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时期,中国佛教进入了一个大发展阶段,由于教派甚多,给佛教经律带来了很多矛盾。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佛界高僧为此也甚感焦虑。当时,对于决心把毕生精力献给佛教事业的法显和尚来说,寻求能够解释诸经矛盾的经典要旨,成了他义不容辞的头等大事,于是,他决心去天竺国拜佛求经。法显相约了长安寺的高僧慧景、道整、慧达、慧嵬、慧应五人,于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冬天,从当时的后秦国都长安出发,踏上了艰难而漫长的取经道路。
法显,是东晋十六国时期佛学界的著名高僧,俗姓龚,平阳(今山西临汾一带)人。原有兄弟三人,两位兄长不幸天亡,其父怕灾祸再及法显,他三岁时就被度为沙弥,10岁父母双亡,后叔父逼他还俗,但他决意不从,二十岁受大戒,他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博览群书,后成长为一名博学多识、远见卓识的青年名僧。关于法显取经时的年龄,原说六十二岁,据今史学家研究,认为这个年龄是不可能的。
法显一行离开长安徒步西行,于第二年到达了金城郡(今兰州)。他们到达金城郡时间不长,就受到了西秦国主乞伏乾归的热情邀请,又来到_『西秦国都西苑城(今榆中县境)。乞伏乾归是个十分信佛的人,对于法显一行的到来非常高兴,他笃诚地接待了他们,安排清静道场让他们讲经。就在这个时候,河西地区发生了战乱,以吕光为国主的北凉政权,分裂为南凉、北凉、西凉三个凉国。为了安全其见,乞伏乾归劝他们多住些日子,因此就在西苑城逗留了三个多月。
初秋,法显一行到达了南凉国都西平(今西宁),由于南凉国主秃发傉檀的挽留,在西平讲经达三四个月。
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春,法显一行通过青海东部,从祁连山扁都口(今民乐县南)直接进入河西走廊中部地区张掖。有一天,正在行进中,碰上了一队人马,不问青红皂白,就把他们捆绑了起来。虽经苦苦解释,这些兵士也不理睬,一直把他们押解到张掖城里,关了起来。他们没有办法,每天只是诵经,希望能早日解脱。
三月的一天,一位身着盔甲的将军带领着一群随从来看他们,问他们是不是真去西天求经的长安法师,法显等人赶忙把情况向这位将军作了说明。这位将军听后,诚恳地道歉说:“寡人来迟一步,让法师受委屈了!”。
原来,这位将军,就是河西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匈奴人沮渠蒙逊。他本是北凉国的征西将军,杀了北凉王段业,自立为凉州牧,张掖公。他在扫清段业残余的作战空隙,听手下汇报,捉到了几个僧人打扮的人后,认为这是佛赐吉祥,就亲自前来看望,果然是长安高僧。
沮渠蒙逊为法显一行准备了素宴,并亲自陪同。他对法显说:“法师此行,真乃国家兴旺之兆。虽然河西战乱,交通堵塞,但很快就会安定的。我这次举兵平段业,也是为了除暴安良,效法佛祖普度众僧。我虽不通佛法,但对佛祖、佛僧还是非常敬重的。你们先不忙西去,待过些时日,河西基本安定后,再去也不迟,以免发生意外。”
沮渠蒙逊的一席话说得也很在理,法显一行只能耐心地等待了。
初夏的一天,他们正在诵经之余谈说经律,突然闯进来五位年轻和尚,在问清了各自的情况后,他们个个发誓,愿随法显同去西天取经。这五个和尚都是河西人,他们分别叫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他们的行动,法显很受感触,于是,当场约定同往西天。
从春天到秋天,河西战事逐渐平静,沮渠蒙逊已经当上了北凉王。当法显他们提出辞行时,沮渠蒙逊非常支持,不仅给他们写好了通行文牒,而且拿出许多金银珠宝相赠。法显想,出家人要这些金银珠宝干什么,就一一谢绝了。于是沮渠蒙逊亲自送他们上路。
不到一月时间,法显一行十一人到了敦煌,拜见了西凉国主李暠(李暠于公元400年任敦煌太守,11月,自称凉公,建都敦煌,史称西凉),李暠非常友善地接见了他们,对他们赴西天取经大加赞赏。他们在西凉住了一些日子,准备筹集路资,再出阳关西行。
从敦煌西出阳关以后,要再到有人烟的地方,需越过一千多里的白龙堆沙漠和戈壁滩,如果没有驮水的牲畜和充足的给养,只能进得去,出不去。但是,补充给养,购买驮畜是需要花钱的,而他们又哪有这么多钱呢?这时候,法显才想起了在北凉国不要谢绝沮渠蒙逊的厚赠该有多好。于是,他们陷入了困难境地。
说来也巧,时间不长,恰好有西凉国王李晶派往西域的一个使团要去鄯善国,李暠安排法显等五人随使团先行,一切给养由使团供给,让宝云等六人留下来,筹集好路资后再行。法显他们商定好了会合的地方,就随使团出发了。
阳关以西到鄯善所经过的沙漠戈壁,一望无际,天气变化异常。有时刮起大风暴,飞沙走石,一片昏暗。如果没有熟悉情况的人带路,是很难走出去的。使团雇请了一位多年出没于白龙堆沙漠和戈壁滩的年过花甲的鄯善国人当向导,他经验丰富,会识道路。然而,大沙漠中哪有一条正式道路呢?而辨认道路的惟一标志就是一堆堆白骨。正如《法显传》记载:“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惟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使团进入沙漠腹地后,一天比一天难行,沙丘一座高于一座,有时候须登上沙丘高峰,顺沙峰绕着走,有时候须下到谷底,依沙丘间隙行,弄不好误人沙丘小盆地,驮畜上不去,又须转回原来的进口寻找新路,绕来绕去一天只能前进五六十里。沙漠里会突然刮大风,掀起沙暴,一不留心,就会连人带畜被沙暴吞噬。幸好这位鄯善国向导很有办法,他教大家在沙暴掀起后,紧紧抓住驮畜,不能分散,不能随风走动,只能原地站立,并要不断地挪动双脚和拉动驮畜,这样做,沙暴过后,才发现自己和驮畜被高高地托上了沙峰,没有被埋掉。在戈壁滩上遇到狂风,就要把牲畜和人聚集在一起,才能保证安全。否则,就会被狂风推向远方,迷失方向,葬身戈壁。就这样,他们在沙漠里艰难地行进着,和风沙、疲劳、饥渴作着顽强的斗争。一日,一场大风暴过后,那位向导突然晕了过去,使团的人员和和尚们又是喂药,又是送水,给予精心的照料。几天后,老人终因精力衰竭而神志不清,他告诉大家说:“你们始终以沙漠里遗留下来的白骨为路标,这就是方向,我死后,就把我停放在这里,以我的遗骨给后人作新的路标。”说完就咽气了。大伙含泪安放好了老向导,和尚们诵经超度了一番,又踏上了西去的荒原。他们共用了十七天时间才走出了白龙堆沙漠,到达了鄯善国(今新疆若羌县)。法显这位倔强的和尚,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取经东回的决心,奇迹般地走出了沙漠。
到了鄯善国,使团人员作他们的事情去了。法显一行五人一边宣讲教义,了解民情,一边筹集路资,等待后行的六位伙伴。等了一月时间,不见消息,他们就按原先商定的第二个会合点进发,又走了半月时间,来到了□夷国(今新疆焉耆一带),又等待了两月有余,第二批伙伴宝云等终于到达了,他们互相诉说了各自的经过,都感到有说不出的欣慰。但是,再往前行路程就更艰难了,他们要穿越举世闻名的被欧洲探险家称为“死亡地带”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塔拉玛干”是突厥语,汉语的意思是:只有进去,没有出来。要越过这个死亡地带,如没有充足的准备是很难成功的。他们为了筹集路资,十一人的队伍不得不分成两批,智严等三人又返回高昌(今吐鲁番一带)筹资后行。法显等人先向于田(今和田)进发。
据那里的人们介绍,要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约需一月时间,而法显他们共用了三十五天走完了全程,到达了于田。这是公元402年春天。据法显《佛国记》记载,这段路程,其艰辛程度,使人毛骨悚然,“路中无居民,沙行艰难,所经之苦,人理莫比”。比如在他们行至三十天左右时,一场黑风暴几乎夺去了他们的生命,驮畜被风暴掀倒,倒去了大半饮水,行至三十二天时,已经断水两天的他们,生命处于垂危阶段,驮畜也一只接一只地倒下去,情况十分紧急,但他们清楚,不能就这样死去,因而拼命西行,又走了两天,法显也昏睡过去了。僧友们不忍丢下他,用绳索被褥拖着他走。到第三十五天早晨,他们走出了沙漠,到了一个距于田不远的地方,法显也苏醒了过来。当地农夫发现了他们,听说是东土来的和尚,以为是天降神灵,就热情地把他们请到村庄上,像供养活佛一样,为他们调理营养,使他们很快恢复了健康。
于田国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咽喉要塞,是西域最富庶的地区之一,盛产美玉、黄金、宝石,又出产地毯,人民生活富足。这里的人们都信仰佛教。因为这里的佛教是公元一世纪传入的,当时已相当兴旺发达。
法显被于田王接去,安置在了一个叫瞿摩帝的大寺院里。法显在他的著作《佛国记》里对这里一座叫“王新寺”的寺院作了详细描述,这座王新寺,距于田七八里,是经历了三个国王共80年时间建成的,寺高25丈,雕梁画栋,渡金镏银,翡翠、宝石、珊瑚、水晶镶嵌装饰,异常华丽。
法显几人在这里过了一些日子,因有商队要去竭叉国(约在帕米尔高原山中),又提供给养,所以,慧景、道整、慧达三人先行了。法显、僧绍要等待参加了这里要举行的“四月行像”****(也就是佛教活动盛会)后,经丝绸之路南道最西头的叶城、塔什库尔干等地。在那里与先到的慧景等人会合后,再跟随商队翻越“世界屋脊”葱岭。
葱岭,是古时候人们对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总称。这里海拔平均都在六千米以上,终年白雪皑皑,空气稀薄,气温很低。法显他们虽随商队行进,但经常遇到暴风雪、雪崩和高山反应以及冻、饿、疾病,他们每前进一程,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要走过一个月的高山路程,对这些不吃荤只吃炒面、干粮的僧人来说,实在是件难以置信的奇迹。
一个月之后,他们终于到达了被称作北天竺的今巴基斯坦境内。他们到达这里后,并不是就一帆风顺了。他们在渡印度河时,险些被河水吞没,又一次险些被狮子吃掉……。后来,伙伴中有的死去,有的东归,有的不愿前进,只有这位意志坚强、决心救苦救难的佛门痴僧法显,在五天竺开始了漫游和学习生涯。他为了求得真经,克服了人间少有的艰难困苦,访遍了五天竺及五天竺以外的十多个国家,谒拜了上百座名寺,学会了梵语,得到了真经,于是,他准备东归。
公元411年(东晋义熙七年),法显只身一人,搭乘一只商船,从海上东归。在东归途中,整整辗转了七个多月,所遇险阻也是惊人的,这里就不一一说了。终于在这一年的初冬,法显到达了青州(今山东青岛)。
法显在青州,受到了青州太守李嶷的极好相待,于第二年夏天,他本想去长安会见僧友,但当时割据局面还未结束,他就南下建康(今南京),开始了他艰辛的著译工作。
法显从离开长安,到回到建康,已经过去了15个年头,如果按史料的说法为实的话,这时的法显已经76岁了。他的这一取经壮举,在中国引起了很大震动,一位建康高僧曾说“自大教东流,未有忘身求法为如之比”,“为古今罕见”。
法显在建康翻译了大量佛经,写出了记载我国公元四、五世纪西北边陲政治、军事、经济、民俗、民情的宝贵文献《佛国记》。
法显约生于东晋咸康三年,卒于南朝永初二年(约公元337至422年),享年85岁。他被后人称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旅行家、探险家、翻译家和佛学家,是值得中华民族子孙后代永远纪念的一位人物。
(永昌县地方史志办公室祝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