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也龙是水城县果布嘎乡的一个自然村寨,它坐落在北盘江边的大山脚下,村民居住的地方像个勺子底,三面环山,面对北盘江,站在江岸是看不到村寨的,因为这个村寨几乎是藏在勺子里面的。三面高山,身处村寨,根本看不到三面大山的山顶,第一次来到下也龙这个地方,你的感觉一定是绝望的,是看不到任何希望的。下也龙对面江岸是黔西南州的普安县河营村,虽然河营村那面山势没有这边陡峭,但也是莽莽大山,无边无际。这里的江流仍处于光照水电站库区,因此江面很宽,至少在二三百米。江上漂泊着几支无精打采的木船,却看不到有船只上下,只有渡船从那面过来或从这面渡人过去。
我们没有坐船去江那面的河营村,而是找了支船往江的下游探了探情况。
我们的船大约前行了三四公里,就到了那条岔河的位置。岔河处就是我前几天没能顺江而上,被“卡”住的地方,因为山高江险,岔河横亘而出,切断了我顺江上行的路径,所以才不得不绕路去水城,然后从果布嘎乡倒回来看这段江流。这一带北盘江地势险要,虽然江水平缓,但山高谷深,载着我们的船在江里滑行,尽管没有听到两岸的猿声,但恐惧和压迫感是每个人都深有感触的。
在去下也龙村寨的山路上,我摔了一大跤,脚背被石锥划了一道口子,鲜血慢慢外溢,伤口隐隐作痛,但并没有因此而停步。这是行走北盘江以来第一次“挂花”,是不是自然给我的小小礼物,以便纪念?
下也龙村寨有26户人家,120多口人,有王、卢、杨等好几种姓氏,据村寨里的人说,有的人家在这里已经延续了好几代人。下也龙这个村寨是偏僻的,出山一趟真不容易,外面的人难得进来,里面的人难得出去,据说去一趟水城要看年看月才有一次。然而,这些布依族村民对下也龙却十分眷念,从来没有人想搬离这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
我们在村寨下的山坡上见到一座古墓,古墓的坟头正对北盘江。古墓的主人为王姓,立碑时间为清道光元年。从古墓来看,下也龙有很长历史了。当我们问到下也龙这个村寨名字的来历时,没有一个人说得上来,都说大约是根据布依族的什么话音演绎而来的吧。
在下也龙虽然没有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但下也龙这个地方却给我这个过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以后,要是有人问我,你行走北盘江时到过大山深处那个不起眼的下也龙吗?,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地说:下也龙,我曾经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