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神仙阁
25796000000048

第48章 破釜沉舟

第四十八章:破釜沉舟

项羽处死宋义那年,项羽才二十六岁。二十六岁的项羽,年轻有为,敢作敢当。项羽处死宋义是有预谋的。所以,项羽处死宋义之后,整个部队依然风平浪静!没有半个人出来为宋义打抱不平,没有半个人出来与项羽叫阵!项羽处死宋义之后并没有逃避责任,而是直接面对。项羽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自己虽然处死了宋义,虽然上将军的印章挂在自己胸前,部队也很平静。但项羽还是有担心。项羽担心私下里有人质疑他上将军的合法性、质疑他处死宋义的动机。为了平息这些暗藏的风险,项羽认为要让一切变得合法化。要合法化,必须走完正常程序。要让楚怀王正式承认自己是名副其实的上将军,要有一张楚怀王亲自颁发的上将军的委任书。尽管那张委任书在自己看来,那只是一张废纸,但在全体将士看来,那是圣旨!只有自己拿到那张纸,才会彻底消除将士们的猜疑。楚怀王会不会任命自己为上将军,楚怀王会不会怀疑自己处死宋义的动机,会不会认为自己处死宋义是犯上作乱?会不会由此推测有朝一日他项羽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处死他楚怀王?项羽知道楚怀王会这样想,也有这样的担心,但是项羽自信,楚怀王最终还是会给他一张上将军的委任书!因为楚怀王知道,给不给那张委任书都不很重要了,因为自己是名副其实的上将军,给一张上将军的委任书只是个顺水人情,不给那张上将军的委任书他楚怀王会给自己惹上更大的麻烦!于是,项羽派桓楚向楚怀王报告了具体经过,楚怀王得知消息后,没有责备项羽,反而任命项羽继宋义之后担任上将军。而且将另外当阳君、蒲将军等两位将军也划归项羽指挥。项羽拿到那张委任书后,又煞有介事地召开全体将士会议,当众宣读楚怀王的委任书。三军将士由此才贴心跟着项羽!

项羽取得合法军事指挥权后立即着手渡河作战计划。项羽琢磨,渡河作战这是当务之急,是头等大事。面对这一头等大事,最大的困难是将士们的厌战情绪,是将士们对来势凶凶的秦军的畏惧!这一切都源于将士们贪生怕死的求生意识,只有消除全体将士贪生怕死的畏战心理,才有可能率领全体将士与秦军决战!怎样消除当下全军贪生怕死的畏战情绪呢?项羽突然意识到,最好的办法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项羽想到这里得意地笑了!于是项羽立即开始了渡河作战的行动!

首先,项羽派遣当阳君、蒲将军带领两万士兵渡过黄河,救援巨鹿。之后组织全军渡河。

楚军在前不久的定陶战斗中遭到章邯重创,许多将士还处于失败的阴影中。面对这样一种畏战情绪,年轻的项羽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和藐视一切的英勇气概。项羽带领全军渡过黄河之后,便凿沉所有船只、砸毁炊具、烧毁营房、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义无反顾地奔向战场,让全体将士知道什么叫决一死战!

战场上,士兵在项羽的带领下,如猛虎下山,以一当十,愈战愈勇。项羽像一头狮子,身先士卒,奋勇争先。王离的军队在项羽带领楚军的英勇冲击下,溃不成军。站在远处观望的诸侯军队,看见楚军将士厮杀疆场的顽强战斗意志和视死如归的气魄,他们既震慑,又害怕。项羽带领楚军九战九捷,并截断了秦军的甬道,使秦军因缺粮断顿而不战自溃。王离向楚军投降,涉间耻于投降,最后****而死。

战斗过程中,那些前来救援的诸侯军队,都龟缩在自己的营房里,所有的军队都不敢出兵迎战。项羽打败秦军后,召见各路诸侯将领,这些诸侯将领在进入辕门的时候,全都跪在地上爬行,不敢仰视项羽。从此,项羽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俯首听命于项羽。

项羽这次破釜沉舟、绝地反击,给章邯以致命一击,彻底击垮了章邯之前定陶战役胜利后焕发的士气,也彻底击垮了章邯继续反击项羽的意志。章邯经此一役处于既不敢战,也不敢降的矛盾之中。作为统帅,作为一名优秀的统帅,为了自己的荣誉,为了自己肩负的使命,章邯本应义无反顾地与项羽决一死战!但章邯知道,面对项羽这样一位对手,一位绝世英雄对手,他毫无胜算,再战,无疑是自取灭亡。不但葬送自己的性命,也会无辜地搭上全体将士的性命。章邯准备投降,对于投降,章邯也同样有诸多的顾虑。章邯为此私下派人前往项羽军营之中,探听虚实。此时的项羽在渡河作战之后,就破釜沉舟了!军中粮草等后勤物资十分困难,只要章邯肯降,项羽也是求之不得。项羽召集全体官吏商量说:“军中粮少,难以持久,我准备接受章邯议和的建议,与他签订和约。”所有的官吏都说:“遵照上将军的主张。”项羽尽管有意与章邯签订和约,但也不迁就章邯议和。在章邯犹豫不决时,项羽给了章邯迎头一击。他派蒲将军连夜渡河,出其不意地杀向秦军阵地。由于秦军主帅处于战与降的犹豫之中,全体将士已经没有了战斗意识,经蒲将军一阵猛冲猛杀,使毫无戒备的秦军血流成河,一败涂地。在失败面前,章邯没有了继续战斗的资本与勇气,迅速派人与项羽签订了和约。

项羽如约来到签约地点,与章邯相见,二人缔结了盟约之后,章邯面对项羽泪流满面。项羽这次表现出惊人的宽容。不但没有处决章邯,还封章邯为雍王,并将章邯安置在楚军军营里,而且还封章邯属下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

项羽成功解救赵国巨鹿之围,不但凭此夺回了军权,而且壮大了自己的势力,这真是歪打正着。楚怀王让项羽跟随宋义东征,本意是让宋义节制项羽,让其远离西征战场。让刘邦率先入关,名正言顺的去做关中王。殊不知命运总是捉弄人,楚怀王的如意算盘被苍天捉弄了。宋义不但没有能节制项羽,没有能替楚怀王统帅好军队,反而让项羽捡了便宜。项羽自此之后,不但不受楚怀王指挥、节制,反过来,楚怀王还要受项羽节制、指挥。项羽夺回了军权,心里美滋滋的。他想:当初,你楚怀王夺了我的军权,不让我项羽西征。现在军权在我手里。我要准备西征,进击秦国关中地区,推翻秦朝统治,为叔父项梁报仇!你楚怀王已经奈何不了我了!取得东征完胜的项羽翘首西望,踌躇满志!

这里,我们暂且放下志得意满、踌躇满志的项羽不说,再回过头来说说西征路上的刘邦。说说刘邦与项羽彭城分别之后的状况。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陈恢献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