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素质教育论
2705900000010

第10章 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由之路(1)

教育要面向社会,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人自出世到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过程。社会化过程一方面是个人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另一方面是社会不断训练个人的过程,正是这种外在要求的内化,使个体的社会性逐步发展,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化总是动态的,对什么是合格的社会成员,不同社会以及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标准,这种标准实际上也就确定了对人的素质要求,确定了教育的目标。那么,从目前而言,我们的高等教育应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才符合社会的要求呢?首要的问题就是应对当前的社会条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科学技术而言,学科分化已相当细密,单项研究已相当深入。与此同时,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非常突出,这种融合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科学之间,而且也体现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从总的趋势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日趋综合化。这种分化与综合并存而以综合为主的状况是科学自身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因为人们在对整体世界进行的部分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从整体的角度再去审视它、把握它,这种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也反映着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能力的提高,同时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这个转轨是革命性的变化,不仅是经济体制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人的变化,尤其是思想观念的嬗变与重组。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时间意识、法律意识等的普遍树立和强化,使人们正以更为积极的姿态去适应社会和发展经济。从对人才的需求看,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已不满足于单一模式的人才,更多地是需要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这种社会、经济状况给当今高等教育都提出了新的课题。世纪之交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注入了很多全新的内容。高等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发展,必须接受这一挑战,培养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这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然而从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看,确实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只重单一专业知识传授,轻全面知识把握,导致文理知识严重分离;重传授知识本身,轻方法、能力培养,导致“高分低能”;重专业水平,轻思想道德修养,导致个人至上等等,这些状况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作为与“素质教育”对应的一种教育观,对我国的教育影响至深。“应试教育”注重功利,缺乏灵魂,专注应试能力,抑制了学生其它能力的发展。“应试教育”在教育对象上的局限性。在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在教育过程上的表面性,在教育效果上的虚拟性,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实现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已成为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共识,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由之路,如何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第一主题。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素质教育,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素质和素质教育的涵义及其特征,在正确认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立足当前大学生的素质现状,理清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路。

一、素质的涵义及其特征

素质,通常是指固有的,或基本的品质。人的素质是构成人的本质的基本成分。素质的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素质概念,即所谓“遗传素质”。《心理学大辞典》中对“素质”是这样定义的:“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特性,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教育辞典》认为,素质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某些解剖重量上的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尤其是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特点。素质虽然是与生俱来的,具有极大的稳定性,但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素质的某些特点也会发生缓慢的变化。《教育大辞典》认为,狭义的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其中脑的特性尤为重要,它们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禀赋。”

尽管几种解释互有异点,但也可以看出其共同点是强调素质的先天性,即“后天发展的主体可能性”。

广义素质概念:泛指整个主体的现实性,即在先天与后天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综合水平。《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人的素质不仅是指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而是人的内在品质的总和,是人通过学习、训练和内化等过程形成的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我们应该从这一意义上来理解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修养。修养是一个含义比较广泛的概念。“修”是指整治、提高,“养”是指培育、生成。它包括知识、能力、举止、情操等多方面的陶冶,既有“修身养性”、“自省”、“体验”的意思,也指待人处世的态度,还包括思想政治、道德观念、知识结构、身体心理、劳动技能、人文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特质,比如我们常说的思想修养、知识修养、艺术修养等。修养的目标是指向某一方面能力和品质的进步。或者是全面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和能力修养,而且包括在德、才、识、学、体诸方面达到能够从事未来创造性劳动所需的程度和水平。这也是大学生素质修养区别于一般社会劳动者的地方。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时代,置身于赖以生存的社会。承前所述,人既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客体,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的主体。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阐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时,论证了处在特定社会的居于重要社会地位的个人的思想、才能以至性格,可能对历史的进程和结局产生的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历史进程证明,个人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从来就不是一个定数。他们的卓越或平庸,伟大或渺小,意志坚强或胆怯等,对历史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每个大学生虽不一定都能成为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但他们的人生也总是要以不同的社会“价值”显示出来。也就是说。人的作用的大小,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程度,又是密切相关的。从主观条件来看,一个人的思想素质、创造才能、文化素养、身体素质、个人品质等等,对他的活动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一个人能自觉地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而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杰出的才能,就能较好地担当起社会赋予他的重任,他个人的活动也就会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事变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对社会历史起一种促进作用。否则,他的作用将是微乎其微的,有时甚至还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一种阻碍的作用。除此而外,每个人的个性特征,有时也会影响到自己的事业。但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大小。又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归根到底,人的行动要受到很多社会因素的制约,任何人都不能任意地选择自己活动的社会条件,他只能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从事活动。同时,个人活动的动机和内容。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立足于对狭义与广义的素质概念的辨析,从人与社会的这种互联性来看,我们所提的“素质教育”的“素质”显然应该是狭义素质概念和广义素质概念的有机统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在先天自然性方面和社会性方面内容的辩证统一体。同时,素质又是指一种综合特征,它是个体身心各方面的整体发展和个性特点的充分发展的统一,是整体性与个性化的辩证统一。因此,我们所说的“素质”是除了包括人发展的先天生理条件外,还包括人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的心理品质、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和文化涵养等内容。它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它具有先天遗传性与后天可得性的辩证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特征,它们相互渗透,共同作用。形成了素质的整体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正如上面所辨析的,人的素质不单涉及人的生理遗传表现出来的特征,如肌肉发达水平、速度耐久、肺活量等,更重要的指后天习得的各种社会属性,如观念意识、思想品德、价值取向、情操情趣、文化修养等的综合反映。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就是建立在对素质的这种社会性理解上,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是面向社会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就是“教人成为社会的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素质教育中能得到最为充分的体现。因而,我们可以据此得出素质教育的准确概念,即指在学校教育的环境条件下,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和整个民族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能动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条件,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以人类文化向个体品质内化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一词使用之初,并未经过充分、严格论证,它只是期冀教育改革的有识之士针对应试教育中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校内外生活单调乏味,学生智力和创造潜能得不到发展,个性特长被压抑,升学率逼得施教与受教者喘不过气来的现象而提出的理想教育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就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术语。教育界曾有两种较为规范的表达方式:一种说法是,素质教育是指人的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社会习养相结合,使自然人教化为社会人,消除了个人的认识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之间的差距,以达到人的完善与发展的教育。另一种说法是,素质教育是指人为的调控方式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环境与教育过程各种因素形成最佳组合,创造出使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从而促进受教育者自身素质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两种表述都是从词义上把“素质”与“教育”这两个概念合并了起来。

“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教育概念被提出来以后,教育界一直就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并进而引起争论。第一种意见认为,“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个十分科学的概念。概念既要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又要反映具有这些特有属性的事物。而现在“素质教育”的拥护者们对“素质教育”的解释,不过是对教育学上有关遗传素质、环境与教育关系解释的重复,是对“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种取代。其实“素质教育”又取代不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相应的教育。从历史背景看,由于社会上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从而造成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并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藉此提出以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的主张,这只能是一种策略性的口号,带有纠正某种倾向或偏差的性质。从科学意义上讲,它没有稳定性,也没有对教育理论有什么突破,更没有经过国家学术权威机构的科学论证,因此,不是科学概念。第二种意见认为,把“素质教育”作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是不妥当的,这会造成教育思想的混乱。现在有些学校公开提出以及格率或升学率作为奋斗目标,这种学校精神面貌、教育质量、教学秩序都是好的,教师队伍也是稳定的,其原因就在于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地方。因为当教育要求还没有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要和自觉行动的时候,教师以外在力量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实施严格训练是必要的。考试是一种教育手段,它促使学生努力学习。通过考试以取得优异成绩,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也检验了学习效果。目前还找不到另外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取代“考试”和“分数”。第三种意见认为,“素质教育”并不新鲜。古代教育家如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孔子的著作或传说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说法。也就是说,自古以来教育家都是主张“素质教育”的,他们追求人的肉体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统一,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只不过没有用“素质教育”这个词而已。

通过以上对素质教育的涵义的界定和概念的剖析,要准确把握素质教育,还须正确认识下面几种关系:

首先,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早期的高等教育,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工业化以后,高等教育又比较重视能力的培养。面对新科技革命的形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从教育适应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强调素质培养的思想显然是科学的。但是,我们不能把素质与知识和能力对立起来。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形成能力。也不可能形成素质。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较强的能力又能获取更多的知识,素质与知识和能力相比,处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人的发展和人为社会作出多大的贡献。起着核心的作用。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三个方面,只有把素质培养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