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素质教育论
2705900000003

第3章 知识经济呼唤素质教育(2)

最后,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具有互动的良性循环关系,两者紧密相联。一方面,如果没有高等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与知识资源,“知识经济”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高等教育的规模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速度与水平,“知识经济”又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办学经费和前沿的科研课题,以确保高等教育具备实力并在更高层次上为之服务。两者在相互依存与促进的良性循环过程中,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三、知识经济亟待“通才”教育

“知识经济”的推动力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人。美国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许多国家,近年来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迅速取代了传统的“工业经济”,劳动力的结构也随之出现明显的变化,知识型人才备受欢迎,雇佣员工最集中的产业界更是青睐“金领”族。正如美国著名的辛辛那提机床公司主管技术的副总裁A·施普德丁所说:“企业纵有周密的发展规划和蓝图,有最先进的设备,但如果生产现场缺乏足够的有独到能力的操作工人。企业的一切努力将是事倍功半,甚至导致公司计划的夭折。”“能说会做”的“全才”在未来的“知识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知识经济”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这对于教育改革是一个挑战。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学科知识将向两个方向纵深发展;其一是高度分化,如生物技术上的“克隆”技术,各种新材料的开发;其二是高度综合和集成,如软件本身就是一种知识集成的产品——既含有“软”的知识,如程序需要设计,也包括“硬”的。如载体需要制造。一方面,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分支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产生许多边缘学科。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总体化就越来越明显,需要人们以“立体作战”的形式对自然界作综合的探索。

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对教育带来的另一个课题,则是如何处理好培养“通才”与培养“专才”的关系,如何在培养“专才”的同时,注意抓好“通才教育”,即培养那些既具有某些专业知识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的人才。

目前。国外各类学校十分重视“通才教育”。美国强调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同时,提倡“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威斯康星大学在确定学生培养目标时指出:“不再培养株守一隅的狭隘的专家,而要为它的全体学生提供关于环境问题的广泛的普通教育,不管这一学生学业领域或职业前途如何。”比利时根特大学认为要培养“能看到最不同的科学领域间的相互关系的人,而这种人,又应是兼通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内行”。法国学者指出,高等教育应该培养“既有广阔得多的视野,又有某些新的问题或新的设想,有高度的造诣,不受学科的历史界线束缚的人”。日本教育界从“博才取胜,,的事实中得到深刻的启示。意识到过去那种专业科目繁多、划分过细的“纵向深入型”的培养目标是不妥的,转而积极鼓吹综合性的“通才教育”。

在科技、经济、社会之间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只有专业技能是不够的。一方面,专业太窄不行,不采取厚基础、宽专业、重应用的设置办法,容易造成大学生专业不对口,而一时又无法向其他领域转换。另一方面,除了专业能力外,要考虑培养其他能力,如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知识面不能过窄、过专、过偏。要努力培养通才,培养“图钉式”的人才,他们除了具有较深的专业外,还要有一个相对广博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发挥人才的作用,为社会所用。

为了适应学科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首先必须改革现有的高等院校系科结构,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妥地进行学科调整,建立一批具有文科和理、工、医、农各科的真正的综合大学,这将大大提高目前一些专业性过强的高等学校的水平。其次,建立跨学科的专业,如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专业,并在现有课程内容上向综合化方向进行改革。再次,加强“通才教育”,在试行学分制的基础上,增加选修科目,允许学生在系际、校际选修课程,甚至在必要时应同意中途转系、转校。

四、知识经济要求人全面发展

知识经济是区别于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的一种新形态经济。这种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为主要资源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产业结构上,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它是高技术经济;在资源配置上,相对于劳力经济、自然资源经济,它是智力经济。我们面临“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所以,我们必须自觉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作准备。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人”的准备。“人”的准备实质上就是人如何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问题。

知识经济时代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时代,人在其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并发挥关键的作用。原始社会,人的力量很小,而自然的力量很强大,人的存在是由自然的存在来解释和说明的,所以,那时哲学强调自然决定论或宇宙本体论。在农业社会,土地、权力是社会发展最关键的经济元素,是人追求的目标;在传统工业社会,货币资本、金钱成为社会发展最关键的经济元素,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这两种社会的共同特征之一,就是人在其中丧失了自我,成为自然或金钱的附属物。只有进入高科技时代,知识、信息、智力、能力以及人才,才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关键的经济元素,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人及其知识、能力才真正成为全社会运作的主体和核心,成为全社会的第一资本、第一资源和第一目的。因为知识是人脑创造的产物,而社会由于追求知识而真正回归到人本身。历史发展表明:社会历史越发展,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由此可见,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人及其知识和能力将支撑整个社会,并直接发挥主导作用。

知识经济本质上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这种经济对人的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要求人们确立“能力本位”的价值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货币资本这一核心要素将让位于知识这一要素,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将被赋予新的内容,即站在我们这个时代最前列的、受人崇拜的是拥有高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人才,进一步来说,它是以人的知识和能力为本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中,真正的动力是具有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是以知识和创新能力取胜的人,是具有生产、分配和使用知识能力的人。所以,具有高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将会享有崇高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

第二,它所要求的人是具有“一专多能”的拥有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人。未来社会的人,离开知识将难以应付和处理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在竞争中也必然被打败。过去企业发展主要是靠拼资金和设备,现在则主要是靠拼智能和人才。为此,人就必须不断自觉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学习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项基本社会活动,学习也因此将普遍意识化和行为社会化。所以知识经济社会也将是一个学习型社会。

第三,它要求人具有独立自主并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品质。由于人在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中将发挥更大的主体性作用,所以人的选择性作用也日益增大。在这种情况下,人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进行谨慎的选择,并且要对自己选择的社会后果负责。自主性越大,选择性越大,付出的代价就可能越大。

第四。它要求人具有创新的精神状态。知识的本质就是创新。发展知识经济关键在人才,其核心是发挥人才的创造性。只有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才能抢占知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才会在世界新格局中居于优势。

第五。它要求人具备恪守原则、规范的社会性格。知识经济是比市场经济更具高度规范的经济。市场经济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严守法规,信守契约,恪守原则规范,知识经济更应如此。

总之,知识经济给当前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大学将肩负更多的社会使命,大学教育成为社会化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龙头地位使其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撑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显现。因而,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综合化的趋势呼唤“通才教育”以人为本的精神、呼唤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无疑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新挑战、加快改革发展的新内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着眼于未来、适应挑战、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新型教育,正是高等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改革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