像带你进入一部百科全书,一会是评马克思、列宁等领袖人物对书的研究,一会是学习鲁迅笔记的体会,一会是论《周易》,一会是解释云梦秦简,一会又说到马王堆汉墓。虽然主题都是围绕着出版和编篡,但是,内容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从地面到地下,几乎无所不谈。透过这些字里行间,一个博览群书、才华横溢的学者形象耸立在我眼前。而在这些成绩背后,凝聚着韩仲民作为一个读书人的多少智慧和心血,让人不得不油然而生敬意。

大凡读书人,也往往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青睐自我兴趣,表现在选书和读书上常常以兴趣为主。韩仲民当然也有自我兴趣,但是,他能将兴趣与工作进行完好的对接,并以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让兴趣服从于工作,与环境相适应,这是尤其难得的。在出版社负责宣传工作,他就认真地阅读出版的每一种新书,撰写出有份量的宣传文章。后来从事全新的文物编辑工作,他又利用一切时间,阅读大量的古籍,而且在古籍研究领域达到相当高度。在向阳湖“五七”干校期间,受阅读范围的限制,也为了写检查的需要,他就十分认真地读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来,结果后来写成了《马克思恩格斯书评集》和《马克思恩格斯序跋集》。他担任《鲁迅手稿全集》编辑委员会成员,又认真地钻研起鲁迅手稿,还写出不少心得。可见,他的阅读从来不是被动地吸收知识,更表现在将这些知识积极、主动地奉献给他的岗位和社会,我们能说这不是一种更崇高的读书境界吗?

韩仲民显然在文字里读到了一份真性情,一种人生真价值。现代中国耳熟能详的文人、学者很多很多,可是知道韩仲民的民众却是少之又少。我们当然不能因此否认他的学术地位和价值,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个大学者其实很寂寞的现实。然而他并不以为然,他习惯了为人作嫁的编辑和出版人身份,他甘愿为此付出无比的心血,夜以继日,孜孜不倦,永不言苦。他取得了丰厚的学术成果,比如《中国书籍编篡史稿》获中国编辑出版理论图书评奖。他为这本书花费了10年的心血,那是一个独特的学术范畴,是人们眼里的“偏门”, 他把这一方角落打理得姹紫嫣红,虽然一时还没有更多的人闻到花香,但他乐于在这个领域默默地耕耘,苦苦地跋涉,不悔也不弃。

他留给我们的最大遗憾是以59岁的年龄匆匆谢世,以至没能走上高高的领奖台,为他的《中国书籍编篡史稿》领奖。对事业的过分执着,做学问的无限勤奋过早地耗尽了他的生命,用王仿子先生的话说,那是一支蜡烛两头烧,他给自己点燃了两头,熬干了自己。就是在病榻上,他还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帛易说略》。可以想见,他其实还可以为我们留下更多珍贵的精神财富。

我在咸宁市邀请当年下放向阳湖的京城文化人活动上,认识了韩仲民的女儿韩聪,进而读到了《砥砺集》。与韩聪同时前往向阳湖的,还有书籍装帧设计家张慈中和他的女儿张姗姗。看到《砥砺集》中,韩仲民去世后,韩聪强忍悲痛替父亲领奖的片段,我就想起张姗姗在餐桌上为老父亲夹菜的幸福情景,自然也想起了韩聪悼念父亲的文章。我祝福像张慈中先生一样健康活着的向阳湖文化人幸福、安康。他们的健康是一笔财富、一份力量,同时也更惋惜韩仲民先生的早逝。

父亲的早逝对于韩聪来说是不幸的,值得欣慰的是,她与母亲合力将父亲一生的成果编成书展示于世,让父亲不仅永远活在她们心头,也活在更多人的心间。

当我准备合上书的时候,又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书中的一张照片上。照片摄于1971年,地点就在向阳湖。韩仲民头戴草帽,光着上身,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他正在赶鸭子。他的身边,还有小女儿韩乔。空旷的田野上有一个小屋子,我猜那应该是鸭棚了。他的朋友回忆,在干校期间,他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读书。我想那种一手赶鸭群,一手拿书读的景象,该是一幅经典的图画吧。据说,有一段时间他受审,不让劳动,也不许和别人讲话,曾三天三夜不让吃也不让睡,他就是用读书的方式打发了那个时光。

我想他读书是读到骨子里去了,读到心坎上去了。他因为读出了一种境界,因此才超越了他所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