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2005年甘肃发展报告
2700900000016

第16章 2004年甘肃工业品价格走势及2005年趋势研判

2004年甘肃工业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工业品价格在2003年上涨10.0%的基础上又上涨了14.3%,根据分析预测,2005年甘肃工业品价格涨幅低于今年,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一、2004年工业品价格走势综述

2004年甘肃工业品价格承接2003年上升走势,元月份价格上涨9.9%,攀升到一个新的运行平台后,持续稳步走高,到3月份工业品价格总水平与2002年9)1本轮工业品价格启动以来相比,累计升幅已达到26.0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累计涨幅达到23.8%,工业品价格的过快增长对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凸现,5月份开始国家以严格控制部分行业投资过快增长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工业品价格上升的势头有所减缓,但受强劲需求的拉动工业品价格在7月份反弹上升,到10月份工业品价格指数达到117.86,11月份随着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的加大和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的显现,工业品价格指数回落到116.8。

二、2004年工业品价格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能源、生产资料价格轮番上涨推动工业品价格持续走高

本轮工业产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在2002年9月由石油涨价而引起,从2003年后半年至2004年一季度,石油价格运行相对平稳,此时的黑色、有色金属产品价格迅速攀升,黑色、有色金属产品取代石油成为这一阶段影响工业品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进入2004年5月,随着国家对钢材、水泥、氧化铝等高耗能生产投资规模的限制,黑色、有色金属产品价格猛涨的势头得到扼制,此时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又开始上涨,国内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石油及相关产品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影响再次显现,至2004年10月甘肃省工业品一直保持强劲的上涨势头。能源原材料价格的轮番上涨推动甘肃工业品价格持续走高。

(二)在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发展对基础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十分旺盛

石油产品、黑色金属产品、有色金属产品是这一阶段典型的直接消耗产品,旺盛的需求拉动了石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相关行业价格指数快速上涨。2004年甘肃省石油价格上涨24.2%,黑色金属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22.7%,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6.7%。

三、工业品价格走势对甘肃经济的影响

2004年全国工业品价格累计升幅达到6.1%,工业品价格的快速攀升,使经济产生局部过热,基础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对整体经济的不良影响凸现,但工业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对甘肃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

在本轮工业品价格上涨过程中甘肃重化工业结构受益匪浅。在基础能源、原材料价格的轮番上涨中,甘肃工业品价格涨幅始终排在全国前三名,在煤炭、金属类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时,甘肃排在河北省、山西省之后,在石油价格快速上涨时,甘肃又排在黑龙江、新疆之后。全年甘肃工业品价格涨幅达到14.3%,名列全国第三位,累计价格上涨幅度仅次于山西、新疆;甘肃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累计涨幅为12.5%。

从本轮价格上涨以来,甘肃工业品价格涨幅始终高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主要得益于甘肃的重化工业结构,甘肃在本轮工业品价格上涨中受益匪浅。

2003年甘肃工业品价格总水平上涨10.0%,同期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6%;2004年工业品价格总水平上涨1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2.5%,受工业结构作用甘肃走出了与全国“高购进,低出厂”价格运行相反的态势,“高出厂、低购进”的价格走势有利地拓宽了甘肃工业产品的利润空间。

四、对2005年趋势研判

根据分析预测在政治经济环境相对稳定的前题下,2005年甘肃工业品价格涨幅低于2004.年,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作出以上判断是基于以下考虑和测算: 分析判断:

国家各项宏观政策将确保生产资料价格由高速上涨向平稳过渡。

一是2005年国家采取稳定物价的措施,有利于工业品价格的平稳过渡。

二是国家适度下调投资需求,增强消费需求,有利于抑制基础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疏通上下游价格传导机制。

三是国家加快进行增长方式转变,旨在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抑制对基础生产资料的需求。

推动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因素:

一是我国经济进入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世界经济预计增长4.8%,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从3.2%上调至3.8%,这些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仍对基础生产资料有需求。

二是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改善促进了进出口贸易,出口的扩张,引致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增加,将带动这些产品价格上涨。

三是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规划管理、土地供应调控、资本金管理和住房信贷等宏观监管力度的加强,房地产土地供应量趋势紧,消费者购房预期上升,房地产投资热度不减将加大对建筑材料的需求。

(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生价处 陈家龙廖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