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时代潮
2725400000035

第35章 散文(3)

几天的开会、学习,因时间紧张没有安排游赏景点的活动,利用开会报到的半天时间,我和河南的两位同行很迫切地向办会者提出了到景点看一看的要求,办会者总算满足了我们。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我们只好每人买了一把伞撑着,漫步在道里区的中央大街上。这是一条步行街,有好几百米长,街道的铺设十分讲究,都是用一种颜色像青砖的石头打造而成的无数石砖砌就的,踩在上面觉着每个石砖的表面中心部分都有些凸出,漫步时对脚有按摩作用。据说这条街上的石砖都是在20世纪20年代铺的,地基处理非常好,从未发生过地基下陷、表面裂缝等现象,经受了80多年的风雨后,今天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哈尔滨的建筑风格融合着浓郁的欧陆风情,这一特点在这条大街上所矗立的各种建筑中尤为突出,而且临街的商店都有一种特征,即商店的侧门为正门,正门则为侧门。在司机的陪同下,我们又参观了有名的景点防洪纪念塔和索菲亚大教堂,由于时间所限,只好取消了游玩东北虎林园和太阳岛风景区的计划。来了东北一趟,未见东北虎一面实在有些遗憾。

我们下榻在道里区36层的融府康年大酒店,这个大酒店立于松花江边,从房间的窗户里放眼望去,松花江畔绿意浓浓,松花江水缓缓流淌。每当傍晚时分,松花江岸边就会有无数身影在晃动,不少市民都到这里乘凉消暑。我们也被松花江水所吸引,到江边捧起江水,顿觉一股凉意流遍全身。

难忘哈尔滨,天鹅项下的明珠!

(原载2004年8月17日《武威日报》)

初识香港

2001年3月3日天刚放亮,我们便从深圳市区打的赶到了蛇口港,从这里坐船到香港。在这里我们高兴地见到了海上日出,这还是头一次;同样在这里我们首次看见了大海的宽广与磅礴,以及海面上的朦胧奇观。到了海的另一边便到了香港,这是一个令人异常兴奋、异常激动的时刻。船起锚了,在大海上整整行驶了一个小时,于上午10时半,我们踏上了被誉为“东方之珠”、“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

记得在香港回归祖国的那天晚上,我们在电视机前拭目以待,等待着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也是在那天晚上从电视里初步了解了香港的夜晚。而亲临香港的夜晚,那种感受真让人永远难忘。香港的夜是多彩的,霓虹林立,绚丽多彩,熠熠生辉。虽已深夜,但街上依然热闹非凡,车水马龙,游人川流不息。尤其是商场、酒吧、卡拉OK厅,红男绿女穿梭不停,由此足以说明香港夜生活的丰富与多姿多彩。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乘车经过崎岖蜿蜒的山路,登临了太平山顶。途中我们觉得一直穿行在灯火的海洋里,东西南北,一片明亮,再从山巅放眼望去,所有的山头上、山腰里、海滨、闹市区、码头……多种灯火连成一线一片,格外灿烂,格外令人心动。香港才是真正的不夜城。

与深圳相比,香港的摩天大楼似乎多了许多。在香港看楼,明显地感觉是头要仰得更高些,这主要是所有的楼都比较高大,另一个原因是香港的街道又似乎窄一些。楼群有三大特点:造型各异、高大雄伟、挨挨挤挤。在我们的总体印象中,香港的山丘比较多,因而在山巅之上、傍海之处、半山腰里均有高楼大厦,这可称得上是香港的“一奇”。如果没有这无数的摩天大楼,香港的美誉又从何谈起,这就是一种形象。

香港又是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旅游及商贸服务中心。我们在去香港的船上见到了大海上无数航行的船只往返于海面上,货运、客运都会经过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各大码头上装卸的各种集装箱密密麻麻,其阵势无法比拟,足以说明了货物在这里的吞吐量,这也是香港经济繁荣的一种标志,正因为这样,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商贸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在香港,旅游业又是一个亮点。我们到香港的第一个去处是号称“天底下第一湾”的浅水湾。这里有庙堂、有佛像,还有海滩,游人如织,熙熙攘攘,香火很盛,只见不少外国人在海滩上迎着灿烂的阳光享受着沙浴,浅水湾里一派热闹景象。当我们来到海洋公园时,把我们送向公园腹地的是缆车。这个公园其实是建在山上的,从山下面往上看,一共有四排缆车,两排上行,两排下行,乘缆车翻越好几个山头才算到达目的地。总的感受是,在这个公园里游玩设施是一流的,服务也是一流的,环境也是一流的。当在公园山巅再坐上200多米高的升降观赏塔达到最高处时,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之毗邻的山丘尽收眼底。在这个公园里,同样有无数游客在尽情地玩赏,尤其有不少外国人携儿带妻,全家人在香港旅游。从中对香港的旅游业就能看出个究竟。

短暂的游赏,其实只看到了香港的轮廓,但无论如何也是对香港的一点认识。美丽繁华的香港,是我们永远的记忆。

(原载《武威日报》)

常忆澳门

2001年3月6日早晨,我们乘车从香港出发,约莫几十分钟便来到了回归祖国不久的澳门。大街上“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一周年”的横幅还很醒目,澳门仿佛依然沉浸在热烈回归的气氛中。

在游览中,我们很想知道澳门名称的由来,但由于过于匆忙,没能向导游问个究竟。幸好在浏览《澳门纵横》时找到了答案:澳,本意为停泊船舶的港湾,“凡海中有依山可避风、有淡水可汲日澳”;门,则是珠江口外各水道出口的习惯称谓,如虎门、江门、磨刀门等等。“澳门”之称形象地概括了当地重要的地理特征。

澳门一游,我们印象最深的算是大三巴牌坊。“大三巴”是澳门的象征,是澳门最有名的古建筑,它处在澳门闹市区中心地段的一个高坡上。大三巴牌坊实际上是一个宗教性质的建筑物,现在旅游者所能看到的只是原先大教堂遗留下来的一个前壁,既不是当初大教堂的大部,更不是当初大教堂的全部。其下面向前延伸着70级相当宽阔的石质台阶,这些台阶连成一片,气势非凡,深深地吸引着游客。大三巴牌坊侧面生长着一棵叫不上名的一看就是饱经沧桑的特别巨大的树木,其枝权茁壮、绿叶繁茂、富有生机,仿佛与大三巴在比试伟岸,游客们被这景这情所陶醉,更被导游所讲的大三巴牌坊的神话般的故事所痴迷。难怪凡是到过澳门的人都能听到当地一句十分流行的话:“不去大三巴,就不能算到过澳门!”

漫步澳门街头,有一种景致很让人难忘:各种异样的喷池、喷泉会进入游人的视线,它们喷射的水柱很高很高,待夜晚灯火通明的时候,这些喷池、喷泉会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彩,使人眼花缭乱、扑朔迷离。置地广场和南湾路的大型喷池的喷泉更是飞珠溅玉,蔚为壮观。

澳门给我们留下的另一种印象是,走在大街上,只要举目环顾四周,便会看到一排排的旧式建筑物矗立在大街小巷之中。尤其在“大三巴牌坊”附近,这种古色古香的感觉更为浓厚。这些古董式的楼厦琼宇立于新式建筑物中,感觉又十分融洽,相得益彰。因此,“古”成为澳门街市的一大特点。

领略了澳门半岛的风光后,我们又直奔凼仔岛,导游主要是安排我们去参观一下澳门赛马会会址。我们去时会场里正进行着激烈的赛马,但由于时间关系,没能亲睹一番,只在门口留了影,实属遗憾!但见澳门半岛通往凼仔岛的澳凼大桥和友谊大桥横跨两岛、飞跃海洋,气势宏伟,我们去时过了澳仔大桥,返时走了友谊大桥。导游让我们在海边上逗留了一会,目睹了海浪的惊拍,感受了海风的吹拂、浪花的耀眼。这里的气候特别的滋润。这时导游向我们介绍:澳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深受海洋和季风影响,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林木四季常青,年平均气温为22.3℃,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14.5℃,最热的7月平均温度为28.60℃,气温变化平缓,所以在澳门人们终年都感到较舒适。

去过澳门已整整3年了,但还时常想起那里的一切!妈祖阁庙、南湾景色、和谐的楼群、灿烂的夜景都会令人心醉!

(原载《武威日报》)

有雪的日子

冬日的乡村,是那样的空旷辽阔、清静悠闲。轻柔柔的雪花铺满山川、覆盖沃野,就更有一番景色和气象。

头天晚上,苍穹照样高远而深邃,亮灿灿的星星好像都在不停地闪烁着冷峻的寒光,使人微微有些瑟瑟。酣睡乍醒已是凌晨,这个时候,窗户中泛着一种亮,既不是院外的灯影,又不是天上的月光,外面非常的静谧,而且还透着一种明显的无法言喻的特殊的气息,我估摸着下雪了!推门而出,冰凉滋润的雪花直扑滚烫的脸颊,不由得打了个寒颤。雪还在纷纷扬扬地飘落着,慈祥地舞着洁白的裙裾,正向着人间抛撒着希望和祝福,大地也正毫不客气地敞开胸怀,接受着冬天赐予的琼花碎玉,拥抱着雪的热烈的情愫。盼了好久的雪啊,终于奇迹般降临了。伸开双臂捧上一把雪轻轻摩挲,一种新的希望在心里流淌,一种甘甜和温馨在浑身闪过。抬头仰望,细碎的雪花密密麻麻、挨挨挤挤、急急匆匆地洒落着,放眼望去,前面的村庄、树木隐隐约约,天上是白的,地上是白的,天地浑然一体。瑞雪兆丰年,心里便产生了这样的美意。蓦然村庄里传出了娃娃们的娇嗲声:下白面了!下白面了!任凭雪花飞舞,孩子们嬉笑追逐得更欢。

天气放晴,日头爬上了琼枝。登上屋后山梁,只见皓白素洁的雪厚厚地盖住了大地,山山峁峁、沟沟岔岔银装素裹,平畴田间一派妖娆妩媚,广袤的大地纯真圣洁、纤尘不染。雪地上的一串串脚窝窝,屋顶上袅袅的炊烟,树枝上叽叽喳喳的麻雀,山坡上滚动的羊群,雪勾勒出了一幅美好的冬景,使沉闷的村庄一下有了盎然生机。

雪洁白无瑕,而且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深秋初冬,朔风激烈,霜去雪来,这时要降临一场雪,往往从空而倾的先是雪霰,像小冰雹似的,大小跟黄米差不多。雪霰飞落的速度要比雪花快得多,有一种猛烈感,持续一定时间后,雪霰就变成雪花了。冬季里雪花飘落时,有时候会大片大片向下抛,便是鹅毛大雪;有时候是极碎小的雪花,有一种严实弥漫的感觉;有时候飘悠悠往下落,呈天女散花之态;有时候北风微吹,雪花齐刷刷稍有倾斜、充满力量地急促促奔泻,好一幅壮观的飞雪图。隆冬降雪,一般下不厚,雪花轻飘飘、毛绒绒、篷松松,用脚往雪地上一弹,足下的雪像棉花、像飞絮似的被脚下的风扇开一大片。但这时下雪,也会有凛冽的寒风挟裹着雪片飞扬,扬风交雪,势不可挡。但这样下法,落在地面上的雪很不均匀,高高的田埂边,墙角处的雪会很厚很厚,这里聚积的雪,乡下人称它为“背冷”。春雪又是一种景致,润而沉,雪花里含的水分添了许多,容易粘贴到树冠的树杈上,把树木装扮得圆润、丰腴、优美。雾松的出现,更是巧夺天工的装扮,其粉饰奇特、耀眼,“千树万树梨花开”,真是绝妙。过去村子里一些年老者颇有经验,常提起四月八的“黑雪”(指在农历四月初八前后的几天里,偶尔会有一场很猛烈的雪,被称为“黑雪”)。这并不是说雪的颜色变黑了,而是这个时候下起这样的雪,对种植较迟又易受冻的西瓜、葫芦及一些蔬菜等具有一定的危害,因此被称为“黑雪”。下“黑雪”成为过去家乡农业生产中的一句警句。20世纪80年代,我果然目睹了这样的一场雪:晚间下的是霏霏细雨,次日清晨天气晴了,大地上却全是一片白色,农田里2寸高的麦苗被深深地埋在雪中。不过这雪消融得很快,因为毕竟天气暖和了,不到中午便不见了雪的踪影,大地云雾氤氲,山冈岚气缥缈,待春灌的青青麦田里仿佛刚刚注入了琼浆玉液,这次所降“黑雪”幸好没有大的危害,使麦苗更为苍翠。其实春雪能给春天初露嫩芽的万物悄悄送来灵气,“有梅无雪不精神”便是如此。

雪是素洁的,但雪给我留下了多彩的记忆。以前的村庄里,饮水是一大困难,冬天里村子上的小孩会一起到离家很远的涝坝里去背冰块,这时多么希望有一场厚雪,而且“背冷”越多越厚越好,可以去背近处的雪。雪比冰好,将雪在炉火上融化成清粼粼、蓝洇洇的雪水做饭、沏茶,是极好的上等水。背雪,就成了冬季里娃娃们的一种家务活。一次大雪后,是个星期天,生产队的羊倌请了假,队长只好让我们3个初中生去放队里的一群羊。羊只在雪地里也格外兴奋,尤其是俏皮的小山羊,挑挑逗逗撒欢儿,在漫山遍野踩出了串串蹄印,像无数音符,仿佛奏出了一种韵律。它们幸运得很,渴了随时就能舔吃到雪,吃雪的神态甜不可言。我们也跟着羊群渴了,抓起一把雪,捏成雪疙瘩,吮吸着清凉的雪水,顿时精神百倍,吆喝着羊群继续朝前走去。

雪,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少雪的冬天极不完美、极不和谐,有了雪的日子岂不爽快痛哉!雪是银闪闪的贺年片,雪是新崭崭的压岁钱;雪撒播人间希望,雪酝酿大地葱茏;雪是艺术巨匠,雪是清白巨人;雪里有浩然正气,雪里有气象万千。

(原载《武威日报》)

好香哟,卮子面

卮子面,是古浪的一种传统食品。其形其味独领风骚,颇受人们宠爱!

临近腊月,古浪农村迎新春的气氛渐浓,家家户户置办年货,这时乡下人就着手做卮子面。有言道:非卮子面不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