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信息化意味着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网络通讯”、“远程通讯”等先进技术广泛地应用于高等教育,使教育手段发生根本性变革。教育手段的变革深刻的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各个层面,促进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信息社会中的高等教育模式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首先,教育开放化。交互式网络系统的延伸和多媒体计算机的普及,使远距离教育更趋完善。有效地覆盖世界各个角落的计算机网络使它的全部信息都是开放的。这就使人们可以在他们各自选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有关的教育,因此,大学的界限将变得模糊起来,未来的高等教育形式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开放。
其次,教学个别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过程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和个别教学。这将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学习和有效地学习,学习成为一种大规模的各取所需的过程。同时。多媒体文件和便于自己使用编辑工具,使教师能对课程表做出有关安排,实施一种柔性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已不再按传统的知识组织与结构的观念来制定,学校的教学内容正变成一些单元的体系。由于这些单元是可以互相调换的,因此。学生可以按照各自的学术方向和水平选择一条最适宜的发展途径。所有这些将使“因材施教”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信息技术使教师的作用得到加强。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模式使教师的权威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能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信息社会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可以比喻为“独奏者”向“伴奏者”的转变。未来教师的作用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将得到体现:(1)对学生学习监控、评估的指导作用。教师将帮助学生选择那些有价值的信息课程。并通过计算机自由地与单个学生或小组一起工作。把注意力集中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讲课上。(2)成为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人员。课程软件的质量及适应性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直接参与教学实践的教师应是课程开发设计的最主要人员。(3)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价值教育。这种教育是任何技术所不能替代的。教师通过给学生提供适当而充分的学习机会,建立师生之间稳定的、个人的情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机。
第四,学习社会化。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延伸到千家万户,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延伸,整个社会逐渐联成一体.受教育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学校。课程和教师,学校与社会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模糊起来。学校教育将逐步社会化.而社会教育也可以家庭化。信息技术的推广使得学校对社会全方位开放,高等学校与社会之间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而互相融合。学校与社会的一体化,将使信息化社会成为一个学习的社会。
最后,教育终身化。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方式.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把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机构联系和连接起来,融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高等教育为一体,融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为一体。为每个人提供进修和丰富知识的可能性.可见.信息技术为终身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正如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到的,信息高速公路使得“教育的最终目标将会改变,不是为了一张文凭。而是为了终身受教育”。
信息技术使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21世纪的高教发展战略必须为迎接这样的挑战采取相应的对策。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应是:
1、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我国高等教育技术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既有技术本身落后的因素,更有人员培训上的不足。目前,人们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和紧迫性还认识不足。缺乏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和对策、措施的整体思考与策划.以致措施不力、行动迟缓、效果不显著。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尽快调整思路、转变观念、促进高等教育的信息化。
2、全面研究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会带来教育手段的革新和学校形式的变化,而且也将对高等学校组织结构、管理体制、教育投资体制等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变革还将在更深的层次上触及到高等教育哲学观念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使得人们学习知识的途径多样化。高等学校已不再独具传播知识的优势,而高等学校对社会的进一步开放将加强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这些变化可能带来高等教育功能的重新建构。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中国不同于发达国家发展信息技术的途径,因此立足国内实践,研究信息技术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将为中国适应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形势,及时调整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3、学生应学会什么?信息社会中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以及不断发展与认识水平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发展对充斥自然界和社会各种信息的判断、选择和处理能力,以使自己得到健康的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针对未来信息社会中的教育新使命,提出了“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教育原则。现在的大学生很快将成为21世纪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将面临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为迎接下世纪的挑战,在大学教育阶段,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学会选择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应成为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4、教师应具备什么?教师应学会充分利用各种好技术改进教育质量。由于技术发展的迅捷性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技术消化能力和宽广的知识面,所以,教师队伍的知识和技术更新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坦葛洛德著:《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3、国家教委计划建设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9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国家教委财务司:《中国教育经费报告(1996年)》,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博克:《大学与美国的前途》,哈佛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1997年)》。
7、NeiL.L.Rudentine:《互联网与教育:珠联壁合》,美国《高教纪事》,1997年2月。
8、齐亮祖、刘敬发:《高等教育结构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9、赫克明、汪永铨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0、符娟明主编:《比较高等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1、[英]阿什比著,滕大春、滕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2、顾明远、薛理银著:《比较教育导论——教育与国家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3、张敏强主编:《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4、王致和主编:《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5、陈列菩:《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6、蔡克勇:《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版。
17、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9、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0、李卓宝等主编:《坚持与超越——理工科大学培养人才的基本特征及其途径的研究与试验》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版。
21、[美]巴巴拉·伯恩等编著:《九国高等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22、张劲夫主编:《海外学者论中国》,华夏出版社,1994年7月版。
23、唐盖隆:《全球大势、社会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新华文摘》,1995年第10期。
24、路甬祥:《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光明日报》,1998年2月6日。
25、杨叔子:《预则立,不预则废——关于发展战略思想的几点思考》,《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26、姚启和:《转变教育思想与深化教学改革》,《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27、樊富珉、章兵:《浅谈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教育》,《青年研究》,1996年第3期。
28、工冀生:《转变思想观念是教育战线的一次思想解放》,《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29、周远清:《质量意识要升温,教学改革要突破——在全国普通高校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30、张敏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面临的问题与改革对策》,《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31、夏泉:《知识经济与世界之交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32、纪宗成:《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两个问题》,《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33、刘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涵义》,《普及研究》1992年第2期。
34、陈孝彬:《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第4期。
35、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6、周昌忠:《创造心理学》,199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