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宋义遭殃
楚怀王整合吕臣与项羽的军队,收回军权归自己指挥,表明楚怀王对项羽不放心。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事情。章邯在定陶打败楚军、杀了项梁之后,立即率军渡过黄河,攻打赵国,大败赵国。赵王赵歇、将领陈余、相国张耳等抵挡不住章邯的凌厉攻势,万般无奈之下,躲进了巨鹿城里。章邯又派大将王离、涉间等将巨鹿城围得水泄不通。章邯在巨鹿城外的南面修筑甬道,为士兵输送粮食。楚怀王接到赵国的求救消息,立即召开军事会议。
这时,宋义遇到的那个齐国使者高陵显君还在楚国的军队里。他对楚怀王说:“贵国有一个叫宋义的人,真是不简单。他之前就预知武信君的军队会战败。过了几天,武信君的军队真的战败了。军队还未开战之前,就能预知战局,可以说是精通用兵之道了!”楚怀王立即找来宋义,一番谈话之后,楚怀王对宋义十分佩服。立即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担任次将,范增担任末将。一同带兵前去救赵!
宋义统帅各路大军,威风凛凛,自称卿子冠军。大部队走到安阳,在安阳停留了四十五天。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火的项羽,对此更是十分不满。他对宋义说:“我听说秦军把赵军围困在巨鹿城里,我们应该带兵渡过黄河。楚军由外向内打,赵军在内部响应,一定能够一举打败秦军。”宋义不以为然,傲慢地说:“这样是不对的!那咬牛的牛虻却对一个小虱子束手无策。现在秦军围攻赵军,如果将赵军打败了,那秦军一定会精疲力尽,我们乘秦军疲惫的时候,发动攻击;如果赵军打败了秦军,我们就联合赵军,鸣鼓西进。一定能打败秦军,攻进咸阳。因此,不如先让秦、赵两军相斗。若论身披甲胄、手执利器、冲锋陷阵,宋义可能不如你;但是,若是坐下来运筹谋略,你项将军就不如宋义了。”项羽受到奚落,更是恼羞成怒。可是宋义仍然觉得言犹未尽。宋义想到当初在项梁手下做谋士受到的侮辱,无法压抑自己的愤怒!那时在项梁手下,说话不敢高声,就连呼吸也是小心翼翼。原本真心实意辅助项梁,却遭到项梁的冷嘲热讽!再看到面前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混小子,一个下属、一个匹夫、一个只知拼命的莽夫,居然敢在上将军面前指手划脚,太不自重了!让这个家伙如此在自己面前放肆,我以后还怎么带兵打仗?于是宋义用更恶毒的言语戏谑项羽:“那些凶猛如虎、狠戾如羊、贪婪如狼、倔强固执、不听指挥的家伙,一律斩首!”这明明是影射项羽。宋义就是想激怒项羽,然后找个理由将项羽军法处置。但宋义没有想到的是眼前这个性子暴烈如火的家伙却十分冷静!项羽一声不响地离开了宋义。
项羽表面上看一声不响、十分冷静,实际上项羽的内心翻江倒海!项羽想:真是虎落平原被犬欺!那个熊心,原本只不过是替人家牧羊来养活自己的混蛋,是我和叔父把他扶上楚怀王这个宝座的。他如今做了楚怀王,就忘记了当初?不说知恩图报,也得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而面前的这个宋义,只不过是读了几句书,被那个楚怀王委任为上将军,也鼻子插葱,装象!长此下去,哪里还有我项羽待下去的地方?一定要让他们尝尝我项羽的厉害,让他们长长见识!
宋义气走项羽后,以为项羽会就此以后俯首贴耳,惟命是从!更没有想到,也不会想到项羽会报复他!宋义开始忙乎自己的私利,宋义派自己的儿子宋襄出使齐国、辅助齐国。并把儿子亲自送到无盐,并在那里大摆宴席,大会宾客。
那个时候,正赶上下大雨,士兵饥寒交迫。项羽心想:机会来了,真是苍天关照我项羽!这个时候,你宋义还不知死活,居然胆敢离开军营,居然胆敢大摆宴席,大会宾客!真是大梁上的麻雀,大厦将倾,死到临头了,还偷着乐!
项羽抓住这一机遇,煽动士兵说:“我们原本是集中兵力来攻打秦国、解救赵国,现在宋义却让部队长时间停留在这里。现在正是年荒岁饥,百姓贫困交加,士卒只能吃杂粮度日,食不果腹,军中没有存粮。他宋义却在无盐大摆宴席,不顾我们士卒死活,更不关心带着部队渡过黄河,就地取用赵国的粮食。还美其名曰‘等待秦军疲惫’,那秦军兵力强大,进攻刚刚建立的赵国。按照这样的情势发展下去,其结果必定是秦军打败赵军。如果秦军打败赵军,而秦军就会跟回家强大,到那时,还有什么疲惫的机会可乘?而且楚军刚刚被打败,国君此时坐不安席,就将国内所有的兵力集中交给了宋义统帅。国家安危,在此一举。现在他宋义不体恤士兵,反而营私舞弊,不是一个将国家安危和自身荣辱结合的臣子。”项羽一番措辞激烈、义愤填膺的鼓说,让士兵对宋义恨得咬牙切齿。项羽又趁参见宋义之机,割下了宋义的头颅,然后发号施令说:“宋义和齐国合谋反楚,楚王密令我除掉他。”这时,将士们都很惊恐,没有人胆敢抗拒项羽的,因为他是一个连上将军都敢杀的人!大家都说:“创建楚国的是项将军一家,如今将军又秉承楚怀王的旨意处死了叛乱的宋义。我们拥戴您为上将军,愿意听从您的指挥!”项羽在稳定军中士兵情绪之后,又派人追杀了宋义的儿子宋襄。
宋义是一个自以为是的文人,喜欢摆弄自己的小聪明。谁知自己运气不好,偏偏碰上一个不按规矩出牌的鲁夫,枉送了卿卿性命。
项羽杀了宋义,面对强大的对手章邯,面对被章邯包围的赵国,面对被章邯吓得发抖的一群无用的诸侯,项羽当如何破解赵国之困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章: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