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都市一壶清茶伴老酒
2538500000052

第52章  神拳小师叔

“您是。”

“我是你五叔刘呈祥啊!”

“老油子。”激动得两臂直抖。突然,里间屋的门帘“呼。”地一撩飞了起来,一个中年美女飒爽英姿地站在门的当中,她那高高的隆起,粉红色的脸颊衬着那黑黑的两只大眼,在闪着晶莹的泪花,她凝视着李三。李三被这个突然的变故给完全搞懵了。心里的问题脱口而出:“五叔?刘呈祥?”

“哈哈哈哈骆宏、鲍安二位兄弟,上门板歇业,把门从外面锁上!黑娘,来!快来见你的侄儿子李三!”

随着“老油子。”的话音,坐在门口的那两位小贩闷声闷气的答应了一声,便站起身走出门去。可那美女却走近李三身边轻声说道:“你姑没跟你提起过我和你五叔?你认认我是谁?认不出来吧!傻侄子,我就是当初红灯照的大师姐,黄莲圣母啊!”

“噢!”李三松了一口气,说道:“我听我姑姑老念叨您,说您是半仙之体,她们可崇拜你了!”

林黑娘笑了笑,说道:“什么半仙之体?长女人的志气罢了!这一套当初没糊弄的了洋人,特别是你两个姑姑,对这场戏是最清楚不过的了。哎!你姑可好?”

“好是好,就是对义和团红灯照那段事,心存老大不甘,每每想到此,总是要发半天呆,或掉几滴眼泪。”

李三于是把天津陷落,郑紫琼侥幸逃出天津,在紫霞观没有等到黄莲圣母,后出家带发修行当了道姑,取道号紫云道姑。徐二旦慌乱中逃到到白衣庵落发出家当了尼姑,后妙真老尼圆寂,众尼便推徐二旦为庵中主持,自命法号为玉面禅尼。两年后,事件逐渐平息,玉面禅尼徐二旦便以游方化缘为名,回到沧州老家,在偃淄岗东的日照庵里与紫云道姑郑紫琼相见的经过,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说得大家又喜又忧,感叹不已。这时,骆宏、鲍安二人已上完门板后回到屋里,重新调整桌凳,把四张桌子合并在一起,然后帮老闆上菜上酒,忙里忙外。待酒菜上齐,六个人围着桌子随便坐下,那老闆抢过酒壶为大家将酒满上,而后轮番把盏,互相敬了几杯酒。席上有说有笑,刘呈祥也把小贩骆宏、鲍安和“鸿门缘酒家。”的“老闆。”于万介绍给李三相互认识。原来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小贩或老闆,都是刘呈祥和林黑娘手下的弟兄,为了打探范家的情况而乔装改扮成这样的,连这“鸿门缘酒家。”都是刘呈祥在一年前埋下的眼线。

李三手端一杯酒冲着刘呈祥说道:“侄儿有一事不明,需您赐教您说您是我的五叔,侄儿不知这是从哪儿论起,其中也许有个什么道理或源故,愿闻其详!”

“噢!你年纪尚幼,又从未听人谈起过,也怨不得你不要紧,下面我一提梅花拳和义和团的根根叶叶,你就会明白个八九不离十。”

刘呈祥说着,也把酒杯端起,与李三的酒杯轻轻一碰,俩人同时喝下。后,刘呈祥又接着说道:“梅花拳第六代掌门人张如纯,他的亲传弟子共有五人:老大赵三多,字祝盛,又名洛珠,人家都管他叫‘赵老祝’,跟我是同乡,威县沙柳寨人;老二就是杀你父亲和师伯的仇人,狼心狗肺的范炳纲,他从小就长得人模狗样的,因此,人送他个外号叫‘美君子’,现在可到好,人人都叫他‘伪君子’了!老三是你父李云龙,因自小为人义气,所以外号人称‘小叔宝’,山东平邑后马庄人,后迁往北直隶蓟县,什么东龙虎峪?老四就是我师父张如纯的亲儿子张树平,人们都叫他‘老四’,叫顺了口,因此,这‘老四’是至死也变不了了;老五那就是我刘凤龙,字呈祥,在义和团时我才刚刚十九岁,所以大家尊称我为‘刘十九’,这几年我押着刘凤龙的谐韵,改叫刘凤隆,他们都说我是‘老油子’,哈哈!‘老油子’就‘老油子’,后来‘老油子’这个‘美称’就慢慢的给他们大家伙儿叫响了,人们差点儿就为此把我的真名实姓给忘干净了!哈哈!李三,我的好侄子,你说我这个‘五叔’当得当不得?”

“五叔,那您今年有多大岁数?”

李三还是不解的问。

“哈!你算算啊,我在义和团进天津时我才刚十九岁,从那时起已经又过了十二年了,今年按说我整三十一了。啊!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刘呈祥郑重其事的算计说。李三似乎也非常认真地说道:“五叔,不是不对!我总是觉着您已老得不成样子了,胡子拉茬的,约脉着您有六七十岁年纪了!”

屋里所有的人听罢,全都哈哈大笑起来,林黑娘也笑得流出了眼泪。李三见状,翻着两只疑惑的大眼也随着大伙傻笑了起来。刘呈祥一看,“干脆去掉伪装算了!”一把就把腮下的假胡须扯了下来。说来也怪,那假胡须被撕扯了下来以后,人立马就觉得年轻了四五十岁。李三这才如梦初醒般的明白过来。

“哦!这不跟唱戏的一样了?拿来给我看看!”

李三好奇的瞪着大眼,从刘呈祥手里接过假胡须左看右看,放在嘴边比划着,并站起弯下腰,嘴里学着老人的咳嗽声,也活脱脱像个小老头儿,逗得大伙笑个不停。他把假胡须还给刘呈祥后又重新坐在板凳上,随即神秘兮兮地向刘呈祥问道:“五叔,我问您,您怎么就看出我是李云龙的儿子李三的呢?”

刘呈祥也神秘兮兮煞有介事地说道:“那是因为你脑门上面挂着个幌子,写着‘李云龙的儿子李三’的原故,哈哈哈!”

李三听了,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脑门儿,引得大家又发出一片欢笑声。刘呈祥不等笑声落尽,便正经八摆地说道:“爷们儿,我是谁?我是‘老油子’!我自打第一眼看到你,就觉得你可疑!尽管你装得跟没事人一样,可,第一,你主动请我酒喝,那你肯定对我必有所求!当时我还挺奇怪,‘豁!天上掉馅饼,真有美事?’咳!真没叫我猜错!果不其然你向我打听情况。第二,你向我直接打听范炳纲的情况。这一点对我来说最为敏感,我内心立刻就警觉起来。爷们儿,在巨鹿县城这儿,凡打听范家情况的,十之八九是寻仇来的。像你这么大点儿年岁要报仇的,十之八九都是有着深仇大恨,一般寻的全是杀父之仇。据我所知,范炳纲一生欠下的血债里面,最大的两笔,就是出卖他亲师兄弟赵三多和李云龙。第三,在咱俩喝酒过程中,我故意墩碎两个酒杯,对不对?哈!那是我试试你究竟有多大耐心。你说:‘算我的,算我的’。嗬!我一看,‘行’!这小子有本事,一定有点儿来头儿!第四,今早一起炕,没承想就发现范家出事了,我命骆宏和鲍安去打听一下,果然你混在人群里看热闹,甭问,肯定是你干的!对也不对?你说!”

李三见刘呈祥说的头头是道,从内心里十分钦佩。可也对自己的鲁莽感到十分的不满和非常的不安,满以为自己做事天衣无缝,神不知鬼不觉,可还是没逃过人家的眼睛,让人家猜个正着。这就是遇到了自家人,如果遇到了范炳纲那样的,肯定会提前做好了准备,撒下大网或埋下绳套,就等我来钻,那我不是白白地给人家送死吗?还怎么能报得了这杀父大仇?岂不是耽误事?想到这里,方感到这刘五叔非同小可,确实有真本事,有真才实学。就拿刚才表演的这门化装术来说吧,惟妙惟肖,跟真的一模一样,就是在跟前仔细瞅也不会穿帮,要好好向他学习,将来用得着。

大家一边听刘呈祥讲他与李三的故事,一边喝酒,推杯换盏好不快意。李三见刘五叔问他昨夜的事,就不再隐瞒,把昨夜自己在房上看到范炳纲等六个人喝酒,听庞师爷与保安团的宫团总在席中对话讲得什么,以及自己临时设计的借刀杀人,一箭双雕之计和如何刺杀的庞师爷、宫团总、曾副官三人的经过,从前到后讲说一遍。众人听了,都长出一口气,俱都说李三亏了昨夜没有对范炳纲下手,否则,搜寻祖传圣宝的事就不好办了。大家都这么一说,李三不知他们大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倒把李三给闹糊涂了,李三忙向刘五叔打问其中的源故。刘呈祥便把自己与林黑娘这几年东奔西跑闯荡江湖所受的挫折与遭遇和所涉及的恩仇及始末根由,也从头至尾给李三粗略地讲说了一遍。

原来,这刘呈祥是山东宁晋管家铺人,生于德宗光绪七年(1881年),幼时因丧母随父入赘后母家,所以迁往直隶威县沙柳寨长大。他七岁那年拜梅花拳传人张如纯为师,为关门弟子,学得一身好武艺,专好打抱不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4月,大师兄赵三多率徒众至梨园屯比武“亮拳。”三天。当时他才十五岁,也随大师兄前往,任“镇擂当家。”,曾三上擂台九战劲敌,获得个“神拳小师叔。”的名号。就是在那次,他与三师兄李云龙第一次相会,感受并享受到了兄弟般的温暖和情谊,也与李云虎及偃淄岗的郑紫亭相交甚笃,肝胆相照。特别是,他平生最不肯忘怀的,是他与武艺超群的郑紫琼、徐二旦两个姐姐的相遇是那么地投脾气,并从她们嘴里知道了那“三德请师。”的传统故事,他因此还为梅花拳派有过这么美好动人的故事,而引以为荣,引以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