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2005年甘肃发展报告
2700900000015

第15章 2004年甘肃省物价运行评析及2005年走势研判(2)

从我省来看,上游工业品价格向下游工业消费品价格传导发生阻塞最为典型的是“以原油为源头的石油产业链”,该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的产业依次为:天然气原油开采业(全年指数为124.2%)、石油加工业(指数为112.3%)、化学原料及制品业(指数为110.1%)、塑料制品业(指数为110.2%)、橡胶制品(指数为99.88%)。上游石油初级采掘业价格上涨24.2%,到下游制品业,特别是橡胶制品业价格却下降0.12%,可见,这一产业链价格传导呈明显地走弱之势。其他工业产业链也同样呈现为这一态势。

据调查,我省70%以上的消费品来自于省外,2004年全国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我省消费品价格的走势。表现为我省上游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大幅上涨先传递到省外,经过外省消化、吸收这一涨价因素后,再将最终消费品传人我省,因中间环节暴露出的全国性上、下游价格传导不畅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省下游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三)为何我省物价总水平不高,但百姓自身感受却是物价较高

通常老百姓对物价的感受往往倾向于某些商品特别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动。当物价总水平稳定,结构性变动不大的时候,人们的感受往往与居民消费价格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然而当物价总水平有一定幅度上涨,且结构性变化较大的时候,人们感受到的往往与实际的数据有所差异。

这种反差来自价格结构和价格总水平变化幅度的不一致。2004年,我省粮食价格上涨了17.8%以上,副食品价格涨幅也在20%左右(有的高达:30%以上),因这些都是生活必需品,老百姓几乎每天都在消费,每天都在关注,所以他们对此较为敏感;对企业而言,2004年,部分加工企业所必须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涨幅也高达10%以上,企业的利润空间收窄,企业经营者因经营获利的难度加大,因此也感受到了较大的压力。

从统计的角度来看,现行统计指标居民消费价格一般由食品价格、工业消费品价格(日用品价格)、服务项目价格共同构成。尽管2004年食品价格的上涨是消费价格指数上升最重要的原因。但也应该看到,食品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并代表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情况。如老百姓因没有频繁地去买家用电器、衣着、通讯工具等商品,因此,对这些商品的“持续下降”的感受要弱于对“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的感受。另外,老百姓往往看到的是某一个地区、某一个市场、某几种消费品价格的涨跌情况,而我省现行的消费价格统计涵盖了全省各地区、各种不同的消费市场、各种不同的消费品,因此,实际的统计结果比百姓的自身感受更为综合、全面。如在某一个月,兰州市某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但庆阳等几个地区该产品价格并没有上涨,由于各地价格上涨并非同步,存有一定的时滞,因此,从全省平均情况来看,该月该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仍然较小,但兰州市的居民的确感受到了物价上涨所带来的压力。

三、物价上涨的利弊分析

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对整体经济来讲,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应辨证、客观、全面地来看待2004年的物价运行情况。

有利的方面:

(一)食品价格上涨,特别是粮油肉禽蛋菜价格的上涨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且可增强农民发展副业的积极性,既有利于农民增收,又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二)工业消费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起到了缓解老百姓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的作用,同时,部分工业消费品大打“价格战”,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主动、自发地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得在不断的技术进步过程中,更适合老百姓的物美价廉的新产品不断涌现。

不利的方面:

(一)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面临着新的困难。由于食品价格持续上涨,使得我省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不断增大,同时给地方政府扶贫济困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二)农民增收的难度增大。农资价格上涨部分抵消了粮油肉禽菜价上涨给农民带来的实际收益,年内农民增收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三)下游加工工业利润空间变窄。一方面,由于上游原材料工业价格较大幅度地上涨而下游加工工业价格难以同步上涨,迫使企业在高成本、低利润的环境下艰难地经营。另一方面,工业消费品由于供过于求而迫使企业大打“价格战”,其结果尽管给老百姓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却使企业销售利润降低。以上两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使得企业利润空间受到双重挤压,部分中小企业经营的困难进一步加大。

四、2005年物价运行的走势判断

综合考虑气候、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预计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左右,将会相对平稳运行。

(一)食品价格指数

食品大多与农业关系密切,2004年国内、省内粮食已获丰收,供求矛盾将会有所缓解。在甘肃“靠天吃饭”的现实情况下,若2005年气候正常、无大灾、大旱,食品价格将会因缺少强劲的新的带动因素而保持相对稳定。

(二)工业消费品价格指数

工业产业链上下游传导在2005年能否走向通畅,这成为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果2005年传导通畅,累积的成本推动的问题得以解决,那么CPI进一步上涨将会成为可能,否则,工业消费品价格将会延续2004年的走势,还将在低位运行。

(三)服务项目价格指数

目前医疗服务价格大的政策框架已于2004年11月出台,各地2005年是否执行这一调价政策、执行力度有多大,关键在于地方政府。

(四)2005年稳定物价的基调已定日前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5年要将“稳定物价”作为全年重点工作之一,这将成为2005年物价相对稳定的政策性基础。

(五)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数较高,将会影响2005年价格上涨的幅度,这成为完全确定的因素。

五、物价上涨带来的启示

2005年是“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一五”的重要一年。针对2004年我省居民消费价格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从价格运行机制看,建议提升企业规模效益

现代市场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价格竞争,而要想在价格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扩大企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强化规模效益。而甘肃的许多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发展层次较低,因此,在本轮价格上涨中承受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提升企业规模效益应成为当前我省企业发展重要的经营战略。

(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建议千方百计扩大消费需求

甘肃投资拉动型经济更加需要持续的消费来作支撑。据测算,居民消费增长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投资率提高1.5个百分点。现实表明,只有成功地扩大消费需求,才能提高投资效率。建议学习借鉴外省“3581”工资改革的新举措,多方筹资推动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抓好既能带动投资,又能带动消费的重大项目建设,这是强甘肃、富百姓的双赢途径,也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质量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三)从政府调控的角度看,建议继续加大治理教育乱收费、医疗乱收费的力度

当务之急是巩固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将视角扩展到农村,建议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教育、医疗收费“问责制”,采取对违轨学校校方负责人撤职、处分等办法进行严查严纠,只有手段过硬、措施得力才可能根治教育、医疗乱收费这两大“顽疾”。

(四)从价格运行的影响看,需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的结构问题

应特别关注少数原材料行业高价格带来的高利润、高增长掩盖部分加工行业已出现困境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得力措施,有效缓解加工工业所面临的成本压力,防止上游价格走高带来的高增长与下游价格难以走高带来的低效益并存而使我省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出现障碍。

(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消价处 马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