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2005年甘肃发展报告
2700900000024

第24章 2004年白银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综述及2005年展望(1)

2004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议和全省、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的要求,全力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经济延续了上年的增长惯性,呈现出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2004年经济运行的基本评价

从2004年各产业发展形势来看,全市国民经济呈现快速、稳定、健康的良好态势。

(一)高位开局,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增幅为近年来最快

自年初开始,我市经济随即进入快车道,工业和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明显好转。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6.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4%。经济总量在全省由上年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增速在全省十四个市州中位居第三,增速较全省10.9%高出2.2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86亿元,增长5.85%;第二产业增加值69.46亿元,增长17.51%;第三产业增加值38.01亿元,增长9.15%。人均GDP达到7223元,增长13.06%。第二产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0.2%,拉动经济增长9-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拉动6.8个百分点,投资拉动2.5个百分点。工业和投资需求在经济加速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成为拉动白银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改善

企业经济效益迅猛增长,运行质量显著提高。2004年,全市10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3.88亿元,比上年增长32.78%,绝对量和增速都是近年来的最好水平。2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9个行业利润增加。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分别新增利润7920.1万元、31553万元、906.7万元,三大行业共新增利润1.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利润的125.24%。亏损企业亏损额继续下降。全市限额以上企业亏损额6316万元,比上年下降10.64%。其中市及市以下亏损额4952.5万元,下降5.57%。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大中型企业效益的好转以及市场环境的逐步转暖、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促进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52元,比上年增长11.1%。得益于国家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护力度和农副产品价格上升,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1895元,增长6.2%。城乡居民储蓄年末存款余额达到79.66亿元,同比增长18.34%。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4年,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144959万元,比上年增长17.0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2509万元,增长16.07%;一般预算支出138494万元,增长9.12%。

(三)从生产角度看,工业主导格局更加突出

受宏观经济环境逐渐转暖,投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的共同拉动,200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持续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4.85亿元,增长20.8%,增速比上年加快9.9个百分点。全市工业企业用电量达到47.87亿千瓦时,增长41.1%。工业企业用电量的大幅增加从一个侧面有力地反映出我市工业生产的全面回升。全市工业生产的特点是:各种经济类型均呈上升趋势。中央属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增长8.18%,省属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增长33.51%,市及市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增长17.0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集体企业增长较快。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6.98%,集体企业增长25.77%。重工业生产增长快于轻工业。重工业增长21.66%,轻工业增长2.63%。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速较快。十种有色金属、水泥、发电量、原煤产量分别为36.42万吨、205.33万吨、121.44亿千瓦时、850.85万吨,增速分别达到42.02%、42.39%、2.23%、31.41%。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中,铅增长67.68%,铝增长36.09%、锌增长80.43%;发电量中,水电增长13.92%。工业产品销售情况较好。2004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9.34亿元,增长37.54%,全年产销率达到98.7%,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有:一是支柱行业成为带动整体工业加快增长的主动力。有色金属、化工、电力、煤炭四大主导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7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4.24%。四大主导产业中,有色金属、化工、电力、煤炭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2.96%,拉动工业增长19.3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贡献率达到69.5%,拉动工业增长14.45个百分点。二是近年来工业投资所聚集的能量逐步释放,成为工业强劲增长的源泉。自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市西区经济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园引进的工业项目陆续竣工投产,在全市工业尤其是地方工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逐步成为地方工业的支柱。白银公司、银光公司、靖远煤业公司等大中型企业近年来技术改造投资规模较大,投资效应开始显现,呈现出生产和效益同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2004年,我市15户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52亿元,增长21.3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3.66%。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呈双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市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8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的财政倾斜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378.67万亩,比上年增长3.4%。粮食生产呈现出恢复性增长,实现了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同步增长。粮食播种面积302.92万亩,比上年增长3.05%。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1480吨,增长2.22%,为我市第二个高产年。 种植业结构继续优化,主导产业迅速发展。蔬菜种植面积稳中有增,日光温室蔬菜增长迅速,蔬菜产量稳步增加,效益继续提高。2004年全市蔬菜产量95.04万吨,比上年增长6.46%。日光温室蔬菜产量达到38.2万吨,大棚蔬菜产量10.8万吨,日光温室和大棚蔬菜产量占总产量的51.6%。蔬菜业对丰富城乡人民生活,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更为明显和突出,2004年农民人均从蔬菜业得到的收入为557元。

造林面积下降。受政策影响,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6.23万亩,其中退耕造林面积23.11万亩,分别比上年下降54.37%、49.76%。

畜牧业生产克服了禽流感疫情和饲料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牲畜存栏稳定,畜禽出栏继续提高,肉蛋奶毛产量继续增加。2004年末,全市大牲畜存栏25.53万头,与上年基本持平;猪存栏57万头,羊存栏122.58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22%和22.15%。猪、牛、羊出栏分别增长9.27%、7.14%和24.54%;肉产量、牛奶、蛋和绵羊毛产量分别增长10.74%、24.31%、8.51%和27.82%。

(四)从需求角度看,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仍很明显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投资增长出现回落。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63亿元,比上年增长30.06%。其中,中央省属项目完成投资26.76亿元,增长27.89%,占总投资比重为48.98%;市及市以下地方项目完成投资27.87亿元,增长32.22%,占总投资的51.02%。2004年投资的主要特点是:

1.投资总量稳步增长,增速逐月回落。2004年,全市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4.63亿元,增长30.06%。其中,基本建设完成33.07亿元,增长22.97%;更新改造完成11.59亿元,增长15.02%;房地产开发投资2.38亿元,增长84.94%;其他投资完成7.6亿元,增长102.38%。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效果的逐步显现和去年基数的不断增大,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回落,最高增速为3月份的160.07%,6月份为95.2%,9月份为46.91%,年底为30.06%。

2.非国有单位投资成为推动全市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从投资主体的经济类型看,近年来,一批市内外公司企业到白银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投资活跃,非国有单位投资空间不断扩大,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社会投资进一步扩大。全市非国有单位投资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联营和私营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的推动下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2004年,全市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20.8亿元,比上年增长78%。非国有经济投资随着民营经济的较快发展和民间资本的注入,占投资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27.79%上升到2004年的38.02%,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3.工业投资增势强劲。从投资结构看,全市工业投资增长较快,尤其是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及有色黑色金属冶炼业投资增势强劲。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4亿元,增长36.07%,其中工业完成投资21.11亿元,增长35.14%,占全市投资总额的38.64%。工业投资增速加快主要受化学工业、电力工业投资快速增长的拉动。2004年,全市化学工业完成投资4.56亿元,增长97.25%;电力工业完成投资6.55亿元,增长82.02%。从去年相继开工建设的一批电力、冶金、有色、制药等具有优势特色产业的重大项目,使工业投资出现了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7.65亿元,同比增长39.04%。

4.大项目继续拉动投资增长,成为投资增长强有力的后盾。2004年以来,全市加快了重点项目的建设步伐。全市共实施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及其他投资项目868个,比上年增加439个,增长102.33%,其中新开工项目708个,比上年增加402个。在全部施工项目中,计划总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骨干项目(单位)有26个,完成投资28.81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2.74%,拉动投资增长15.85个百分点。其中2004年完成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项目(单位)有:刘白高速公路130000万元;靖远二电三期工程44344万元;银光公司技术改造17636万元;白银公司技术改造14995万元;靖远煤业技术改造17925万元,白银市电信局技术改造5453万元,县乡公路建设10428万元,联通白银分公司通信网络建设5423万元。

5.资金到位情况良好,支撑了投资的较快增长。200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50.9亿元,比上年增长23.65%。从本年资金来源构成看,企业自筹、预算内资金和利用外资为主要来源,其中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为21.27亿元,占41.79%;预算内资金为7.80亿元,占本年资金来源的15.33%;利用外资5.41亿元,占1.1%。

国内消费保持稳定增长,消费品市场趋向活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1%。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8亿元,增长11.51%;县及县以下12.58亿元,增长12.59%。餐饮业不断升温,全年累计增长21.01%。

(五)金融机构存款增长明显加快,贷款总量下降

2004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18.95亿元,增长19.0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9.66亿元,增长18.34%,各项贷款91.96亿元,增幅下降12.7个百分点,贷款总量下降,国家适度紧缩银根的政策开始显现。

(六)消费品市场物价温和上涨,原材料及工业品出厂价格呈逐月走高之势

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粮食价格开始较大幅度上涨,成为居民消费价格不断攀升的主要推动力。2004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5%,其中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5.6%,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3.1%。

构成居民消费品的八大类中,食品类、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类分别上涨8.8%、1.0%、3.5%、1.6%,而衣着、烟酒及用品、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下降3.8%、1.5%、1.9%。回顾这几年市场物价变动情况,1997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1998一1999年分别下降1.3%、2.8%,2000—2001年分别上涨0.1%、1.6%,2002年与上年持平,2003年10月份开始物价持续小幅上升,当年上涨1.2%,2004年开始物价涨幅有所提高,但从我市来看,居民对粮价及食品价格的上升反应平稳,并对国家控制物价过度增长报有坚定的信心。

受投资及市场需求趋旺和国际、国内市场价格上扬的影响,生产资料及工业品出厂价格均呈现较强的上升势头。2004年,全市工业品平均价格比上年上升83个百分点,其中煤炭产品上升10.03%,有色金属产品上升23.13%。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增收难问题仍然不容忽视。今年虽然出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但农业基础仍比较薄弱,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今年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产品丰收、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有政策性的因素,而这些因素的拉力均存在相对减弱的可能,未来农民增收的难度还很大。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涨也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城乡居民内部高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也呈扩大之势。

二是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发展不够全面。农业生产基础依然薄弱,防灾抗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任重道远。工业生产和效益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部分主导行业和骨干企业的支撑,高技术类和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产品数量少、规模小,产品竞争力和效率的提高受到制约,整体经济效益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小,发展较慢,不利于就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就业压力增加等因素短期内不会很快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