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河西历史轶事和传奇
2698700000039

第39章 苏武流放北海轶闻

民勤有座山,它的名字叫苏武山。

苏武山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格里沙漠边缘,位于民勤县城东南二十五华里处。它是一座荒秃山岗,没有奇峰异峦,没有秀丽景色,地势绵延平坦。山上的石头都是紫红色的,像是被鲜血染红了似的。自古世代相传,这里以“汉中郎将苏武牧羝处”故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提起“苏武山”这个名字,是一种启迪,一种肃然起敬的感情。只因“苏武”这个永不泯灭的名字,却世世代代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苏武,字子卿,今陕西长安县东南人。天汉元年(前100),汉武帝拜他为中郎将使持节,派他到北国遣送原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他到北国办完了公事,刚要启程回国,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前已投降匈奴的虞常等人,和随从苏武的副中郎将张胜密谋,准备劫持单于的母亲回汉朝。未及行动,露了马脚,张胜被捕,苏武受株连,陷些被卫律害死。卫律奉单于之命劝苏武投降,用尽了软硬兼施的办法,苏武宁死不屈。单于下令将他囚禁于大窖中,断绝了饮食,企图困死他。苏武吃雪和毡毛,数天不死。匈奴以为他是神,放逐到北海让他牧羊,还说等羝羊产了羔,才放他回去。苏武靠吃野菜、草籽度日,生活极度艰难。后来单于又派人劝他投降,他发誓:只要能够报效国家,就是上刀山,下油锅,他也甘心。汉昭帝即位后,派人到匈奴,打听苏武。匈奴欺骗说苏武已死,原苏武的随员常惠向汉使者献计。汉使对单于宣称,汉天子在上林得到鸿雁捎去的书信,知道苏武在某泽中,单于很惊奇,再不敢隐瞒,终于交出了苏武。苏武在北国放逐整十九年。始元六年(前81)春回到长安,真所谓“中年出使,皓首而归”,落尽旄毛的节杖,犹持在手中。朝中文武官员,无不为之感泣。昭帝以苏武杖节不辱,十分钦佩,奖掖有加,拜为典属国。

苏武牧羝处,究竟在今苏联的贝加尔湖,还是在今甘肃省民勤县柳林湖,一直是史学界争鸣的交点,然以纪念苏武的名山,苏武山却是惟一的。

最早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把这座山命名为苏武山?不得而知。可后人对苏武这位热爱祖国的民族英雄的怀念,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总是连绵不绝,传颂不衰。在民勤县,还有毗邻民勤县的永昌县和武威县乡间,传唱着一首《苏武歌》。“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毛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还有一出名叫《苏武牧羊》的秦腔折子戏在民勤、永昌、武威久演不衰,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这里的人们始终崇尚苏武,敬仰他的精神。

明洪武初,镇抚李名募资修苏公祠于苏武山上,立苏武山铭。碑铭因恰好一百字,故也称“百字铭”。明万历十七年,又有县人杨大烈、刘道揆等整修苏公祠,祠前立一石碑,上刻“汉中郎将苏武牧羝处”。以后屡经修葺,庙貌巍峨,规制崇宏,祠内正殿塑有苏公像,皓首苍颜,栩栩如生,造型庄重优美。其中联语甚多。如“十九年身老羊群,杖节不遗胸腹事;三千里书传雁信,生来就是汉廷臣。”两旁墙壁上题咏很多,如《苏武山赋》、《吊苏武》等等。有“英爽疑随川岳在,传闻尽与史书同。”“东西两汉成灰赆,苏武名山永不磨。”等佳句,类多传世佳作。

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难以数计的怀念苏武的诗文。唐温庭筠有一首《苏武庙》:“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旧时,山上有戏楼,每年三月清明或九月重阳,民勤县上必集资在山上演戏,怀念苏武,习以为常。每逢此日,群众来此谒庙游山者络绎不绝,目不暇接,堪称一时盛会。遗憾的是“****”中苏武庙被拆除了。

苏武山上有一泉,名“蒙泉”。相传蒙泉之水,冬温夏凉,色淡碧,味甘如芳醴,可治腹疾。当年,苏武身在北国,时常怀念故乡,每日伫立于山头朝东眺望,但所见的只是黄沙白草,只能寄幽情于涓涓细流,发慨叹于渺渺天空。有一天,他牧羊至此,倏然间看见了一座高耸云际的大古堆,高兴之余即攀登而上,往远望去,竟是青山绿水,亭台楼阁,他终于看见了故乡。原来这个大古堆就是古史上的所载的“苏子岩”,俗称“野鸽子墩”。传说苏武登上苏子岩,瞬间腾云驾雾,升向高空,是山显了灵气,实现了苏武的夙愿。苏武山上的“鬼子井”,原来是一眼神泉。有一天中午,苏武牧羊渴饮,登上苏子岩,想看到故乡的山,故乡的水,以此来寄托心中的幽思。可就在这时,忽然眼前出现了碧水粼粼的泉眼,忙俯身掬饮,清凉好似醴泉,后来他便经常到蒙泉取水解渴。昔日蒙泉上筑有彩亭,名“蒙泉亭”。亭入口处悬一木匾,上书“龙潭瑞图”四字。入亭内,观蒙泉,屹然一巨观,迎面悬一匾,上书”边塞龙堆”四字。亭壁间多诗联。后来亭不见了,老百姓说这里的水可以降伏旱魔,所以当地牧人每拉驼上路,即到苏武山上取一壶蒙泉水携带身旁,以免在浩瀚沙漠里遭受沙魔的袭击。

当年,苏武在山上牧羊,因鞋破裂,想锥补又苦无针线。常觅草根、茎絮代替,均脆酥不以耐用,苏武仰天长叹,惊动了上苍,乃降生无节芨芨草供苏武锥鞋。这种无节芨芨草,至今只有苏武山上生长,人在无意间可能发现。

苏武山上有头发菜,据传是苏武手执节旄上的絮毛脱落,随风飘落,满山遍野孳生,成为自然美丽的佳肴,供苏武食用。

苏武山下有一条很长的羊肠小道,据传是苏武当年驱羊踏出来的路,今苏武山北麓有羊路乡。就以“羊路”故名。有一天苏武驱羊逐草而牧,无意离开蒙泉过远,难以返回。适值六伏,渴不得水。苏武和羊嗷嗷待毙。苏武静思默叹,忽于足下发现一水池,注有碗许清水。羊只轮流饮之,其水不涸。苏武惊喜地说:“此神泉也。”后人就把泉命名为“龙潭”。苏武山北麓今羊路乡有个“龙潭村”,也是从古至今沿袭下来的名字。

(民勤县地方志办公室 李兴华 王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