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河西历史轶事和传奇
2698700000105

第105章 选址建关

嘉峪关在明代是甘肃镇肃州卫的前哨,是西北的防务要地。它北依马鬃山,南据祁连山,关址选在两山夹峙的戈壁瀚海的嘉峪山上,深藏固闭,险峻天成,又加建筑精湛,与山海关虽东西相隔万里,却遥相对峙,互争雄险。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而嘉峪关则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这一个“雄”字十分传人,生动地表明了它巍峨的气势。当初,在这里建关的时候,留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直到今天还在民间流传着。

据说是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派征虏大将军冯胜,追歼元朝的残兵败将。冯胜大将军率兵西进,直取河西走廊。他雄勇多智,大破元兵于甘州(今张掖)一带,进军肃州(今酒泉)直达居延海玉门关外,所向无敌,连连报捷,收复河西,建立下奇功。朱元璋为了巩固西北边陲,命他在河西建关设防。

冯胜大将军遵照旨意,带领众将,骑马日行夜宿,仔细观察这一带的地形。原来这号称“走廊”的地带,很多地方宽度大都在一二百里开外,防守困难,发愁找不到适合建关的地方。

有一天,冯胜将军骑马来到肃州西面五十里的龟盖山下,见这里两边依山凭险,前面还有一道河水流过,靠山近水也算是一处险要之地。他便和众将商议,决定在此建关。指定监修官招集工匠,立即测定方位,钉桩放线,商定次日清晨就要破土动工,晚上还派了兵士守护。一切安排停当,冯胜大将军才连夜返回肃州。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监修官急得连嚷:“怪哉怪哉!”马上叫来守护军士问道:“你知道线桩哪里去了?”兵士们吓得战战兢兢地为实禀报:“小人看守线桩,一夜也不敢闭眼。刚交三更天,西北山后头,飞起来一朵黑云彩,没过多大工夫,一股黑风吹来,刮得天昏地暗。说来真怪,风停后,那朵黑云又从西北山头落下去了。我们觉得奇怪,再看线桩,已无影无踪了。”

监修官本来不信,见大家都这样说,也弄得他半信半疑,真假莫辨。正在这时,从西北方向来了一位顽童,红缨小辫在头上打转,身上戴了个红兜兜,手持一根木棍儿,直向他们跑来。监修官向顽童打听线桩的下落,顽童只说了一句:“跟我来!”监修官和众人不约而同地跟着顽童向西北山上跑去,他们爬上山坡,登上嘉峪山,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只见木桩和线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山西面的一个岩岗上。望着望着,监修官恍然大悟:龟盖山在讨赖河边,山下是低洼之地,如果洪水溢出,定会冲毁关城。“好险啊!”他不由得长叹一声。回头时,顽童已经不见了。

这座嘉峪山,把监修官吸引住了。他东瞧瞧,西望望,只见祁连山雄峙于南,马鬃山耸立于北,西接群山大漠,东连平畴绿野,依山靠水,地势险要,这才是建关的好地方!监修官非常高兴,立即上马飞奔肃州,禀报冯大将军。

冯胜大将军率领众将领,骑马涉过冬夏澄清的“九眼泉”,登上嘉峪山,仔细观看了山形水势,情不自禁地赞叹:“此乃咽喉之地,地势天成,妙啊!”他又看看脚下,山势平坦,基石牢固,方圆足有五十亩地开外,真是建关设防的好地方。众将领也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狭谷似瓶,易守难攻,修建关口,定然固若金汤!”

冯将军就将关址选定在此处,立即破土动工,不到一年,就修筑了周长二百二十丈的嘉峪雄关。

关城修起来了,冯胜心中留下一个解不开的谜:究竟是谁移动桩线的呢?于是派人四处明查暗访,也毫无结果。后来有人说是关云长显灵,移动了关址。后人就在关城附近,又修建了一座关帝庙。

(陈宗德讲述嘉峪关市志办公室 高凤山 张军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