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时代潮
2725400000006

第6章 报告文学(1)

他的玉米梦

——记地区农科所高级农艺师年登瀛

他叫年登瀛,是地区农科所的高级农艺师。他培育的玉米杂交种“凉单1号”出了名,走了好运。有的农民为了买到足够的“凉单1号”,托熟人、找门路,还有的农民为之上访,希望得到政府的帮助。为什么呢?有“凉单1号”,增产就是“保险柜”里的啦!

老年的辛勤劳动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凉单1号”于1987年8月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老年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丝丝甜意,而在这些甜蜜中又浸透着苦涩。

1962年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后,年登瀛跨上西去的列车,到新疆建设兵团农业生产第一线,他常常听到旋风发出的单调的呼号声,但他并没被恶劣的环境折服,而是一心搞农业科研和推广,立志把自己的知识、才华奉献给大西北。在这里他熬过了14个春秋,为今后的农业科研夯实了基础。1975年,他被调到武威地区农科所工作,勇挑起玉米育种的重担,他单枪匹马,摆出了冲刺的架势。1976年,省上组织了区域实验观摩会,会上把武威地区的玉米品种评得“体无完肤”,主要是种子混杂,又没名堂,产量上不去。听着听着,老年像冷不防挨了当头一棍,懵了,又像在背上压了一块巨大的磐石,喘不过气来!之后,那些奚落声也好,评论声也罢,不时萦绕在他的耳际,刺激了他的神经,他横下一条心,非拿出优良玉米杂交品种不可。

春天不是一开始就姹紫嫣红,她的第一步是从碎玉琼花的严冬迈出的。起初,老年先后到省内外几十家育种单位,征集到56份玉米自交系和32个地方品种,他如获至宝,认真钻研,选配组合,反复对比。他的梦想从1980年起逐步实现了,当年从430(吕32—A)与161(mO17)的1065个杂交组合里选准了一个“凉单1号”。为了争得时间,这一年10月份又去海南岛制种,于次年3月返回,带来了一粒粒希望的种子。1981—1982年组合鉴定试验,繁殖杂交系,1983年选择不同类型的5个点进行品比试验、示范,1984年参加省玉米区域试验、示范,直到1986年通过省上的技术鉴定,1987年5月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定名。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但老年总忘不了那剧烈的阵痛。实验期间,他对一株株玉米就像母亲爱抚婴儿一样十分疼爱,惟恐有半点闪失。就这样还出现过难以挽回的颓势。他记得在武威市下双乡制了200亩种子,从去杂、去劣到去雄都严格把关,但在收种子时疏忽了,有的农民偷着加了水分,以求压秤,结果种子被冻坏了,第二年凡种了受冻种子的农民吃了大亏,种子没有发芽。到了这般狼狈的地步,袭来的自然是责骂声,但他义无反顾。夏禾打碾季节,也正是玉米抽雄的时期,一到这时,他又像抽得团团转的陀螺,奔波于田间,做农户的思想工作,认真处理好打碾与去雄的矛盾,使父本雄穗按时抽去……

成功了,他培育的“凉单1号”正在武威的沃野上生根、开花、结果。1983年至1989年共示范推广12万亩,亩产达800公斤,共增产玉米1628万公斤,增加效益651万元。

他正在进行的430×493玉米杂交新组合今年参加全省区域实验,新的收获为时不远。可见,成功者的曲谱中永远找不到休止符,50岁的他还在编织着一个个五彩的梦。

(原载1990年7月11日《武威报》、1990年8月31日《甘肃农民报》)

泛彩的浪潮

——古浪县富县富民建设纪实

古浪县是名副其实的干旱贫困县,干旱和恶劣的自然环境长期成为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的桎梏。两西建设的实施、景电二期工程的初步见效以及近几年农业生产条件的多方改善,使这里大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但是,如何进一步走向富裕,又向全县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县长苏喜面对这严峻的现实认为,全县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农民的吃饭、致富问题;二是干部的吃饭和发展公益事业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一班人深深地思考着,正在逐步地寻求着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途径。今年5月武威地委扩大会议提出要大办工业、大办乡镇企业、大办第三产业,这一抉择完全符合古浪的实际,这不能不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全县上上下下、各行各业很快形成共识:农民要致富,财政要走出低谷,必须使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

于是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三大办”领导小组,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办工业、大办乡镇企业、大办第三产业的决定》、《古浪县沿线开发战略规划》等重要文件,果敢地提出要走“沿线开发、辐射山川,突出重点、壮大支柱,强化服务、建立体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举措和奋斗目标。总盘子一定,从上到下投入实施。

金秋时节,记者来古浪采访,所到之处一派经济建设的喜人景象:工业生产通过投资技改,逐步走出低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今年至目前全县新办各类乡镇企业43个,已建成投产的28个,在建的15个,总投资1213.5万元;新增市场4个,新增个体私营企业4户,新增个体工商户523户,新增从业人员4000多人,新增各种服务摊点500多个,劳务输出人员达3.64万人。据统计,仅今年的工业技改和新项目建设投资共738万元。

县长苏喜胸有成竹地说:在工业企业的发展上,一是内涵挖潜,二是外延扩大。内涵挖潜的重点是搞企业技术改造,使原有设备充分发挥出效益和扩大生产规模。此项工作已见成效。去年至今共进行了7项技术改造,已完成5项改造,总投资401万元。已发挥效益的有4项,新增产值266万元,实现利润66.3万元。古浪化工厂万吨轻钙生产线扩建工程全面竣工,年底可新增产值80万元,新增利润6万元。县水泥厂恢复土立窑生产线工程,于去年10月动工,12月投产,新增产值170万元,实现利润40万元。古浪制药厂开发生产甘草浸膏项目,今年3月份投产,已生产产品24吨。针织厂扩建3000米地毯生产线,榨油厂增建了面粉生产线,印刷厂新建纸箱生产线,这些企业大部分已发挥效益,潜力很大。

谈及外延扩大,苏县长认为,通过内涵挖潜,有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再上一批骨干企业。目前瞅准待建的项目就有麦芽生产线、千亩麻黄种植基地、海绵铜生产线等等。

古浪处于河西走廊东端,312国道和兰新铁路横穿南北,308省道和干武铁路纵贯东西,沿线共有13个乡镇,占全县乡镇总数的54.2%,沿线人口占全县的58%。沿线不仅农业生产相对发达,而且资源、市场、交通、通讯、电力、水利、人才、劳动力素质等综合条件优越。古浪县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上提出沿线开发的战略方案,调动了沿线乡镇的积极性。泗水乡总投资218万元,建成6个面粉厂、一个砖厂,加上手套厂、食品综合加工厂共11个企业,资金来源绝大多数为股金,均开始发挥效益,年新增工业产值620万元,新增利税60万元。从事二、三产业的就有3000多人。十八里堡乡在乡镇企业上实现了零的突破,今年一下子办起了石灰石采销公司、农业科技服务公司、乡农机加油站和福利门市部,总投资35万元。石灰石采销公司已建料场一处,打通拉料的山路5.5公里,共12个开采点,3个大型作业面,投劳200人,投农机具80多辆,年产值可达300万元。农机服务公司自8月18日投入运行后,共收购豌豆、小麦等农副产品12万公斤,实现利润3000多元。乡上向这些企业分流人员13名,减轻了乡上的经济负担。一名乡干部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在乡上有时几乎无事可干,不是打麻将,便是下棋,现在到企业工作可没有一点歇息的时间,充实多了。古浪镇为了搞好沿线开发,具体确定了要搞4个开发区,即石灰烧制区、饮食服务区、对外对内开发区、建材加工区。围绕“四区”开发,已新建成和在建的乡镇企业6个。福建省福清县5家个体户出资17万元,准备与镇上合办一个加油站,投入运行5年内向镇上交7万元的管理费,5年后产权全部归镇。合同一定,他们很快为对方办了手续,划了场地。

作为古浪这样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的县,大办工业、大办乡镇企业、大办第三产业首当其冲的困难就是资金。古浪县对此采取的措施是:实行全方位的大开放,大规模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吸引更多的外地厂家和客商,同时采取股份合作制形式,由骨干企业牵头,吸引国有、集体企业和个人参股;由乡村合作经济组织牵头,利用集体的土地、房屋、设施,吸引农民个人参股,联合经营;由能人牵头,带头入股,吸引集体、个人入股或以资代劳、以劳代资,技术、管理参股,合作经营。至今全县已有股份制企业32个,在股份合作制经济上迈了一大步。

今年以来,古浪县针对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从17个机关单位分流出人员115人,积极从事创办经济实体活动。到目前已创办加工、医疗、饮食服务、文化用品生产、建材、信息咨询、化工、商业等各类经济实体22个,其中开业、试产的有15个,其余正在抓紧实施。共投入资金684.3万元,其中自筹部分82.8万元,部分实体已见成效。古浪县农电局创办的两个园林场共140亩,已定植优良果树苗3000株,套种的啤酒大麦和大豆今年收入1.5万元。创办的铁附件加工厂、兴雅餐厅、电器材料门市部都开始取得效益。水利局、林业局、农牧局等单位纷纷筹资兴办园林场5个,面积近万亩,部分果园已开始发挥效益。

“三大办”为古浪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至目前全县共有乡镇企业3217个,其中个体3096个,今年全县农业产值1.6亿余元,乡镇企业产值就占了50%。从业人员共有1.88万人,占全县劳力的33.4%。

随着“三个大办”的进一步实施,古浪经济将会跨上新的台阶,富县富民的愿望和目标定能变为现实。

(原载1993年10月4日《甘肃经济报》)

商海猛将

——记地区外贸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其泰

一个人的理想不同,追求不同,那么他所干出的事业就不同。

一个人的人生观不同,价值观不同,那么他对社会的贡献就不一样。

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却有一股实干的劲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干事业的人。他在一个个荣誉和一大堆成绩面前,只是道出了一句极其朴实而又非常深刻的话:人活在世上就要干出些事情来!

他干出了一番事业,惹人敬慕,受人称道。他的成功,除其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不懈的追求外,关键是遇到了一位知人善任、有谋有略、能干会干的好带头人潘好武和置身于一块能够施展才华、能够成就事业的良好土壤。这真是干事的人盼着干事的人,干事的人找着干事的人,干事的人跟着干事的人,干事的人和干事的人在一起,干事的人在干事的环境里才能“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干出一番大事业。

——采访手记

武威外贸在外经委主任、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潘好武的带领下,扬帆破浪,佳绩迭出,闻名遐迩。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其泰为武威外贸的发展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成了武威的新闻人物。1月31日晚上,记者慕名采访了他。当谈到晚上10时,他拿起电话机拨通了天祝公司,认真地询问着煤的发运情况。他自豪地对我们说:“每天晚上10时,无论如何我也要向煤的发运点打电话询问发运情况。总的来说,每天都能发5个车皮的煤,净挣6000元。目前在兰新线、甘武线已拥有4个发运点。煤的生意,不仅做在了汽车、火车上,还做到了轮船上。”他就是这样一个务实的人,连休息时间都用在了谈工作、谈生意上。

他讲了这样一件事:1993年,有一天兰州一位多年的客户下午3时电告,一广州客户需要硅铁。这一信息使他格外振奋。他迅即动身,于当天晚上11时赶到了兰州,12时同客户签订了1000吨硅铁的供货合同,次日凌晨6时,他又带着广州客户于下午3时奔到山丹验货,晚上11时又返回到武威。客商十分满意,当场交预付款124万元。不到3天时间外贸获纯利11万元。看来在生意场上也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一点,他的感受最深。

张其泰凭着实干、凭着真本领,为武威外贸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经营的地区外贸物资总公司连续3年被武威外贸树为功勋企业,他也同样被武威外贸连续3年授予功勋企业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他被地区树为十大优秀青年经理,1996年又被省上树为全省优秀青年企业家。

1993年5月份,当张其泰这位农民当了武威地区外贸物资公司的经理时,人们向他投来了惊羡的目光,都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农民有多少本事,竟坐上了国有流通企业经理的交椅?事实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到当年底仅仅半年时间,外贸物资公司实现利税56万元,在武威外贸引起了强烈反响。

虽说他是个农民,但他思想解放、脑子灵活,是地道的生意人,在生意场上称得上是老手。1983年,32岁的张其泰当了个体户,到处跑生意、做买卖,闯荡了3年,后来也曾被省上一家公司看中当了业务主办。几年来在市场中摔打,有过成功,被人们称为“硅铁大王”,但也有过失败和施展身手不顺的烦恼和痛苦。一方面他熟悉了市场的“水性”,练出了赚钱的本领;一方面思想上又感到迷茫,人生之路怎么走?成就事业的路在何方?这使他在思索中彷徨和苦闷。

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当时在武威地委服务公司当经理的潘好武。潘好武对他也有耳闻,这次相见,两人彻夜长谈,使两颗实干者的心碰撞出了火花。随后的几笔生意更使潘好武看上了他的赚钱才能、处事信誉和实干作风。潘好武认准了,只要加以培养、教育和严格要求,张其泰定能成为栋梁之才。而张其泰也是“他乡遇知音”,认定了潘好武是他人生的引路人。于是到了潘好武帐下,立志成才。

1993年,潘好武在武威外贸走马上任。同潘好武共事几年,张其泰深知他是个干大事业的人,于是在1993年5月份,张其泰也毅然来到了外贸,在这里开始开拓更大的事业。他率领7名职工,经营着物资公司,在生意场上突出灵活性,什么能赚钱就搞什么,金属、建材、化工、煤炭、农副产品成为经营的重点,到年底仅6个月时间实现利税56万元。他实腾腾地说:“我干生意,主要是看数码的增加,也就是看挣回的票子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