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8年,威廉·华兹华斯与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合作出版的《抒情歌谣集》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真正崛起。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有不少都产生于激进与传统相冲撞的18世纪末,这时英国又面临着新的发展动力,即1789至1794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英国内部的工业革命,使社会矛盾彻底转变成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浪漫主义运动则表现出对工业革命时期显存的社会经济制度及城市资产阶级地位上升的否定态度。
新古典主义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而浪漫主义则认为人最基本的应是独立自由的个体;新古典主义者们强调人与人的共性,而浪漫主义者们强调每个人与众不同的个性与思想。因此,可以说浪漫主义其实是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外部世界——社会文明转移到内部世界——人类自己的精神实质。
简而言之,浪漫主义就是将人的个体作为整个世界与生存的中心。同时,浪漫主义者们还认为文学艺术就是以人为本,表述人的独特情感与人生态度,描绘人的各种经历。
浪漫主义者们还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保护着本民族诗歌与戏剧的文化传统,进而反对古典主义者们推崇他国古时的经典。
浪漫主义时期是诗歌的时代(浪漫主义诗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影响巨大,是同时期的散文和小说无法比拟的),也是伟大的散文的时代。
当时小说的主要类型有两种:哥特式小说和历史小说。哥特式小说也是浪漫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它盛行于浪漫主义前期的18世纪末,以对人性阴暗面及非理性因素的描述,对浪漫主义时期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历史小说的出现主要归功于司各特,正是他的努力才使历史题材进入了小说领域。在司各特的笔下,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配上合适的历史场景又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历史小说当时曾十分流行。此外,这个时期也有一些诗剧作品诞生,但其光彩比起诗歌和散文,还是略逊一筹。
1832年,司各特的去世及议会第一个改革提案的通过,标志着浪漫主义时期的终结。
主要作家16.布莱克(1757—1827)
1757年,威廉·布莱克出生于伦敦一个爱尔兰裔小商人家庭。幼年时,布莱克因为不喜欢学校的压抑气氛而拒绝入学,这使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显示出非凡的绘画才能,因而被送入一家美术学校。十四岁时,布莱克拜著名雕刻家詹姆斯·巴塞尔为师。此后,布莱克进入皇家艺术学院深造。与此同时,布莱克以雕刻谋生,通过与书籍雕印插图而开始与出版社打交道。在布莱克的一生中,他都身兼诗人与雕刻家两重角色。
1825年开始,布莱克深受疾病的折磨,他期望在有生之年完成但丁的《神曲》中的插图工作,并为此忍痛工作,直至去世的前几天,布莱克仍坚持作画,遗憾的是这一愿望至死都没有实现。
1827年8月布莱克与世长辞。
在英国文学史中,布莱克是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但他的一生却默默无闻,直到他去世后,他的作品价值才得到公认,并名闻天下。
布莱克的作品特点
早期作品多以欢乐、爱情及和谐为主题。尽管后来的作品改变了创作风格及主题,但早期的创作笔法在以后的作品中仍有所保留。通过对诗歌的形式和技巧进行执着的改革,对音部与韵尾进行多次大胆的改革试验,最终确立了新的诗歌风格,并与之前的诗歌传统彻底决裂。
诗歌表面直白朴素,却蕴含着美丽而深远的内涵。十分注重个人的幻想而轻视理性。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幻想,用可视的词汇表现出所要表达的一切。大范围地使用象征手法也是作品鲜明的特征。
诗歌对当时的各种社会弊端进行了揭露,为自由而战是诗歌的主要主题。
布莱克的代表作《天真与经验之歌》
诗歌先从“天真”的角度,表述了一个愉快而纯洁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中也偶有苦难与罪恶。“烟囱清扫者”中的苦难儿童,父母双亡,被残酷剥削,却还心存幻想,把自己最后一线信任放在了他所生活的社会制度上。在《扫烟囱的孩子》的结尾写道:“我们就起来拿袋子、扫帚去做工。大清早尽管冷,托姆的心里可温暖;这叫作:各尽本分,就不怕灾难。”这一切都能激起读者的强烈感受。
作为对比,又从“经验”的角度描绘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充满苦难、贫穷、疾病与战争的世界,在笔调上也极为忧伤压抑。
通过两部分的内容,反映了诗人的思想和创作从孩子般的天真状态走向成熟的苦涩历程。
17.华兹华斯(1770—1850)
1770年4月7日,威廉·华兹华斯出生于英国北部的一个小城,父亲是一名律师。年少时华兹华斯便表现出了在文学方面过人的天赋。同时,华兹华斯对大自然也非常热爱,经常到大自然中采风。
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华兹华斯认为他看到了自由世界的曙光,为此,他只身前往法国,并在那里生活了一年多。而英法之战,使同情法国革命事业的华兹华斯心碎不已。但接下来的几年中,法国雅各宾政府的恐怖统治及对欧洲其他国家的侵略,完全表明了其对自由的渴望已被对帝位的渴望所取代。华兹华斯的幻想就此破灭,渐渐转为了保守主义。早年对大自然的热爱,则持续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
1797年起,华兹华斯进入了长达十年的诗歌创作的旺盛期。同年,华兹华斯结识了柯勒律治,两人成为知心密友,并合作完成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抒情歌谣集》。此后的两年里,两位诗人与华兹华斯的姐姐在德国旅行,归国后,他们在英国最迷人的大湖区定居。因为诗人骚塞也居住在那里,三人成为了著名的“湖畔诗人”。
1843年,华兹华斯压倒骚塞,成为“桂冠诗人”,巩固了其伟大诗人的地位。
1850年4月23日,华兹华斯辞世。
华兹华斯开启了现代诗歌的序幕,开创了运用日常生活语言写诗的新道路,并号召人们回归自然。
华兹华斯的作品特点
大自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诗歌中描写得最多的内容。华兹华斯洞悉周围事物,并将其细致入微地剖析给读者。作品一反当时对诗歌形式的过分重视、粉饰事实和了无生趣的学院派诗法,追求简洁朴素的风格,真实地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在这种追求下,诗歌具有纯净和深远之美。
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序曲》
许多评论家认为这是华兹华斯最伟大的作品,是继弥尔顿《失乐园》后,最伟大、最具独创性的长诗。这是一部关注精神危机与痊愈的个人成长史。华兹华斯的人生哲学:生命似轮回的旅程,生命之始也恰恰是生命的终结之处。这一思想贯穿整首长诗。
长诗始于一个文字旅行,用隐喻的手法表现了他内心的发展历程及对失落的自我与精神上的归宿的渴求。诗歌从童年讲到成年,向读者展示了想象力与自然之美结合后,人们心智的发展。
18.司各特(1771—1832)
沃尔特·司各特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是位律师,母亲是医生的女儿,司各特从母亲身上得到不少灵感。不到两岁时,司各特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致使跛足,终身残疾。父母将他送到住在苏格兰山区的远房祖父的庄园上疗养。因为地处偏远,不仅利于司各特疗养,还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古老的苏格兰氏族传统和丰富的民间文学。
身残志不残的司各特并没有让疾病束缚他的自由,他一生坚持户外运动,甚至擅长骑马、打猎。
1783年,年仅十二岁的司各特进入爱丁堡大学读法律,并在那里接受了许多哲学和文化方面的熏陶。大学毕业后,司各特当了八年的律师。在这期间,爱好文学的司各特克服身体的种种不便,在苏格兰的远郊、荒凉地区搜寻民间文学和民歌民谣。
在苏格兰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司各特对当时苏格兰盛行的雅各宾主义坚决反对,并于1797年组建了一支由中产阶级组成的骑兵志愿队。他们对外抵抗法兰西的入侵,对内震慑国内支持法兰西的工人们。由于志愿队的英勇和显赫的功绩,1799年司各特被选为苏格兰塞尔扣克郡的副郡长。
此后,司各特历经两年将他采集的民间歌谣汇编成三卷的《苏格兰边区歌谣集》,这一经历为他后来的文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1806年,司各特成为爱丁堡高等民事法庭庭长,并一直担任到死。担任庭长期间,司各特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颇受欢迎的诗歌,但始终被拜伦的锋芒遮蔽。无奈之下,司各特转为创作小说——小说在当时被看作是给低俗的人看的,因此,直到1827年,司各特都没有在作品上用真名署名。
1826年,司各特因其投资的印刷厂倒闭而债台高筑。为了还债,司各特不停地创作,虽然还清了债务,却累垮了身体,于1832年不幸去世。
司各特的作品特点
作品深刻剖析人性,将苏格兰壮丽的风景和独立坚强的民族性格,在浓郁的历史气氛下完美烘托出来。同时,作品并不是单纯地记录历史,而是在创作过程中加入了司各特的个性和想法,使历史有了丰富的解读。因此,司各特也被誉为历史小说的创始人。
司各特的代表作《艾凡赫》
该书是英国中世纪骑士文学代表作之一,也是司各特最出名的作品。小说记述了英雄艾凡赫为了赎出被诺曼人俘虏的理查,筹集赎金的同时,还经历了几场恶斗。
其间,艾凡赫因为爱上罗文娜而被父亲逐出家庭。在比武大赛中,艾凡赫成为了冠军,因此,艾凡赫有权力命名一名女子为“爱与美的女王”。艾凡赫将这个名称给了罗文娜。在次日的比武大赛中,艾凡赫身受重伤,幸运的是,他被犹太人以撒和他的女儿丽贝卡所救。不幸的是,他们三个人却再次被捕。为了拯救丽贝卡,艾凡赫决定为丽贝卡参加一次决斗,如果他能赢,丽贝卡就将获得释放。最终,这场决斗以艾凡赫的胜利而结束。艾凡赫得到了父亲的原谅,与罗文娜喜结良缘。而丽贝卡则与父亲远走他乡,继续寻找新的幸福。这一部分使得这部小说热闹而动人。
在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客观描述的同时,司各特还融入了民间狂欢的元素,比如狂欢式的喜剧人物,在狂欢节中所涉及的“复活”、“假面”、“换装”等元素,也在小说的情节设置上有所展现,这些元素表达了对狂欢节中所体现的自由平等的精神的向往。作品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对当时的宗教统治和严格的等级观念、社会权威进行了嘲弄和批判。
19.柯勒律治(1772—1834)
1772年,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出生于德文郡的一个农村牧师的家里,九岁时父亲去世,由舅父收养,并被送到寄宿学校。在那里,柯勒律治开始了八年的寄宿生活,并结识了一生的知己查尔斯·兰姆。柯勒律治小的时候是个孤单不幸,但充满幻想的孩子。他于十九岁时进入剑桥大学学习,但不久便厌倦了那里的日子,变得游手好闲,负债累累,麻烦不断,虽然完成了学业,却未能获得学位。
大学毕业后,柯勒律治在法国住过一段时间,极度认同法国大革命,认为这场革命体现了人性的完美。但回到英国后,舅父对他的政治生活不满,并为此不再接济他。被激进派的理想主义所感动的柯勒律治,投奔诗人骚塞,他们想要在美国建立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但并未成功。
1797年,柯勒律治与华兹华斯相识,并成为挚友。在华兹华斯的影响下,他的创作潜力得到了激发,开始了诗歌写作生涯。柯勒律治具有极高的天赋,迅速就进入了创作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古舟子咏》《忽必烈汗》等代表作。次年,柯勒律治和华兹华斯同游德国,两年后回国,一同定居于湖畔区。为了缓解自己的风湿病和因为婚姻裂痕而导致的痛苦,柯勒律治开始吸食鸦片,创作力和想象力因此衰退。为了戒毒,他在马耳他居住了两年。再次回国后,柯勒律治多次举办有关文学与哲学的讲座,尤其是以莎士比亚为主题的讲座最为成功。而他与华兹华斯的友谊则因为一次严重的争吵而宣告结束。
1813年,柯勒律治创作的悲剧诗《悔恨》在特鲁里街成功演出。三年后,柯勒律治在詹姆士·吉尔曼医生的提议下,住在了吉尔曼医生提供的住处,进行戒毒治疗。在这期间,他完成了他重要的散文《文学传记》,其中,他纳入了他关于诗歌的本质的理解和文艺评论。文中,对华兹华斯的评论也尤为精彩。
撰写和讲授文学论题占据了柯勒律治的晚年生活。在政治上,柯勒律治也曾支持过法国大革命,他心中的世界是一个人人平等的乌托邦式的社会。他的晚年却激烈反对人权,反对雅各宾主义,坚持认为政府就应该由上等富人阶层组成来统治其余的人。《政教宪法》是他最后的散文作品。
柯勒律治被同时期的诗界所尊崇,至今也被奉为第一流的抒情诗人与文学评论家,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与哲学的代表。
柯勒律治的作品特点
作品精于推敲文字,对语言要求严格,主张诗歌最终是要通过美给人以愉悦。诗作分为两类:神祇诗和对话诗。
神祇诗的特点是神秘与想象并在。诗歌的背景设在诗人的记忆与梦幻之中,故事的发生、发展丝毫不受理性的羁绊。这类诗歌的创作目的是将诗人自觉的意识与神祇的宽恕相调和。
对话诗直接地表现了“归家的渴望”,不是单纯地怀旧,而是向往一种“进步了的童年”。这里每一首诗都近乎一种赎罪,即诗人认为自己必须失败或遭受痛苦,才能使他爱的人获得成功或幸福。
柯勒律治的代表作《古舟子咏》
在这首诗中,讲述了一名老水手的历险故事。水手在一次航海中故意杀死一只信天翁(水手们认为它是象征好运的鸟),灾难顿时笼罩了他的船,水手因此遭难,受到了精神和肉体上的种种折磨。最后,水手深刻忏悔,并祈求海蛇破开魔法,才获得了拯救,驾船归家。
在叙述中,柯勒律治刻意渲染复杂的氛围,用心描绘时间与背景以及道德教化的意义。
在这首诗中,柯勒律治认为宇宙大观不是人们理性信仰的反映,而是人们非理性的恐惧与内疚的反映。
《克里斯特贝尔》
作品讲述了邪恶的蛇去攻击少女克里斯特贝尔,使其陷入灾难之中。各种超自然的神力、动物的哀嚎使得作品充满哥特式的恐怖氛围。而与这些阴暗恐怖氛围所相对的,则是作者心中圣洁的爱情。这首诗歌是浪漫主义诗歌中最为玄奥难懂的作品。
20.简·奥斯汀(1775—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