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素质教育论
2705900000037

第37章 创新意识:素质教育的火花(1)

世纪之交,人类跨入了科技大发展,知识经济大崛起,国际人才大竞争的全球化时代。科技和教育日益成为民族振兴、国家强盛的两大支柱。形势要求高等学校走到社会的中心,发挥人才库、知识库、高新技术辐射源的重要作用,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高校就必须深化自身的改革,让创新意识成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两种形势:一是突破,二是融合。突破是新一代的成果代替前一代的成果;融合是组合已有的成果,综合发展成新技术。适应这种趋势,必须进行学科结构性的调整,按对学科进行培育,加强投资、转移的方针组建新的学科和新知识的生长点。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大学生既是创新知识的参与者,又是创新知识的传播者,年深月久,学子万千,塑造一代创新知识的灵魂。

21世纪知识经济的崛起,在理论和思维上有着革命性的进展,对人们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知识并不完全单纯是科学技术,科学是其主要部分,还有两个重要部分:一是管理科学,另一个是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为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氛围,就是创造一种发挥大家创造性的环境。以前的技术是以总结经验为主的技术。今天我们所说的技术,尤其是高技术是基于科学的技术。当代科学思维的特点是从绝对走向相对;从单义性走向多义性;从精确走向模糊;从因果性走向偶然性;从确定走向不确定;从可逆性走向不可逆性;从分析方法走向系统方法;从定域论走向场论;从时空分离走向时空统一。这不仅使人类对客观过程认识更深刻、更全面,而且把人们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就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培养人们的创造思维,营造鼓励人们勇于创造的人文环境。

一、创新意识是时代的需要

科学创新重要的是发现,发现事物的真象和原理。科学创新主要是兴趣、好奇心,加上事业心和责任感。所需素质是探索精神.独立精神,它是科学创新的源泉。1870年以后,几乎所有的重大技术发明都起源于科学的原理。

科学技术本身渗透着价值意义的社会过程,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在最有利于生长的地方发生发展。科学以大学为中心,技术以市场为动力。1994年诺贝尔奖得主中有7个来自大学,因为大学文理交融,理工并举,有深厚的文化背景,有较好的年龄生态。科学发现最旺盛的年龄在30多岁,峰值年龄为37岁。大学的人才不断流动,保持年轻化。

创新是民族自立之本,是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或治学之道,科学研究要求新、求异、求真,要有独到见解。如果培养的大学生没有创新能力,教育就是失败的。大学不仅要选择文化、继承文化、传递文化,而且应该创造文化、发展文化。大学生没有自我发展能力、没有创新能力,大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能自我发展,能创新,这是对大学生智育方面最重要的要求。

江苏镇江的焦山上有个古迹。是大学者郑板桥读书的地方。那里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删繁就简三秋树”,下联是“领异标新二月花”。做学问要删繁就简,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敢于求异,敢于标新。一个人做事要敢于创新,高等学校要创新。创新是国家的灵魂,是民族发展的活力。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讲:“日新之谓之威德”,就深刻揭示了创新的意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

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改革就是要在开放的条件下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体制进行改革,使它更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坚持改革开放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要求。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只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大学生应该具备这个时代意识。竞争与创新,是改革开放中应具备的精神,也是把我国的建设事业搞上去,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力量。担负着历史重任的大学生,必须培养自己具有不甘落后,勇于创新,开拓前进的无畏精神。

二、大学教育应注重创造教育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两大趋势是多媒体化和网络化,其对教育产生的冲击已经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重要的教育手段,而且极大地扩展了教育的空间。是十分重要的教育领域。信息时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国民创造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只有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灵活、机动、高效的创造教育系统,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优化社会的创造环境。进一步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

在知识激增和知识老化同时加快的今天,社会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不断地传授最新的科技知识和技能,又必须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步伐。

创造力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技能等三个方面,其中创造意识是最根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基础,创造技能是手段。提高创造力主要是提高这三方面的能力。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创造能力经过科学的训练、艰苦的学习、不断的磨砺和积累是完全可以提高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学思想就是把创造能力的培养贯彻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不仅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提倡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一些工程设计练习(设计小家电、风车、小桥、太阳能设备等);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在一定时间、经费的限制下来完成设计和安装任务。这些训练不仅培养了创造能力,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大连理工大学创新教育实践经过10年探索,在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已走一条成功之路。在这里经受锻炼的大学生,大都在动手实践、创新能力、艰苦奋斗、与人合作、刻苦自学和管理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他们在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中心的基础上组建创造性实践能力强化班,把这一课外活动,纳入课内,计算学时,注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近年来。我国有些院校与外国合办了一些继续教育的“高研班”。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介绍了一些先进的工程设计方法,使学员开阔了眼界、思路,触发了创造灵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说明,在职科技人员经过适当的培训,他们的创造能力也是可以获得很大提高的。

西方发达国家在创造教育上有一些共同特点:如强调学好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充分利用计算机和“高速信息教学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创造力和综合技能的开发和培养;科技创新需要密切的协作精神,等等。

要培养跨世纪的创造型人才,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必须协调行动,共同努力。在创造教育方面必须走到世界的前列。这是决定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我们认为:

1、必须加强创造教育的研究。高水平创造教育取决于我们认识和实施的高水平,基础是创造教育研究。创造力取决于:求新和求异的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技法,其中创造意识是产生创造性的源泉。我们的传统创造教育偏重于技法多一些,而对创造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很不够,这是不能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如果我国在创造教育上能够有所突破、创新,形成中国的特色,就可以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工程教育必须注重工业创新。工程教育起源于工业发展的需求,工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决定着工程教育的规模和水平.而工程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又是工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人才保证和智力基础。由于工业为三大产业和国防提供装备,为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因而工业是现代国家的命脉。一个国家兴办工程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为本国工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实现壮大综合国力、富民强国的宗旨。

工程活动,无论是所谓朝阳工业还是夕阳工业,都包括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但工业创新不只是科技创新,因为前者的本质属性是为国家社会提供真实产品和服务,因时因地因事地开创现实和未来。理解这个属性,一方面就会使人们有意识地做到继承与模仿之中有创意,引进消化之后再创新,借助天时地利人和。逐步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先进而强大的工业。另一方面,也才会使人们在科技创新、勇攀高峰的同时,自觉地面向中国实际,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起来.把它们融合到中国工业创新中来,从而为我们的经济和社会文明再造辉煌。

工程教育无疑要培养工程人才,无论是侧重工程技术的。还是侧重工程科学的,抑或侧重工程管理的,他们都是未来的工程人员或专业人士,都要以工程实践为基础。按全面发展方针的要求,根据面向中国社会实际、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需要,国家对工程专业人员的资格要有一个既合国情又便于和符合国际惯例的明确界定;从而工业界和大学要相应对工科学生的“应知”、“应会”、“应是”提出具体的基本的要求。

人们已经提出设计创造是人类文明的第三种文化。创造设计作为第三种文化,将使工业产品实现科技、艺术、功能和经济的统一,在现实世界开创像卫星应用、长二捆、大京九那样的宏大工程。

工程教育培养人,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是程人才及其思想与创造力的“智力资源”的生产,完全可以提出“精益教育”的概念,从而创造我们的范式。在这里,作为基础的创新工程的实际涵义,就是把德育和智育、理论和实践、知与行等等紧密结合,把学科的壁垒打破,把“知、会、是”三者再重新组合起来,造就全面质量和素质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