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2528500000012

第12章 道教宫观文化的主体——道士(3)

早晚课是宫观最常见的斋醮科仪,有严格的礼仪和程序。第一,纪律严明。“钟声初通响时童子上殿列班在内,二通钟声耆宿上殿列班在外,三通钟声绝尽,主者上殿居于正中。”(《道门十规》,《道藏》第32册第156页。)早晚课对时间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因为道教认为卯时、酉时和午时做功课,可“取天地之正气”(参见《天皇至道太清玉册》,《道藏》第36册第411页。)。早晚课要求“持诵之士,必当斋戒身心,洗心涤虑,心念无二”(《道门十规》,《道藏》第32册第147页。),不得“语言接对,嘻笑谈谐,思念不专,熏秽披诵”(同上,第148页。)。第二,诵经前要念咒。早课一般念八大神咒:《净心神咒》、《净口神咒》、《净身神咒》、《安土地咒》、《净天地神咒》、《祝香咒》、《金光神咒》、《玄蕴咒》;晚课一般有《玄蕴咒》、《土地咒》、《供养咒》、《结斋咒》等。第三,唪经后要诵诰。诰是诸仙、仙真、祖师对道教徒训诫勉励的文告。早课中常用的有《三清宝诰》、《上清宝诰》、《太清宝诰》等“十二宝诰”,晚课常用的有《斗姆宝诰》、《三官宝诰》、《玄天宝诰》等“九诰”。第四,早晚课的讽诵有固定的“唪经腔”。“唪经腔”不是成型的韵腔,而是一种类似念白的唱法,有一定的高低起伏,非常考究语调的清幽恬静。《道门十规》要求道士唪经时“句字真正,调声正气,神畅气和,庶几有功,则玉音摄气,灵韵交乎自然”(同上,第147页。)。此外还有专门的念咒腔和诵诰腔。“念咒腔”,就是道士念诵咒语时的韵腔。这种韵腔音律音调稳定,节拍节奏规范,一字一音,上下两句无限反复,直至咒语念毕。对这种极其简单的念咒歌腔,有道士将之形象地称为“棒棒经”。“诵诰腔”的节奏和节拍与诰文句式结合十分紧密,旋律简单,不用衬字衬词,没有拖音,简练清爽。最后,早晚课也有禁忌。除了上述一些纪律外,宫观还规定诵经打坐时不得起身。

当然,除了早晚课的修行活动外,每逢仙真圣诞或道教节日,道士也要参加斋醮科仪,这在前文已有论述,此略。

道士的服饰。道教有许多“威仪”,其中对道士的服饰的规定称之为服饰威仪。道士的服饰又称冠服,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道士平时穿戴的冠裳和免冠簪帔,称为道服;另外一种是道士在斋醮仪式中穿著衣帔,称为法服。早期道人服饰有所谓“羽服”“羽衣”,大概取飞升之意,但不为定制。随着道教的发展,尤其是道教斋醮科仪的发展,道教对道士的服饰也提出了要求。南北朝时期,刘宋陆修静对南方道教进行了总结和改革,首先提出了道士法服的规式,认为:“道家法服犹世朝服,公侯士庶各有品秩五等之制”;法服“各有准式,作不得法则鬼神罚人”(《道藏》第24册第781页。)。于是陆修静立道士衣服之号,月披星巾、霓裳霞袖刃、十绝灵幡等。后又不断增修。陆修静之后的南北朝经书《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对不同派别、不同级别以及不同性别的十一类道士的服饰做了详细的规定:“正一法师玄冠、黄裙、绛褐、绛帔二十四条”,“高玄法师玄冠、黄裙、黄褐、黄帔二十八条”,“洞神法师玄冠、黄裙、青褐、黄帔三十二条”,“洞玄法师芙蓉冠、黄褐、黄裙、紫帔三十二条”,“洞真法师元始冠、青裙、紫褐、紫帔青里表二十四条里十五条”,“大洞法师元始冠、黄裙、紫褐,如上清法五色云霞帔”,“三洞讲法师元始冠、黄褐、绛裙、九色离罗帔”,“大洞女冠冠飞云凤气之冠”,“山居法师法服二仪冠、上下黄裙帔三十六条”,“凡常道士法服平冠、上下黄裙帔二十四条”,“凡常女冠法服玄冠、上下黄裙帔十八条”(《道藏》第24册第760-761页。)。并说:“服以象德仪形,道士女冠,威仪之先,恭佩经法,各须具备,一如本法,不得叨谬,违夺算三千六百。”(同上,第760页。)可见道士冠服的种类很多而且分类严格。

到唐代张万福时,道士冠服的分类已趋于简化,按入门时间先后以及道派仅分为七类。张万福还从道教神学的角度对道教冠服做了诠释。他说:“冠者,观也。内观于身结大福缘,天地百神威奉于己当自宝贵,以道护持制断六情抑制贪欲,虚心静虑。涤荡尘劳,念念至诚,克登道果;外观于物,悉非我有,妄生贪着,惑乱我心,当须观妙。常使无欲,以其观察德美于身上法三光照明内外,如彼莲花,处世无染,又花为果,始用冠一形举之于首,圆通无碍。”(《三洞法服科戒文》,《道藏》第18册第229-230页。)“帔者,披也。内则披露肝心无诸滓秽,外则披扬道德开悟众生,使内外开通彼我皆济,随时教化救度众生,一切归依此最为上。”(同上,第230页。)“褐者,割也。内遏****使不外彰,割断诸根永绝萌孽;外遏贪取使不内入,割断诸物永无烦恼。内外遏绝,物我兼忘,行道诵经不可阙也。”(同上。)“裙者,群也。内断群迷,外祛群累,摄化万物,令入一乘,永出樊笼,普今解脱。”(同上。)在做完法服宗教哲学上的解释后,他总结道:“冠以法天,有三光之象;裙以法地,有五岳之形;帔法阴阳,有生成之德。总谓法服,名曰出家。内服己身六根三业,调练形神;外服众生三途五道,救拔人天,遍及圣凡。知有所法,景行可遵。又法天尊圣真仙服,住持经戒,教化人间,必使师资相习,真道流通,易此俗衣,着彼仙服。道能服物,德可法人,以是因缘,名法服也。”(《三洞法服科戒文》,《道藏》第18册第230页。)

到了明代,道士冠服更加简化,只有四种。包括“上清三洞法师”法服,“洞真法师”法服,“洞玄法师”法服,“正一盟威法师”法服。并且规定“法师登斋坛者,随品受服,谓之法服,非此法服,不许登灵宝坛”(《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藏外通书》第17册第620页。)。道士冠服按法派区分,又较过去有所简化。

历史上对道士平时一般的穿戴没有多少记述。就近现代道士的平时的穿戴来看,“服色惟青为主,青为东方甲乙木,泰卦之位,又为青龙生旺之气。是以东华帝君之后脉,有木青泰之喻言,隐藏全真性命双修之意”(《清规玄妙》,《藏外道书》第10册第599页。)。其大小上衣皆为“大领”,是明代以前汉民族的服装样式。用于正式的宗教场合的服饰主要有:

大褂。大褂的特点是袖子与衣长相同,长及膝盖以下。颜色为青色或蓝色,以象东方青阳之生气。

道袍。道袍有称得(音朵)罗,与道褂相似,不同点是袖口非常宽大,达一尺八寸以上。

戒衣。为受戒时所穿,本有初真、中极和天仙三坛戒衣之分,但后世只着“天仙洞衣”。袖口二尺四寸,袖长等身,黄色黑边为其定式。

法衣。做道场时“高功”的穿着以及行宗教大典时“方丈”的穿着,应属道士服饰中最为华丽的一种。一般为对襟,长及踝处,袖长随身。上用金丝银线绣有各种道教吉祥图案。“郁罗萧台”便是最常见的一种。据说这是元始天尊升坐之台,主要形状为:中心一宝塔,宝塔上方有五老,五老左侧有玉兔,象征月亮;右侧有金乌,象征太阳。四周环绕二十八颗金星,象征二十八宿。此外还有阴阳八卦、云鹤盘龙。法衣面料一般为丝织,多黄色、红色,也有蓝色。方丈的法衣多为紫色,盖取紫气东来之意也。

花衣。式样与法衣相似,但是图案更为简洁。一般是大型宗教活动中经师的衣着。平时经师上殿诵经的穿着叫做“经衣”,式样与花衣同,但是没有花纹,多为红色或黄色。

除了衣服,道士还有很多“巾”,是为道士戴的帽子。俗话说“道有九巾,僧有八帽”。清代闵小艮《清规玄妙》说:“全真所戴之巾,有九式,一曰唐巾、二曰冲和、三曰浩然、四曰逍遥、五曰紫阳、六曰一字、七曰纶巾、八曰三教、九曰九阳。”(《清规玄妙》,《藏外道书》第10册第598页。)这些头巾的佩戴各有规矩:“唐巾者,惟唐朝吕纯阳祖师之派裔可戴,其或老者戴冲和,少者戴逍遥,或冷时用幅巾,雪夜用浩然,平时用紫阳一字,各从其宜。上等有道之士,曾受初真戒者,方可戴纶巾、偃月冠。中极戒者三教巾、三台冠。天仙戒者,冲虚巾、五岳冠。”(同上。)头巾制作也有规矩:“巾皆用元色布缎所置。盖元为天,头圆象天,天一生水,水色属元,元机于道,以元色顶于首,尊道也。”(同上。)自清末到现在最流行的道巾有:

混元巾,系以黑缯糊成硬沿圆帽,中有眼,露髻,以一小簪贯之。现在的全真道道士多戴此帽。

庄子巾,又称“南华巾”。该巾下面为方形,上部为三角形,状如屋顶。帽前正中有“帽正”,玉制,方形。其作用一为检查道巾是否端正,更为警示道人为人正直,处世宜守中。

纯阳巾,为道教吕纯阳祖师所戴之道巾式样。《三礼图》载:“纯阳巾,一名乐天巾,颇类汉唐之巾,顶有寸帛,襞积如竹筒,垂之于后,曰纯阳以仙名,乐天以人名也。”(转引自《中华道教大辞典》“纯阳巾”条,第552页。)乐天即白居易,可见白居易也爱戴此道巾。纯阳巾帽前上方有九道梁垂下,盖九为道教中纯阳之数,寓意“九转还丹”,因此又名“九梁巾”、“九阳巾”。今正一道士多戴此冠。

一字巾,亦称“幅巾”,原为山居道士裹发方式,以防枝条缠发,后演化为道士的常用发带。一般用丝线或草履之类编织成花边或带子,两端用木质或玉质扣子衔接,束于头上。

太阳巾,夏季遮阳用的一种大草帽形的道巾。用布料制作,外沿用一道细竹圈支撑帽料,帽面为蓝色,帽里为白色。不用时可折叠。这种制作方法在今湖北一带很普遍。

道士的“冠”不同于巾,并非指帽子,而是指特制的礼饰,冠总是和法服等正式的服饰配套出现,正所谓“衣冠整齐”。道士常用的冠有:

黄冠,又称偃月冠或月牙冠,盖指其形状而言。黄冠也常常用来指代道士。明朱权《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卷六说:“古之衣冠,皆黄帝之时衣冠也。自后赵武灵王改为胡服而中国稍有变者,至隋炀帝东巡,便于田猎,尽为胡服。独道士之衣冠尚存,故曰有黄冠之称。”(《道藏》第36册第413页。)现黄冠为全真道士冠巾后的冠饰。

五岳冠,上刻“五岳真形图”。覆斗形,只有受过戒的道士才能戴用。

星冠,上刻五斗星形,为道士礼斗时的冠饰。

莲花冠,或称“上清冠”,状如莲花,冠顶插有“如意头”。一般是高功举行斋醮****时戴。

五老冠,上绣“五方五老像”,做度亡道场时高功戴用。

另外,道士的鞋袜也有规矩。鞋以青布双脸鞋为最合格,一般穿青布圆口或青白相间的“十方鞋”,多耳麻鞋也可(为住山者常穿)。袜则统一使用白布高筒袜。道人裤管必须装入袜筒内,不得敞着裤管。不穿高筒白袜,亦须把裤管齐膝下绑扎。不扎绑裤脚不得上殿,否则要受罚。

总的说来,无论是古代道士还是近现代道士,他们的服饰总是和他们的宗教目标有密切的联系,如颜色象征阴阳五行或与道教典故相合,款式风格飘逸而不失端庄等。

道士的饮食。一旦出家入道,道士的整个生活便和其宗教信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道士的饮食也带上了鲜明的道教风格。

早期道教的饮食要求和“服食”的关系很大。服食指服食药饵以求长生的一套方法。其中药指丹药和草木药,包括膏、丹、丸、散、汤剂、酒方。饵是指糕饼一类,泛指各种营养品,其材料大概可分为血肉品、草木品、菜蔬品、灵芝品、香料品、金玉品六大类。其做法大致包括糕点、酥酪、膏露、清蒸、红烧、粉蒸、烤炸、溜炒、烟熏、焖炖十种,形成了一套丰富多彩的烹饪术。

从战国时期开始,服食就为养生家所重视。《论衡·道虚》中云:“闻为道者,服金玉之精,食紫芝之英。”(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论衡注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3册第418页。)《抱朴子内篇·仙药》专论服食,其中多为草木类药饵方。他认为“服草木之药……可以延年迟死耳”(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243页。),并列出不同功效的草木丹药名称:“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次则五玉,次则云母,次则明珠,次则雄黄,次则太乙禹余粮,次则石中黄子,次则石桂,次则石英,次则石脑,次则石硫磺,次则石粭,次则曾青,次则松柏脂、茯苓、地黄、麦门冬、木巨胜、重楼、黄莲、石苇、楮石,象柴,一名托卢是也。”(同上,第196页。)魏晋时期服食风大盛,不仅道教中人多善此术,士大夫亦喜此道,如何晏、嵇康等。至唐代,外丹术极盛,服食丹药者尤众。孙思邈的《千金食治》,详细列举了果实、菜蔬、谷物、鸟兽等服饵方法。以后诸如《食疗本草》、《食医心境》、《饮膳正要》、《食物本草》以及《食物本草会纂》等,都是道教历史上的服食专著,从而也成为对道教饮食影响极大的著作。

道教所使用的草木药石的疗效,现代科学也作了论证。道教所用的药物,许多确有延缓衰老、增强体质的作用。如茯苓、天门冬、杏仁含有醣类、生物碱和维生素B17等物质;松脂含松香酸酐等物质;牛酥系乳制剂,含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蜂蜡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碱性物质和促进某些细胞生长的物质,这些多是医学界很早就公认的抗衰老药物。此外,药饵方中常用的地黄、黄精、术、乌麻、枸杞等,均属补益类长寿植物药,对于人体内环境平衡失调和适应机能减弱的老年人,都能起到一定程度的保健与延寿作用。前苏联专家用计算机筛选出的30种最具滋补强壮功效的中药,绝大多数都是道教所称的草木类仙药(薛愚主编《中国药学史料》,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第113页。)。