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2005年甘肃发展报告
2700900000025

第25章 2004年白银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综述及2005年展望(2)

三是是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关联度仍然不高,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不突出。主要表现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规模小,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低,大量的农产品不能在区内加工增殖,农业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区域产业竞争优势。同时,受结构调整和市场供需矛盾的影响,市场物价上涨较快,通胀压力有所加大。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民新增的部分收入被抵减,直接影响到农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生产领域价格涨幅较高,挤压了部分企业的利润。上游产品涨价积累的成本压力将逐渐显露。

四是城市发展产业支撑度不高。城市是产业发展的产物,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定位决定城市定位,产业发展决定全局发展,产业特色决定城市发展方向。一个成功的中心城市的崛起,必须有主导优势产业作为支撑,有清晰的城市产业定位,这样才能增强城市对经济增长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我市由于主导优势产业不仅相对单一,而且受资源和环境约束较大,致使城市扩张和发展缺乏强力拉动与支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化进程。

五是资金、运力等供应环境不够宽松。2004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贷款规模紧缩,尤其是下半年增速明显回落,年末金融机构贷款总量下降。中小型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成品油价格也不断上涨,提高了工业、交通运输业生产成本。公路运输紧张局面虽有缓解,铁路运输仍很紧张,这些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和企业的正常经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2005年展望

展望2005年,全市总体经济有望承接2004年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在10%以上。

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我市经济的实际表现要比预计的好,说明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增强,发展元素趋活,自我调节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日益提高。

投资增幅将保持在15%以上。白银市作为典型的投资主导型城市,目前投资依然会保持适度而较快的增长速度,一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领域的能源、交通、农林水利等项目将逐步铺开;二是不断优化和完善的环境,对国内外资金进入的积极影响将进一步显现;三是白银公司干法氟化铝、铅锌冶炼节能环保改造、靖远电厂三期及乌金峡水电站、银光公司和靖远一电公司技术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资金投放密度将进一步增大;如无其他大的变动因素,2005年全市投资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2004年天水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及2005年展望

过去的一年,全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努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经济社会发展在上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运行实现了预期的增长目标,全年经济增长较预期目标高出1.8个百分点,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总量持续增加

据初步评估,200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5.5亿元,增长11.5%,占全省总量的8.1%;增长速度较2003年提高1.0个百分点,增速较全省高出0.5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继续优化

全市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第一产业增加值22.5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49.9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53.1亿元,增长14.3%。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7.9:39.8:42.3,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2003年分别下降0.1和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了0.3个百分点。

(三)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仍占主体地位

据测算表明,第一、二、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分别达到9.0%、44.4%和46.6%;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2003年下降4.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2003年提高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2003年提高1.7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1、5.0和5.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随着全市工业强市和旅游富市两大战略的实施,二、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四)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14.23亿元,增长19.4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11.3%,较2003年提高0.3个百分点。

(五)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达到6426元,较上年增长10.4%,增速较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增速是近三年来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1440元,较上年增长8.27%,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十四个市州的位次由2003年的第12位前移到第11位。

(六)劳务收入创新高

全市全年实现劳务收入10.71亿元,增长18.6%;全年劳务输转48.75万人次,增长5.2%。劳务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较2003年的8.4%提高0.1个百分点,据测算,仅全市劳务收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4%。劳务收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经济运行中的状况及成因

(一)基本状况

1.工业生产与效益同步提高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1.4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为:

一是重工业增速低于轻工业,但总量仍高于轻工业。规模以上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0.1亿元,增长31.7%,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1.3亿元,增长17.4%。

二是市属工业企业增加值比重上升,部省属企业发展仍快于市属企业。随着18家省属企业的下划,壮大了市属工业。全市市属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6亿元,部省属企业完成增加值12.8亿元,市属企业增长速度低于部省属4.5个百分点。市属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3年的31.9%提高到40-3%。

三是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显著。产销率达到100.4%,成为近几年最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1.22亿元,增长32.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81亿元,增长82.8%,完成增值税3.51亿元,增长48.0%。亏损企业亏损额为9026万元,减亏820万元。

四是秦州、麦积两区仍是工业经济增长的龙头。秦州、麦积两区,甘谷、秦安两县增长速度较快,分别增长44.3%、25%和31%、20.7%;而清水、张川、武山分别增长5.5%、12.4%、13.8%。

五是重点行业在全市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烟草加工业完成增加值7.59亿元,增长68%;饮料制造业完成增加值0.9亿元,增长20.6%;纺织业完成增加值0.8亿元,增长19.4%;电子及通信器材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06亿元,增长65.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29亿元,增长11.5%。

2.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随着全市对中央1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力度的加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市抓住有利时机,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坚持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农村脱贫奔小康等“三大建设”,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为龙头,积极推广农业适用技术的应用。加之天时较顺,雨量充足,农村经济更加繁荣。

一是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2.5亿元,高出计划数1.7亿元,增长5.4%。

二是夏秋粮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79.17万吨,全市粮食产量占全省805.8万吨的9.8%,在全省市州中的位次由2003年的第七位前移到第五位。

三是畜牧业生产平稳。大牲畜存栏46.33万头,增长0.85%;肉类总产量达到5.77万吨,增长4.75%。

四是造林面积继续增加。全市造林面积达97.49万亩,增长7.38%,各县区中,麦积区和武山县增幅较大,分别为46.27%和34.:35%,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秦安县、秦州区,分别下降16.4%和30.49%。森林覆盖率达到27.3%。

五是贫困人口进一步减少。随着全市扶贫工作力度的加大,去年全市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全市贫困人口由上年的17.98万人减少到15.78万人。

3.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势强劲

一是消费品市场全面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亿元的7.9%,在全省十四个市州中位居第二,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5172元,增长15.4%。

二是旅游综合收入增幅较大。全市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6亿元,分别较2002年增长36.5%和46.2%(因2003年“非典”影响,数据过低,没有可比性),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较2002年的4.25%提高0.55个百分点。

三是金融业运行平稳。全年存款增长较快,贷款增长缓慢。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3.89亿元,较年初增长15.1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1.3亿元,较年初增长14.2%;企业存款余额23.33亿元,较年初增长4.84%;财政存款4.92亿元,较年初增长76.15%,增速在各类存款中居首位。各项贷款余额为78.4亿元,较年初增长1.4%。其中,短期贷款增速较低,短期贷款余额48.88亿元,较年初仅增长1.83%,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1.23亿元,较年初增长2.39%;中长期贷款余额27.64亿元,较年初增长2.4%。

4.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增速比上年略有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