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纪信故里
2723600000172

第172章 张打渔娶毛惠娘

从前西充河边住着一个姓张的人家,打渔为生,人们称这家人张打渔。老一辈的人死了,年轻一代又继续打渔,不知传了几代,也没人知晓他们的名字,人们习惯地一代代称其张打渔。有一天,年轻的张打渔网了很多鱼,高兴极了,把鱼养在船仓里,上岸休息。忽见一个白发苍苍的大娘,一跛一跛地走来,行动非常吃力,实在走不动了,就坐了下来。张大渔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忙走上前去,问道:“老妈妈,你要到那里去,为啥跛着脚走路,是跌伤了吧?”大娘说:“唉,我是南岷山的人,女儿嫁到木角山,我想去她家,在下坡时,不小心把腿摔伤了,这叫我怎么过河哟。”好心的张打渔说:“老妈妈,莫作急,我来渡你过河。”于是背着大娘上了船,把她送过对岸去,大娘千恩万谢地走了。张打渔正要张网继续打鱼,忽听马蹄声与喝叫声随后赶来,一人手持猎枪站在岸上,大声喊道:“张打渔,你看见一条射伤的白毛狗(狐狸)没有?”张打渔认得来人是称霸一方的王布仁,急忙说道:“王大爷,我没看见。”王布仁又厉声地说:“把船撑过来,让我搜一下!”张打渔只得把船撑转来。几个恶奴上了渔船,把船里的鱼全拿走了,张打渔敢怒而不敢言,任他拿去。这天中午,张打渔满怀委屈地回家,双亲去世,家里贫穷,快满三十岁了,还没成家。他只想打渔挣点钱,常受恶霸欺负,抬不起头。殊不知刚打开大门,一碗热腾香喷的白米饭,已摆在桌上,深为诧异。问遍了左邻右舍,都说不晓得,只得吃了。自此,接连几天中午回家,桌上照样摆着热腾腾的白米饭,觉得很奇怪。

有一天,张打渔假意去打渔,躲在屋后的竹林深处,探望屋里的动静,想把这事弄清楚。等呀等呀,一直等到响午,忽见屋里冒出烟来,他急忙跑回家,发现门外有张漂亮的毛狗皮,顺手捡起来,藏进竹楼里。推门进屋,见一美貌女子正在灶边烧火做饭,那美女见有人来,慌忙往外奔走。张打渔拦住大门,笑着问道:“你是哪家的大姐,为啥天天给我做饭,又怕见我呢?”姑娘说:“我名毛惠娘,家住南岷山中,本是毛狗修炼成精。前几天,我妈去木角山大姐家,途中被猎夫射伤了腿,不能过河,多亏你救了她。妈要我天天给你做饭,来报答你的救命之恩。既然被你看见了,快把衣服给我,让我回家去吧。”张打渔见她憨厚可爱,大胆地说:“大姐若不嫌我穷,请留在我家,你管家,我打渔,白头到老不分离。”姑娘羞得红了脸,说道:“你是人,我是精,怎么能使你称心。”张打渔说:“不管是人还是精,只要有颗善良的心。”姑娘想了一阵,点了点头,二人便结成美满夫妻。一个阴雨天,毛惠娘照例把饭送到河边,看见丈夫撑着渔船送人过河,便对丈夫说:“你的心肠真好,助人为乐,我给你造一只船儿吧,让过路人自己划过河,免得你撑来撑去。”她说完这话,就用树叶做成一条小船,吹了一口气,树叶船就变成了一条崭新的木船。她又教丈夫在西充河两岸埋了一条大石头,用很长的篾绳拴在石头上。从此过河的人站在船上,用手拉绳,顺利地来往过渡。人们编歌赞颂道:“西充河中篾绳船,往来过渡多舒畅。若问是谁这样巧,张打渔与毛惠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