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方案是通过人才需求预测与规划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的构成及其相互间的比例关系。这从思想理论上讲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上却往往很不成功。这是因为社会的人才需求具有不确定性,尤其是未来社会发展引起的人才需求变化更令人难以把握;能够获得的需求信息并不总是全面、准确的,有些信息甚至是对真实的实际需求的扭曲。因此很难进行准确的预测与规划。第二种方案是通过国际比较寻求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吸收和借鉴它国的经验是应该的,但实际上,一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对该国本身就不一定合理,更何况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简单地套用它国的结构体系也不可能形成本国的合理高等教育结构。国际比较只能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而不能提供合理化答案。第三种方案是建立一种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劳动力市场自动调节高等教育结构的机制。既发挥劳动力市场在人力资源分配与调节中的基础性作用,克服政府计划调节不利于因时、因地制宜,缺乏灵活性、及时性的不足,同时又发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宏观引导作用,克服市场调节的滞后性、盲目性、短视性等不足。这一机制既反映了现代社会对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要求,也顺应了国家转变政府职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宏观形势,因而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策略的较理想选择。
如何形成这一机制并保障这一机制的运行,是当前亟须研究的问题。以下两点是应该优先加以考虑的:第一,形成这一机制的关键是改变以往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以政府为单一调节主体的状况,发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高校和有关中介组织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形成多主体的格局。所以,一方面,应明确区分各主体在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改变国家单一利益主体的状况,明确国家、政府、地方、高校、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相对独立的多重利益主体,并使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有关调节主体的利益得失密切联系起来,促使各主体通过结构调整争取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各种利益,避免可能的利益损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主体格局才能真正形成。第二,自动调节就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引导大学生在各类学校中分配与流动,从而实现结构调整。其前提就是大学生有可能根据必要的有关规定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纵横自由流动。因此,必须改变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之间,缺乏衔接与沟通的状况,真正形成一种开放的学制体系。
五、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投资战略
我国高等教育一方面面临着由于在校生规模扩大而导致的高等教育经费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面临着由于整个宏观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经费需求增长以及政府支持能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下,我国高教系统开始探索建立一种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体制,自80年代中期起也开始了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实践。
实行成本补偿政策既能为高等教育系统提供随在校生数增长而增加的经费,而且有利于促使高等学校通过对学生的需求做出反映来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另外成本补偿政策的实施将推动高等学校为了争取学生而在学费价格、教育质量以及所授知识技能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等方面付出努力。所以,建立这样一个由需求牵引的高等教育系统.在提高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方面比一个完全依赖政府支持的系统更主动。因此,结合我国的现状,实行成本补偿制度有助于改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供给驱动的高等教育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的客观需求相脱节的情况。
首先。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成本补偿政策的实施并非权宜之计。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必将不断扩大,经费不足的困难将长期存在,为了满足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经费需求。实行成本补偿政策无疑是一项合理的、可行的战略选择。其次,从合理角度来看,高等教育除了具有社会发展的功能之外,还能使受教育者获得个人发展。随着劳动力市场的逐步形成.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收入优势逐渐显露出来。较高的预期个人收益使个人追求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将不会因高教成本补偿政策的实施降低。最后,从可行性的角度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居民收入水平也会随之得到提高。居民个人收入的持续提高使高教成本补偿成为可能。
六、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战略
我国自建国以来,全面推行专业教育,形成了较为典型的专业教育体制。在专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高等教育如果过分专业化,将产生种种不利于人和社会发展的弊端,因而开始呼吁加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是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课程改革与发展应有的战略选择,主张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就是认为,高等教育包括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两者都是必需和重要的。通识教育是指所有大学生均应接受的、专业以外的有关共同内容(一般包括口头与文字交流能力的培养、道德教育、本国与外国历史与文化、数学、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理论)的教育。它首先关注培养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和公民,旨在使学生获得作为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理论、技能和态度,从情感和理智两方面促进人的协调发展。
1、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要求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结合。科学技术的分化要求高等教育的专业化,但是仅有专业教育的高等教育却不能满足科学技术综合化的要求。当前,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学科之间的界限已有逐渐模糊的一面,这种综合化的趋势今后将进一步发展。另外。单一学科已不能有效地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如环境、资源、人口、多元政治经济和文化冲突等,只有依靠多学科的协同与综合,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与答案。所以,如果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过分专业化,所培养的人才仅只受到与某一专业有关的教育与训练,那么,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将有很大的专业局限性,学术事业和社会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向综合方向发展,应是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一项战略选择。
2、人际交流与合作的协作精神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信息经济与信息社会的到来与发展,使人们的生产和工作方式不再是分散的、小规模的、封闭的。而是日益趋向网络化、集团化、开放化。这意味着个人的工作不可能孤立地进行,每个人必须与具有各种不同背景(包括不同专业、组织、地区、国家等等)的人进行交流与合作。这还意味着个人的工作不可能是纯专业性的,每个人必须接触和处理大量的对本人来说属于非专业性的问题。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加强通识教育,使得培养的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在知识和能力上具有宽厚的基础和扎实的功底,能够打破专业的局限性与不同的人进行各种必要的交流与合作。
3、职业和岗位的频繁变动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个人工作选择自由度加大,职业与工作岗位变动必然导致一些人工作的专业领域与他们在高等学校所学的专业不同,高等学校必须使自己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能够适应职业与工作岗位变换的要求。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教育和课程能为学生毕业后不断进行知识与能力更新打下宽厚的基础,而通识教育则是达到这种要求的重要措施与保证。
4、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人所以成其为人在于他具有理性,在于他有情感、意志、欲望、兴趣等。对人进行狭窄的专业教育,把人作为“做事”的工具来培养,这就使得人的知识、能力、思维以至情感都变得专业化了,这种人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就难免犯“以管窥天,不见整全”的错误。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新的片面发展。“新”是相对于传统的由体脑分工引起的片面发展而言的,新的片面发展的人是指“过分专业化”的人。因此,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必须是站在比过去更高的水平上使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地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专业教育带来的弊端。
七、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技术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